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黃郁婷 | 2025-10-15土地環境文字:尹雯慧攝影:羅盛達
洪水襲來 重建家園之路
花蓮馬太鞍溪潰壩發生到現在,已經邁入第四週,光復鄉清淤進度,預計將於本週完成。接下來的重點就是佛祖街,除了要打通林田幹道和所有的灌溉渠道之外,仍持續搜索失聯的民眾。
這一帶因為淤泥淹沒房舍,有71戶屬於重災戶,花蓮縣長徐榛蔚向中央提出設置中繼宅與研擬遷村計畫。不過,當地居民對於原地重建或遷村,有不同看法。目前有40戶願意住中繼屋,其餘選擇依親或原址重建。當政府在思考安置災民時,除了有形的住屋需求,文化脈絡與生活紋理的保存,也必須納入考量。
第924集
x 121 -
SystemAdmin | 2024-08-14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台灣重大水災啟示錄系列報導: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人類將面臨什麼挑戰?文字:尹雯慧攝影:羅盛達
凱米啟示錄
七月底凱米颱風來襲,強降雨重創中南部,其中高雄平地單日累積雨量,超越了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加上天文大潮,全市25個滯洪池全滿,造成許多地區汪洋一片,滯洪池的效果受到質疑。
而台南、嘉義的超大豪雨,也造成洪水沖破八掌溪橋旁的堤防,淹沒大片農田,讓畜牧業者損失慘重,光是台南地區,災損金額就高達三億五千多萬。
二十年來,中央與地方政府都投入龐大的治水經費,推動各種水利工程建設,但是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卻一再挑戰工程設計的安全標準。面對氣候變遷,我們還能再做些什麼?
第864集
文字: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x 845 -
SystemAdmin | 2012-06-27政治經濟文字:婁雅君攝影:張智龍
菜金菜土
這次豪雨災情嚴重,
農委會最新統計,
有一萬四千多公頃農田菜圃泡湯,損失五億四千七百多萬,
以桃園縣最慘重,連帶的,蔬果菜價又漲了。
其實每次菜價漲跌跟農民沒多大關係,菜價貴,第一線的農民沒好處,但是菜田受災了,損失得自己揹。台灣農業多數是小農規模,產量不大,因此價格掌控在盤商、批發市場手上,他們以量制價,賺最大。
長久以來,農產運銷就是台灣農業難解的死結,在農民和市場之間,政府的角色似乎消失了,農民無法享受勞動的果實,始終處於劣勢,辛勤耕耘的作物最後還可能面臨賤賣,或因為不敷工資得忍痛放它爛的下場。
第250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張智龍x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