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SystemAdmin | 2025-04-09政治經濟文字:廖怡芬攝影:賴振元
大缺工襲台 – 移工可是萬靈丹?
國發會預估到2028年,台灣的勞動力缺口會有將近35萬人,即使提高國人的勞動參與率,也只能增加15萬人,剩下大約20萬缺口,就要靠引進外國人力來補充。近來台灣已經和印度,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勞動部也實施「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希望留用優秀的資深移工。
不過獨立特派員追查發現,除了這些開放措施,目前也有許多私立高職、科大開辦僑生專班,引進東南亞學生,在還沒開放移工的產業,例如旅宿、餐飲服務業打工,引發假留學、真打工的疑慮。在缺工的現況下,移工政策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兼顧產業需求與國內外勞工的權益?
第897集
文字:廖怡芬 / 攝影:賴振元x 237 -
AdminAdmin | 2017-03-22政治經濟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海上移工
台灣四面環海,周圍洋流經過,形成豐富的漁場,造就台灣發展漁業的優勢。然而近二十年來,海上勞動力出現斷層,必須仰賴來自東南亞的漁工。九月分高雄籍遠洋漁船福賜群號傳出印尼漁工一死一失蹤的意外,外籍漁工和本地仲介及船東發生工作糾紛的案件更是時有所聞,這和仲介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仲介長期扮演著引進外籍人力的角色,每一位外勞到台灣工作之後,第一年幾乎都在償還介紹服務費。不過因為權利以及合約內容的不對等,他們不但沒享受到服務,仲介還變相成為外勞的另一位雇主,衍生出許多不公平的現象。
獨立特派員走進南方澳和八斗子漁港,一窺外籍漁工的工作和生活現況。
第418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41 -
SystemAdmin | 2014-10-28司法人權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異鄉人
不管是產業界或家庭,台灣好像真的離不開外勞了。正在立法院審查的就業服務法修正案,將放寬外勞居留台灣工作的時間,最長可以待十二年,只是每三年必須出境後再入境。如果這個會期能夠順利三讀,最快明年就可以實施。這項修法讓許多急需幫手的家庭鬆了一口氣,但多數人看事情的態度都是從自己方便的角度出發,卻忽視了為我們賣命效力的外勞,身心也需要休息。
獨立特派員長期觀察記錄外勞的生活,眼看著從去年五月廣大興漁船事件,到今年513越南平陽暴動,台菲以及台越之間的關係緊張,外勞處在夾縫中尤其為難。因為語言隔閡、還有工作地位較低等原因,他們的聲音很少被聽到,跟台灣人互動時也經常受到有意無意的歧視,像是在印尼開齋節期間,外勞聚集在台北車站,卻引起許多本地人不滿,主管單位只好拉起紅龍,隔出特定區域,不管合不合理,如果你是外勞,恐怕也會覺得不太舒服吧!隻身在異鄉打拼,他們需要更多人性的溫暖。
第371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x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