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缺水如何解?
-
SystemAdmin | 2020-12-16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台灣缺水如何解?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水荒農慌
今年夏天沒有颱風侵台,到了秋天,閃電颱風也只是擦邊而過,讓6月到11月台灣降雨創1993年以來最少雨的紀錄,台灣面臨前所未有的乾旱。
為了確保民生及工業用水,10月份農委會已經宣布桃竹苗1.9萬公頃農田停灌,不過到水稻結穗期才停灌,這是史上一次。雖然農委會祭出每公頃14萬的補助,農民還是怨聲載道。
氣象局預估,一直到明年四月,降雨還是偏少,明年嘉南第一期稻也得休耕。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預估,到世紀末西北太平洋颱風將減少四成,而且春雨也會變少,乾旱將成為常態。但面對缺水的未來,犧牲農民只能是唯一選項嗎?
第677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235 -
SystemAdmin | 2020-12-16能源問題系列報導:台灣缺水如何解?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抗旱救命水
面對乾旱的未來,不只農業必須提前作好準備,怎麼留住珍貴的水源,更攸關民生及產業發展。為了對抗這波乾旱,行政院編列14億新台幣,在全台展開備用水源計畫。水井、埤塘、放流水甚至緊急海水淡化廠,都準備登場救援。
但長遠來看,台灣每天排放掉285萬噸的汙水,也是可以利用的資源。如何將民生及工業用水經過廢水處理,再生利用成為下一個挑戰。
高雄市鳳山區的一座再生水廠,他們已經成功建立再生水供應工業用水的營運模式,未來可望複製到全國,現階段目標是興建11座再生水工廠。不過再生水價是自來水的兩三倍,怎麼讓廠商願意掏錢購買再生水,則是未來政府必須克服的問題。
第677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