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5-04-09
    關鍵字:
    花蓮0403地震週年 重建篇
    花蓮0403地震屆滿週年,當時多處大樓倒塌,一年過去了,倒塌的大樓已被拆除,夷為平地,鋪上柏油,但卻沒有一棟開始動土重建。另外,有些大樓外觀看起來沒什麼異樣,結構也沒有完全受損,但內部其實殘破不堪,分別被貼上紅單或黃單,但要做耐震補強,同樣是困難重重。

    困難的原因之一是經費,2018年發生的0206地震,光是花蓮縣政府就收到27.4億元的善款,但這次0403地震,花蓮縣政府收到7.9億元,中央的賑災基金會有16.4億元,但中央收的善款是要照顧全台灣的受災戶,而非只有花蓮,相比之下差距相當大。這些錢足夠因應受災戶的需求嗎?以及補貼的標準是否合理?
     第896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周明文

     

    HD x 591
  • AdminAdmin | 2024-04-10
    關鍵字:
    流亡藏人在台灣
    在花蓮壽豐的山腳下,住著一位來台多年的流亡藏人歌手–龍珠慈仁。他和台籍伴侶,同時也是影像工作者的蔡詠晴,2008年在印度認識,結婚後來台,原本以為從此可以結束流亡生涯,落地生根。卻因為無國籍者的身分,台藏婚配的組合,不見容於當時台灣的移民法規,而遲遲無法獲得居留權。

    經過多年抗爭,2018年終於取得居留權的龍珠,開始以傳統藏地民謠創作者的身分,活躍台灣。多元文化的台灣環境提供龍珠展演的舞台,龍珠也為島嶼的創作空間帶來另一種風貌。
    第847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

     

    HD x 453
  • AdminAdmin | 2023-06-14
    關鍵字:
    沙灘車何處去
    宜蘭縣的南澳南溪近年盛行沙灘車活動,受到喜愛刺激、徜徉山林的民眾歡迎,但也傳出有業者開挖河床、破壞山林水土,影響生態、造成環境傷害等議題。

    五年前,宜蘭南澳的神祕沙灘事故造成五死;今年五月中,中央明定神祕沙灘禁行沙灘車。但河川地常見的沙灘車活動該不該管、怎麼管?現行《發展觀光條例》與《水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都沒有沙灘車的相關規範。地方政府相關單位表示:沒有法源依據,難以公告禁止或處罰。

    五月底,中央已經擬妥《沙灘車管理指引草案》,在沙灘車「導禁兼施」的原則下,交通部彙整相關法規,針對六大場域,明列沙灘車全面禁止及有條件開放地區,交由地方政府加以管理。

    6月10日,政府出動10個單位,啟動聯合稽查。同時強調,整個6月的週末都會全天候稽查、執法取締,當天南澳神祕沙灘的沙灘車業者都暫停營業。

    跟著獨立特派員的腳步,一起到宜蘭縣人口密度最低的山地鄉–南澳鄉,看看沙灘車在當地生態與觀光引發的關注與挑戰。
    第805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

     

    HD x 343
  • AdminAdmin | 2018-06-27
    關鍵字:
    花蓮地震之後
    最近地震頻傳,日本大阪6月18日發生規模6.1的強震,造成17萬戶停電、新幹線一度停駛、三百多人受傷。日本學者還提醒,這次斷層活動有可能刺激周邊活斷層,再引發之後的大地震。

    地震幾乎是日本跟台灣無法預測的天災,今年2月6日發生的花蓮強震,造成最大傷亡的雲門翠堤倒塌事件,花蓮地檢署也剛偵查終結,依涉嫌業務過失致死罪,就相關人員提起公訴。

    花蓮地震後獨立特派員曾跟著中央大學追震小組,在花蓮佈設密集的地震站。透過地震儀開始偵測追蹤206地震之後,餘震的走向與地層構造的變化,以及米崙斷層與206地震的關係。現在追震小組有了初步的結果,同時展開另一波新的計畫。
    第551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296
  • AdminAdmin | 2017-03-27
    關鍵字:
    合作是門好生意
    談到產業轉型或競爭力,大家總覺得是一個必須爭個你死我活的概念,但其實換個角度,如果可以共榮共利,合作也是門好生意。台灣的有機產業發展快速,不過最大獲利者還是糧商與通路商,種有機米扣掉成本,收入實在很低。

    十幾年前,政府在花蓮富里的羅山村,成立第一個有機示範村,不過這幾年農村人口快速老化,眼看著羅山村即將凋零,這時有一群回鄉的青年,他們組織農民合作社,希望以合作經濟,發揮團結力量大的精神,一起打開家鄉的知名度,共同解決農村問題。
    第452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270
  • AdminAdmin | 2017-03-23
    關鍵字:
    野球孩子練習曲
    台灣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根據財政部綜所稅最新資料,貧富差距達99.39倍,創下歷史新高。這種貧富差距反映在城鄉孩子的生活及教育條件上,尤其明顯。

    獨立特派員到花蓮新城鄉有九十年歷史的新城國小,學校裡,隔代、單親、低收等符合弱勢指標的孩童超過九成,還包含了三十幾位來自育幼院的院童。

    孩童家裡沒有3C產品、沒有錢可以參加才藝班或是課輔班,連吃飯都成問題。然而,貧窮沒有打倒他們。地方善心人士為他們成立了野球孩子棒球隊,藉著這一支球隊,這些孩子有機會穿上球衣、戴上球帽,揮棒打出榮耀的一棒。孩子天真單純、強韌的生命力,也讓新城的未來更有希望。
    第437集
    文字:
    王惠敏 / 攝影:張智龍

     

    HD x 226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5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