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5-05-14
    關鍵字:
    三月瘋媽祖
    農曆3月23日是媽祖聖誕,全台各地媽祖廟都有各種民俗活動,因此有三月瘋媽祖的說法。一年一度的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以「路線不固定」特色聞名全台。

    今年為時10天9夜的進香活動,就吸引超過32萬人報名參加,比起去年人數成長幾乎翻倍,如果加上沒報名的民眾,北港朝天宮甚至估計有近百萬人參與,打破歷年來的紀錄。究竟白沙屯媽祖有什麼樣的魅力?粉紅超跑吸引這麼多人追隨,有什麼社會與文化的因素?

    第902集
    文字尹雯慧  攝影王興中
    HD x 447
  • AdminAdmin | 2025-01-01
    關鍵字:
    祈安清醮知多少
    去年底台中大甲鎮瀾宮,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重修慶成祈安清醮慶典,吸引了大批民眾參與。鎮瀾宮建廟已經有290多年歷史,上次建醮是在民國77年,相隔36年後,因寺廟建築與裝飾出現毀損,廟方特地找來國寶級工藝大師陳三火等人主持重修。

    歷時3年完成後,於是決定擴大辦理慶成醮典。也因為不定時舉行的特性,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一生中,僅有的一次機會參與。這次一共設置7個醮壇,分布在大甲信仰圈裡的53庄。跟著獨立特派員一起來認識這場難得的慶典。
    第884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

     

    HD x 508
  • AdminAdmin | 2024-12-18
    關鍵字:
    找回消失的針線

    你接觸過刺繡嗎?早期台灣有很多繡莊,店裡會擺放像這樣用木頭做的繃架,將布撐開。刺繡師傅坐在繡繃架的前方,一針一線繡出精美的紋樣,做為神明衣、廟宇的裝飾,甚至成為一件件藝術品。但如今,在台灣要找繡莊已經很困難了,更不用說可以看到被稱為繡才的刺繡師傅們在店裡刺繡的畫面。為什麼呢?

    第882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周明文

     

    HD x 480
  • AdminAdmin | 2023-04-12
    關鍵字:
    春仔花
    結合剪紙、纏繞等技術的春仔花,又稱為纏花。它在台灣早年盛行一時,成為婚嫁節慶時,不可缺少的吉祥飾品。

    春仔花的形式不只是花卉,還可以做成像動物等許多花樣,栩栩如生,相當受到人們的喜愛。台灣早期,許多婦女把它當成閒暇之餘的女紅技藝,甚至是貼補家用的手工副業。但隨著時代轉變,春仔花的用途式微,工藝也逐漸失傳。

    被文化部公告尊稱為人間國寶的陳惠美,致力春仔花工藝二十餘年,他傳承這個台灣早期女性的智慧與美學,希望和大家分享春仔花精巧工藝背後的文化意涵與心意。
    第796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404
  • AdminAdmin | 2022-05-11
    關鍵字:
    屋頂上的藝術家
    大家到廟裡拜拜,是否曾經注意過廟宇的屋頂,通常都會有些色彩繽紛的裝飾藝術,像是神仙人物或是神獸花鳥,用來呈現宮廟的莊嚴和氣度,這些建築裝飾就是剪黏。由剪黏師傅站在屋頂施作,將破碎的陶瓷碗片或玻璃剪成需要的形狀,再一片片黏貼到模型上。

    因為太過耗時費工,現在許多廟宇都改由機器大規模生產的裝飾來取代手工剪黏,使這項傳統工藝越來越少見。不過當一些古蹟廟宇或歷史建築需要修復時,還是必須找有名的師傅採用傳統剪黏。

    在台南市的葉明吉,家傳三代,都是有名的剪黏匠師,葉家作品風格細膩精緻,最大的特色就是人物神韻的掌握;另外還有一位國寶匠師陳三火,他擅長以敲代剪,再按照敲破的花瓶紋路堆疊拼貼,隨緣創作,作品獨特之外,更獲文化部登錄為國家重要傳統工藝剪黏保存者。
    第749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379
  • AdminAdmin | 2022-02-16
    關鍵字:
    族群創生-南州金牛陣
    南台灣的屏東,每三年一次的平安迎王祭典,分別在東港、南州、小琉球三地,接力登場,是當地重要的傳統節慶,也是國家指定重要民俗文化活動。

    祈求平安、化瘟除煞,王爺千歲在繞境的時候,各村莊的大小神轎與陣頭也紛紛出動,前往不同的廟宇參拜交流。其中,南州迎王是這三大迎王活動裡唯一固定農曆日期,同時跨鄉鎮繞境祈福的祭典。

    而在這個以閩南族群為主的慶典裡,有一個來自萬華村大埔社區的客家陣頭–金牛陣,分外引人注目。究竟,這個舞弄一甲子的客家陣頭,如何展現努力融入閩南習俗的善意與誠心?又如何堅守自己的文化傳統?
    第737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

     

    HD x 362
  • AdminAdmin | 2018-02-26
    關鍵字:
    舊愛磨石子
    在台灣的老建築中,可以看到許多懷舊元素,從現代的眼光看來,反而是一種復古的流行,磨石子就是其中一種。磨石子其實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卻又低調得讓人容易忽略。像是早期的磨石子溜滑梯、地板、洗手台,到現在都還看得到。

    磨石子因為石材的多樣性,除了記憶中樸實的灰色調,還可以變化出許多的圖案,做為牆面和地板的裝飾,甚至成為展覽的藝術品。近年來,磨石子又開始少量的被運用在民宅和不同的設計中,只是這項耗時費工的施工方式,已經很難找到年輕新血投入這項工作。
    第534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

     

    HD x 290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58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