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5-04-23
    關鍵字:
    這陣故事在內門 – 逆境
    說到高雄內門,許多人的印象是總舖師辦桌、滿桌美味佳餚。然而,內門還有一項獨有的傳統文化–宋江陣。小小的內門區,宋江陣陣頭是全台密度最高,幾乎每個村莊都擁有自己的陣頭,同時也是宋江陣技藝保留最完整的地區。

    早期幾乎從老到少,家家戶戶都在陣頭文化的薰陶下長大。不過近年來,受到少子化與青年人口外流、人口高齡化的影響,內門宋江陣傳統文化出現人數不足無法成團、傳統技藝逐漸失傳的問題。

     第899集
    文字王皓民  攝影鄭仲宏
    HD x 529
  • AdminAdmin | 2025-04-23
    關鍵字:
    搬家這件事

    早期台灣搬家市場在資訊不透明的情況下,常有搬家途中惡意加價、搬運不慎損壞物品的狀況發生,搬家流氓、搬家蟑螂的名詞也因此出現。

    為了反制當時不良的搬家文化,崔媽媽基金會透過評鑑制度向消費者推薦優良搬家公司,讓搬家產業從制度到形象都有大反轉。評鑑制度在今年邁入第30年,一起到搬家現場看看,評鑑制度如何運作?搬家產業又有哪些改變及挑戰?

    第899集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HD x 733
  • AdminAdmin | 2023-06-28
    關鍵字:
    缺工熟齡生力軍
    台灣因為少子化和疫情影響,造成缺工現象。國發會統計,台灣15到64歲的勞動人口數,最高峰出現在2015年,之後逐年下降,估計到了2070年勞動人口數會剩下不到一半。其中15歲到44歲的勞動力大幅衰退,只有45歲到64歲這個中高年齡層的勞動力人數在增加。換句話說,中高齡的勞動力將成為台灣產業的生力軍。

    日本等其他先進國家,早已覺察到這股趨勢,陸續打造友善中高齡就業的職場,讓中高齡者繼續投入勞動市場,維持產業競爭力。反觀台灣,如果也能提高中高齡者的勞動參與率,對紓緩缺工危機會有很大幫助。該怎麼做,才能協助熟齡生力軍重返職場?
    第807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75
  • AdminAdmin | 2023-02-15
    關鍵字:
    鋼鐵農夫
    農業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幾乎是世界性問題。因此如何透過創新科技,研發具省時、省工、省力的智慧機具,也是各國解決農業缺工,改善農民職業傷害的目標之一。

    舉例來說,日本農林水產省為了因應農村高齡化,特別訂定善用機器人與穿戴式動力機具策略。除了解決缺工,也改善日本農民的職業傷害。

    因應智慧農業的發展,這幾年也有大學團隊投入研發,包括為果農研發設計穿戴式省力機具,以及水蓮種植、採收與清洗機具的開發,還有自走式的噴灑車。除了為農民開創新的工作模式,也可以吸引年輕族群進入農業。
    第788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HD x 357
  • AdminAdmin | 2023-02-15
    關鍵字:
    粉古早味
    說到蓮藕粉這個古早味,大家想到的產地可能是台南白河。不過您可能不知道,嘉義牛斗山農民製作純手工藕粉歷史悠久,到現在已經超過四十年。二十年前,洗藕粉的戶數曾經高達數十戶,隨著時代變遷,這項純手工產業目前只剩下六戶。

    做藕粉繁瑣耗時,得經過清洗、榨汁、瀝渣、洗粉、沉澱、抓沙,曝曬等程序。當許多藕農不再看好,卻有兩戶農家能傳承到第三代。

    年輕一代遵照阿嬤的古法做出純正藕粉,雖然無法大量生產,卻因著這分用心而溫暖的古早味,受到老饕的喜愛,曾經銷售到香港和日本。

    但是這兩年受到疫情、俄烏戰爭影響,造成全球肥料上漲、基本時薪也上漲,加上極端氣候嚴重衝擊作物生產量,傳承三代的兩戶農家該怎麼突破內外環境夾殺,將流傳半世紀的粉古早味永續經營下去?
    第788集
    文字:
    賴麗君 / 攝影:彭家如

     

    HD x 253
  • AdminAdmin | 2020-06-10
    關鍵字:
    文創陪伴師
    台灣受到少子化、高齡化、城鄉差距等影響,許多地方城鎮面臨消失危機。因此政府大力推動地方創生,希望藉此讓過去曾經繁榮的區域,重新活絡起來。目前台灣在做地方創生的區域多達一百多個,但常面臨規劃與執行的距離很遠,效果不如預期。

    位於桃園市的博愛特區,是桃園市最早發展的商業街區,曾被稱做是桃園的西門町,三十多年前開始日益凋零。幾年前,一群有志之士著手改造計畫,但他們發現改造之路,只想硬體,沒有顧到軟性層面,商圈老闆根本無法同心。因此設立了文創陪伴師,藉由諮詢輔導與陪伴成長,商圈才慢慢恢復生機。
    第650集
    文字:
    林佳慧 / 攝影:許中熹

     

    HD x 243
  • AdminAdmin | 2019-09-11
    關鍵字:
    入棺後的重生
    隨著台灣社會迅速高齡化,凝視死亡成為個人及整個社會重要的議題,這樣的訓練必須盡早開始。在苗栗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的生命關懷事業科,就有一堂特別的課。他們定期讓學生體驗從寫遺囑到躺進棺材的死亡歷程,目的除了要培養學生,將來如果就業需要,能有面對死者家屬的同理心,還要讓他們明白,愈接近、了解死亡,就愈能真實地面對自己的人生。
    第613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鄭凱文

     

    HD x 281
  • AdminAdmin | 2019-09-11
    關鍵字:
    晚緣
    現在有長者需要照顧及陪伴的家庭越來越多,許多人也身兼照顧者與陪伴者的角色。我們要帶您看三位分別是1950年、1970年及1990年代出生的志工,他們陪伴長者邁向生命最後的旅程。不過在陪伴的過程中,他們卻發現自己從本來的付出者,成為也獲得許多的接受者。長者及三位志工雙方晚年的緣分是否能讓這趟生命旅程,重新發現陪伴真正的價值?
    第613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其他

     

    HD x 238
  • AdminAdmin | 2017-03-27
    關鍵字:
    復能有望 口腔衛生
    邁入高齡社會,政府不斷擘劃未來十年的長照2.0藍圖,然而要迎接有尊嚴的老年生活,從宏觀的政策到照護上的細節都需要全面觀照,舉例來說,越來越多人注意到體能保健,努力進行身體鍛鍊,但口腔問題卻常常被忽略。不少照護機構發現,許多病患失能後,口腔往往是許多併發重症的來源,卻不會被列為直接致死的死因。

    讓口腔保健問題長久被忽略,直到近幾年才逐步建立口腔照顧的專門知識。在台灣失能的人快速增加時,未來應該如何改善現況? 繼續來看我們的復能有望系列報導。
    第463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91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5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