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5-06-18
    關鍵字:
    哈瑪星號 濱線啟程
    最近每到週末,高雄的濱線觀光列車「哈瑪星號」都會行駛在高雄港附近。這條有百年歷史的哈瑪星鐵道,每個月還有一次固定蒸汽火車出動,去年至今已經吸引兩萬多民眾來體驗。其實這段鐵道是高雄百年城市發展的重要起點,1908年西部鐵道縱貫線的高雄車站叫作「打狗驛」,就是位在這裡,後來車站搬走了,這段路線也逐漸凋零。

    一群鐵道迷花了十年的時間奔走,串起民間與政府的力量,終於復原了540公尺的鐵道,也打造了陳列各種車輛的園區。他們還有個夢想,希望讓完整的濱線可以復駛,讓去高雄的人可以坐火車看風景。

    第907集
    文字
    王皓民  攝影 鄭仲宏
    HD x 280
  • AdminAdmin | 2025-05-07
    關鍵字:
    這陣故事在內門 – 傳承
    高雄內門是台灣宋江陣的故鄉,早期是為了保衛家園、習武強身,自組而成的民間組織,歷經三百多年演變,成為現代常見的廟會表演藝陣與繞境活動的陣前護衛。但近年來因為少子化、人口老化、青年外流等問題,內門宋江陣面臨即將失傳的困境。

    但幸運的是,在內門,有一群人還在想辦法傳承特有文化,有老師傅致力於翻轉陣頭的形象;也有年輕人加入、在學校教學,甚至透過網路社群推廣。跟著獨立特派員的鏡頭,看看老中少三代,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說內門故事。

     第901集
    文字王皓民  攝影鄭仲宏
    HD x 476
  • AdminAdmin | 2025-04-23
    關鍵字:
    這陣故事在內門 – 逆境
    說到高雄內門,許多人的印象是總舖師辦桌、滿桌美味佳餚。然而,內門還有一項獨有的傳統文化–宋江陣。小小的內門區,宋江陣陣頭是全台密度最高,幾乎每個村莊都擁有自己的陣頭,同時也是宋江陣技藝保留最完整的地區。

    早期幾乎從老到少,家家戶戶都在陣頭文化的薰陶下長大。不過近年來,受到少子化與青年人口外流、人口高齡化的影響,內門宋江陣傳統文化出現人數不足無法成團、傳統技藝逐漸失傳的問題。

     第899集
    文字王皓民  攝影鄭仲宏
    HD x 526
  • AdminAdmin | 2025-04-17
    關鍵字:
    高雄催生新國際機場
    疫後旅遊潮爆發,高雄小港機場運量回升,再加上半導體大廠紛紛進駐南部科學園區,航空貨運需求增加。但高雄機場長期面臨宵禁,成為發展的一大限制。高雄市長陳其邁就多次呼籲中央,在小港區大林蒲海岸,也就是南星計畫區填海造陸,規劃一座24小時起降的國際機場。

    不過行政院其實2023年已經規劃投入880億,在現有的高雄小港機場建新航廈,目前也已經在進行第一期工程。到底兩個計畫有哪些差異?如何滿足高雄未來的客貨運需求?南星填海造陸蓋機場又可能面臨什麼難題?
     第898集
    文字:
    王皓民 / 攝影:鄭仲宏

     

    HD x 666
  • AdminAdmin | 2025-01-15
    關鍵字:
    高鐵開進高雄站
    2024年底,行政院長卓榮泰宣布高鐵南延屏東路廊方案,確定採用高雄車站至到屏東六塊厝的「高雄方案」。未來高鐵將從左營往南進入高雄市區,經過高雄車站,最後到達屏東六塊厝,全長25.9公里,預計行車18到19分鐘。

    爭議多年的路線方案看似劃下句點,高鐵進入高雄車站,也為南高雄的區域發展帶來希望。不過工程經費暴增超過千億,路線卻幾乎與台鐵重疊,效益如何?引來外界質疑。高雄車站周邊,歷經近二十年鐵路地下化的工程黑暗期,如今又要迎來高鐵工程,也讓居民憂喜參半。
    第886集
    文字:
    王皓民 / 攝影:鄭仲宏

     

    HD x 480
  • AdminAdmin | 2024-11-20
    關鍵字:
    來去新堀江
    你逛過高雄的新堀江商圈嗎?這個有三十多年歷史的商圈,是高雄人的共同記憶。位於早期的大統百貨對面,一開始以販賣進口舶來品為主,也曾經是南部年輕人追求流行的聖地。

    然而經歷大統百貨失火、高雄氣爆,到後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民眾的消費型態。再加上高雄市城市發展轉移到北高雄,如今新堀江已經榮景不再,逛街的人潮跟過往相比大幅減少、店家流動率高。到底商圈為什麼沒落?政府有什麼政策搶救新堀江?
    第878集
    文字:
    王皓民 / 攝影:鄭仲宏

     

    HD x 534
  • AdminAdmin | 2023-03-01
    關鍵字:
    洋蔥 捷運 我的家
    高雄捷運要從小港,穿過大林蒲,延伸到林園,原本是地方民眾期盼開心的好事,卻因為區段徵收車站周圍的農地,造成居民抗爭。

    區段徵收在台灣社會一直引發不少爭議,尤其在民國99年苗栗大埔區段徵收事件中,得到各界高度關注,也讓立法院對於土地徵收條例有相當多修訂及提案紀錄。

    農曆年前,主導高雄捷運林園區段徵收案件的高雄市政府,釋出善意回應,是否讓整個案件露出一線曙光?
    第790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78
  • AdminAdmin | 2022-05-04
    關鍵字:
    高雄輕軌 誰怕誰
    高雄市在兩條捷運完工後,透過在市中心建造輕軌,來建構更完整的路網,輕軌雖然比起地下化的捷運節省工程費用,不過卻也讓高雄在交通密集的市區,在台鐵地下化後,又多出了40多個平交道。

    根據統計,110年民眾闖入輕軌平交道高達7千多次,對輕軌駕駛來說,是很大的壓力。也有不少民眾抱怨,在這些平交道路口等輕軌經過的時間過長,造成上下班尖峰時間的交通壅塞。如何在確保行車順暢和民眾安全間找到平衡點呢?
    第748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44
  • AdminAdmin | 2022-02-16
    關鍵字:
    火災後尋安居
    高雄去年底發生了城中城大火,造成46人死亡、40多人受傷的重大意外,也再次暴露出弱勢民眾居住安全的問題。這些城中城的災民們現況如何?要安置無家可歸的災民,要如何兼顧居家安全以及生活便利的期待?

    高雄市政府災後盤點,需要輔導改善的建物多達一千棟,必須要逐一輔導,同時也需要民眾的配合及溝通。

    城中城受災戶的新去處是否有更安全?而面對老弱民眾快速增加,發生意外災害時逃生相對困難,一個更完整的安全網又應該如何思考配置。
    第737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77
  • AdminAdmin | 2021-10-20
    關鍵字:
    老弱求安居/火場求生指南
    【老弱求安居】
    高雄市城中城大火造成46死、41傷的重大事故,是繼1995年造成64死的衛爾康餐廳大火後的最嚴重的建築物火災。四十年前在王玉雲擔任市長時代落成的城中城大樓,因爲社會變遷,逐漸老舊,成為弱勢族群棲身之所。

    政府認為未來類似建築必須督促成立管委會,但其實城中城一把火燒出的不只是消防建管問題,還有許多過去隱而未顯或是被忽略,甚至擱置的社福、住宅等城市治理問題。

    【火場求生指南】
    城中城各個樓層的防火安全門及廢棄電梯門全都被拆去當廢鐵賣,加上一樓五十多台機車延燒,導致各個樓層沒有防火防煙功能,濃煙沿著梯間竄升,可能是造成七樓以上住戶死傷慘重的原因。

    消防人員表示,濃煙比火更致命,近幾年對於火場中的安全觀念已經從逃生轉為求生,與其慌亂逃離不如正確躲避。跟著獨立特派員一起了解火場中比火更危險的濃煙,學習在火場中如何正確躲避,才能提高救援的機率。
    第721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30
  • AdminAdmin | 2021-09-22
    關鍵字:
    青年總舖師之路
    提到高雄內門,許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總舖師的故鄉」。平均每五戶,就有一戶以辦桌為職業。從1970年代開始,不僅培養了許多名聞遐邇的總舖師,在激烈競爭中打響自己的名號,同時也擦亮家族招牌。

    根據歷史文獻,台灣的辦桌可以追溯至清朝時期,隨著閩廣移民的移入而出現,如今已成為最能代表台灣常民文化風貌的一環。

    不過總舖師的手藝要傳承下去,也得面對新時代的挑戰,返鄉青年夫妻李芝瑜和呂昭輝就是創立新品牌的青年總舖師,儘管經營時間不長,在業界卻已小有名氣。他們如何在古老的傳統價值裡尋找立足之地?又如何在突破框架帶入創新理念的同時,向過去致敬?
    第717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

     

    HD x 361
  • AdminAdmin | 2021-05-19
    關鍵字:
    在疫在意
    疫情升溫,防疫升級,不過全台一日生活圈的型態,也讓中南部各縣市疫情逐漸成為不穩定狀態。高雄市仁惠婦幼醫院出現院內感染危機後,連夜清空,展開清零計畫。醫院和照顧機構向來是防疫的重中之重,如何兼顧醫護人員及照護機構的防疫及心理需求,也是防疫關鍵。
    第699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19
  • AdminAdmin | 2020-08-26
    關鍵字:
    銀髮人的地方再生
    107年12月,國發會借鏡日本經驗,啟動台灣版的地方創生戰略,將108年定為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同時列出台灣134個有滅村危機的鄉鎮區優先推動地方創生,其中高雄市的旗山區就是其中之一。

    這幾年積極進行社區營造的旗山區,在人口老化及外移的難題下,決定先從地方再生做起,而執行的主力就是地方上的長輩。他們努力創造服務與商品,希望為地方帶來亮點,一起和獨立特派員來看看他們做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第661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許中熹

     

    HD x 307
  • AdminAdmin | 2020-07-01
    關鍵字:
    罷免‧之外
    6月6日,高雄通過市長罷免案,寫下台灣地方自治史新頁。不過這件歷時一年多的罷免案落幕後,包括人際關係的緊繃以及延續的報復性罷免活動都依然餘波未平。

    在市長罷免案落幕後,有研究單位針對高雄市民做了一份問卷調查,從調查結果,高雄的選民們透露了哪些在乎的事情?一起看看,在罷免之外,高雄人的心聲。在罷免過後,我們又可以有哪些思考和學習?
    第653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鄭凱文

     

    HD x 310
  • AdminAdmin | 2020-05-27
    關鍵字:
    罷免這件事
    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是憲法賦予人民的四項直接民權,對台灣民眾來說,相較於已經相當熟悉的選舉,另外三項民權的行使就比較陌生。

    6月6日,高雄將舉行台灣第一次的直轄市長罷免投票,我們要透過這個罷免案,帶您一起了解現行罷免機制的設置,還有行使罷免權,可能遇上哪些實務上的問題。
    第648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82
  • AdminAdmin | 2020-04-15
    關鍵字:
    失速的財政列車
    每年的四月正是各級行政機關編列明年預算的忙碌時刻,緊接著下半年各縣市議會就會進入忙碌的預算審查會期。

    不過這幾年台灣不少縣市的財政狀況持續惡化,甚至瀕臨破產邊緣。攸關人民納稅錢的預算,明明從中央部會到地方政府都設有財政監督機制,卻還是有縣市超額舉債,每年財政赤字連連。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呢?
    第642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李金龍

     

    HD x 324
  • 1
  • 2
  • 下一頁
  • 最後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5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