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5-03-19
    關鍵字:
    犯保重傷照顧
    2024年3月,台北寶林茶室中毒案造成33人中毒、6人死亡。這件過失致死案件,因為符合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的補償條款,6名死亡被害家屬分別獲得180萬的補償金,是國內第一件食安案件犯罪被害補償。

    事實上,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在2023年大修法,大幅提高對重傷犯罪被害人的照顧保護,除了原有的補償金,對於被害人後續的醫療、生活也以個案管理的方式量身提供協助。獨立特派員透過三位過失傷害案件的重傷被害者,一起關心修法後,新法案如何幫助他們重建生活。
    第894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413
  • AdminAdmin | 2025-01-08
    關鍵字:
    長照難聘物理治療師
    2025年台灣的大事之一,就是邁入超高齡社會。平均每5個人,就有1個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長照需求以及相關機構的任務,越來越重要。

    而物理治療,是長照很重要的一環,在活動能力逐漸衰退時,物理治療師能幫助長者,藉著運動或姿勢調整來促進健康。社福長照機構裡的身心障礙者,也需要物理治療師來幫忙復健或復能。

    但目前現實的狀況是,長照中心的物理治療師,大多是外聘或多家合聘,因為薪資問題、缺乏升遷管道,全職專屬機構的物理治療師,非常難聘得到。這困境的背後,也反映台灣醫療與長照制度,需要更多調整。
    第885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542
  • AdminAdmin | 2025-01-08
    關鍵字:
    快樂的出航
    生命的最後一程要如何走完,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尤其台灣單身戶已經超過300萬戶,獨居老人也將近百萬戶,到最後在哪裡、用什麼方式善終,是社會無法迴避的難題。

    彰化縣的衛福部彰化老人養護中心,是一家公立的長照機構,目前收容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長者為主,他們多半也都是獨居。為了讓罹患末期疾病的住民,避免無效又痛苦的治療,以及能夠在地善終,養護中心在10多年前開始推廣安寧療護。一起來看看他們推動的過程及挑戰。
    第885集
    文字:
    賴麗君 / 攝影:彭家如

     

    HD x 325
  • AdminAdmin | 2023-03-15
    關鍵字:
    體檢移工久留政策
    缺工成為台灣許多產業的困境,移工可以補足這個缺口嗎?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調查,2010年台灣勞動力年齡集中在25-34歲,但10年後的2020年,已經提高10歲成為35-44歲。根據台灣高齡化的趨勢,未來核心勞動力年齡還會再往後遞延。台灣勞動力即將出現龐大的缺口,尤其缺乏年輕人口的投入是一個很大的危機。

    勞動部推出「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希望移工能補充部分勞動力。原本,移工在台服務滿12年或14年,就得依規定回國,有了這個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符合資格的移工,將取消在台工作年限的上限,也能有較高薪資的保障。

    勞動部近日也修正放寬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的規定,新增中階技術屠宰工作,將製造業及屠宰業企業自辦訓練課程80小時列為技術資格之一,同時也放寬三親等雇主可聘中階看護,並從3月15日生效。這個即將滿一年的方案還有哪些挑戰?
    第792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72
  • AdminAdmin | 2022-09-28
    關鍵字:
    非正式照顧者在社區
    在高齡少子的社會,兒女可能散居各地,老老相依成為趨勢,萬一兩人都生病,就會成為社會越來越大的難題。比台灣提早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歐洲國家發現,職業照顧者相對缺少,必須善用資源補足長照的缺口,所以應該在社區開發非正式照顧者,讓這些非正式照顧者進行訓練學習來支持老老照顧。一起來看看金門非正式照顧者如何扭轉重病老夫妻的生活品質。
    第769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12
  • AdminAdmin | 2022-07-27
    關鍵字:
    視障預防延緩失能
    政府近年在推動預防延緩失能運動方案上花費很多心思,希望能維繫民眾生活品質,同時管控已經上看六百億的長照經費。政策必須擴大參與人數,讓不同民眾享有資源,才能達到設計效果,並彰顯社會平等。

    我們要帶您來看看一個發展有成的例子,如何針對視障的長者們進行延緩失能的訓練。提供給視障長者們的許多運動,從體能測驗到個別處方甚至工具操作,都要兼顧視覺、認知、方向感、速度的統合運用,對教練和推廣者是挑戰。
    第760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98
  • AdminAdmin | 2022-07-06
    關鍵字:
    築遺囑 逐遺珠
    隨著超高齡社會化的來臨,需要照顧的失智、失能者快速增加,家庭照顧者也越來越多,尤其是老老相依的家庭。面對人生無常,當照顧的一方可能會比失智者先離世,要如何確保留下的被照顧者能好好生活呢?這些都可能要提早安排,同時還得具有法律效力,避免不必要的爭端。如何預立遺囑,以及金融單位推出的安養信託是否真的有保障?
    第757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87
  • AdminAdmin | 2022-06-22
    關鍵字: 2023 銀響力新聞獎
    疫情,長照情
    新冠疫情將台灣的確診人數不斷推向高峰,指揮中心更發現近期的確診死亡案例中,有三到四成是來自長照機構內的個案,引起各界關注。

    長照機構內集體染疫的事件,時有所聞。尤其是被照護者,身體大多孱弱,一旦病毒入侵機構,不但蔓延得快,確診的被照護者,重症率也相對較高。

    究竟,長照機構該怎麼防疫?台灣長照工作人員對疫情的認知是否足夠?疫情期間,有長照需求的老人家或弱勢,又需要什麼服務來幫他們度過疫情難關呢?
    第755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單篇專題報導獎
    萬真彣、黃政淵

     

    HD x 367
  • AdminAdmin | 2022-06-08
    關鍵字:
    前進超高齡社會-育才創新
    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長照人才的培育是能否順利銜接的重要關鍵。否則政策迫於趨勢需求,投入可觀經費發展服務,但各地服務中心卻無法提供穩定的品質。要如何扎實培訓照服人才?

    我們要將鏡頭轉向北歐的挪威。台灣的成人照服員培訓時數是90小時,挪威的照服人員則要投入8500-8700小時的學習才能參加考試。他們的訓練要如何符合產官學的期待外,還能多些服務時的熱情、耐心及人情味呢?
    第753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57
  • AdminAdmin | 2022-03-23
    關鍵字:
    前進超高齡社會-豐富生活
    隨著超高齡社會的到來,未來會有更多比例的長者需要照護,但與其讓照顧成為沉重壓力,不如思考如何讓長者能有對生活期盼的動力,而能適度照顧自己也支持他人。

    在比利時及荷蘭推動許多新方法,找出每位長者的生活期待,陪伴長者做長者們覺得重要的事情,這些執行起來並不容易。但如果願意花心思研究,再調整照顧流程與編制,卻能達成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雙贏。
    第742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68
  • AdminAdmin | 2022-01-12
    關鍵字:
    前進超高齡社會–強化營養
    政府委託民間的研究顯示,五十歲以上的台灣人,高達近七成有營養不良或營養不均的問題。如果不能改善,不但影響個人生活品質,更是邁向超高齡社會的潛在風險。

    俗話說吃飯皇帝大、民以食為天,可見飲食的重要性。造成營養不良的原因很多,過去偏重宣導食物的營養資訊,不過許多新研究顯示,其實吃的氛圍與方式,一樣會影響用餐的意願,與食物營養的吸收效率。現在我們要將鏡頭轉到奧地利,一起來看看,因應這種趨勢而發展的創新社交共餐,和先進的中央廚房。
    第733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09
  • AdminAdmin | 2021-10-13
    關鍵字:
    前進超高齡社會-社區照顧
    推廣延緩失能,是國內外超高齡社會的共識。在社區開設闢懷活動據點,來讓更多資源投入是典型的策略。不過新一代的據點做法,除了科學化回應老人生活需要的同時,也希望誘發老人願意運動和參與貢獻,一起來看看挪威的社區據點怎麼做。
    第720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73
  • AdminAdmin | 2021-09-22
    關鍵字:
    前進超高齡社會-失智照顧
    失智者因為腦功能受損社交受限,自己不好過,照顧者也辛苦。但是隨著照顧方式的發展,不用鎖或綁來限制失智者的自由,而是讓他們也能享有生活樂趣,感受自主尊嚴,照顧者也可以更放鬆輕鬆的完成工作。這些創新不需要高額經費也可以達成,一起來看看奧地利在超高齡社會如何翻轉失智者的照顧挑戰。
    第717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10
  • AdminAdmin | 2021-05-19
    關鍵字:
    在疫在意
    疫情升溫,防疫升級,不過全台一日生活圈的型態,也讓中南部各縣市疫情逐漸成為不穩定狀態。高雄市仁惠婦幼醫院出現院內感染危機後,連夜清空,展開清零計畫。醫院和照顧機構向來是防疫的重中之重,如何兼顧醫護人員及照護機構的防疫及心理需求,也是防疫關鍵。
    第699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19
  • AdminAdmin | 2020-11-18
    關鍵字:
    看見伯拉罕裡的幸福
    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長照模式也不斷翻轉創新。中部的達觀部落,有個以照服員為核心的伯拉罕共生長照基地。伯拉罕在泰雅族語裡面,有烤火、互助、興旺的意思。這裡有一群人,為大甲溪及大安溪畔,需要照顧的長者建立可以社區共生的家。

    伯拉罕共生長照基地的主要推動者是林依瑩,他從台中市副市長的職務離開後,不只實際接受照服員的訓練、取得證照,2018年底開始到大甲溪、大安溪部落展開對談。他一方面到現場累積第一線照服員的實務經驗,一方面開始結合部落有意願者,共同催生伯拉罕共生長照基地。

    現在這裡照顧的個案有九十幾人,他們努力實驗各種照顧模式,包括:一天多次的走動式照顧、重症返家、高復能照顧、空間美學規劃、共生照顧。讓這裡就像部落的生活中心點,以一個社區共生的力量存在。
    第673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HD x 314
  • AdminAdmin | 2020-05-20
    關鍵字:
    體檢520-長照2.0大變革
    未來四年,還有一個亟需重視的議題,那就是高齡社會的挑戰。台灣,是世界上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2018年,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超過14%,從高齡化轉為高齡社會。根據行政院國發會預估,到了2026年,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20%,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長照相關議題,已經迫在眉睫,不容忽視。

    總統蔡英文於2016年上任後,隨即革新長照政策,不但於2017年1月,開始實施《長照十年計畫2.0》,同一年6月,也開始施行《長期照顧服務法》。長照2.0推動三年多之後的今天,相較於長照1.0,到底有那些創舉?是否真能提升或擴大需求者的服務?目前這些制度,又遇到什麼樣的瓶頸呢?
    第647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416
  • 1
  • 2
  • 3
  • 下一頁
  • 最後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57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