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dminAdmin | 2025-01-08關鍵字:
長照難聘物理治療師
2025年台灣的大事之一,就是邁入超高齡社會。平均每5個人,就有1個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長照需求以及相關機構的任務,越來越重要。
而物理治療,是長照很重要的一環,在活動能力逐漸衰退時,物理治療師能幫助長者,藉著運動或姿勢調整來促進健康。社福長照機構裡的身心障礙者,也需要物理治療師來幫忙復健或復能。
但目前現實的狀況是,長照中心的物理治療師,大多是外聘或多家合聘,因為薪資問題、缺乏升遷管道,全職專屬機構的物理治療師,非常難聘得到。這困境的背後,也反映台灣醫療與長照制度,需要更多調整。
第885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542
-
-
AdminAdmin | 2023-03-15關鍵字:
體檢移工久留政策
缺工成為台灣許多產業的困境,移工可以補足這個缺口嗎?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調查,2010年台灣勞動力年齡集中在25-34歲,但10年後的2020年,已經提高10歲成為35-44歲。根據台灣高齡化的趨勢,未來核心勞動力年齡還會再往後遞延。台灣勞動力即將出現龐大的缺口,尤其缺乏年輕人口的投入是一個很大的危機。
勞動部推出「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希望移工能補充部分勞動力。原本,移工在台服務滿12年或14年,就得依規定回國,有了這個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符合資格的移工,將取消在台工作年限的上限,也能有較高薪資的保障。
勞動部近日也修正放寬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的規定,新增中階技術屠宰工作,將製造業及屠宰業企業自辦訓練課程80小時列為技術資格之一,同時也放寬三親等雇主可聘中階看護,並從3月15日生效。這個即將滿一年的方案還有哪些挑戰?
第792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372
-
-
-
-
-
-
-
-
-
-
-
AdminAdmin | 2020-11-18關鍵字:
看見伯拉罕裡的幸福
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長照模式也不斷翻轉創新。中部的達觀部落,有個以照服員為核心的伯拉罕共生長照基地。伯拉罕在泰雅族語裡面,有烤火、互助、興旺的意思。這裡有一群人,為大甲溪及大安溪畔,需要照顧的長者建立可以社區共生的家。
伯拉罕共生長照基地的主要推動者是林依瑩,他從台中市副市長的職務離開後,不只實際接受照服員的訓練、取得證照,2018年底開始到大甲溪、大安溪部落展開對談。他一方面到現場累積第一線照服員的實務經驗,一方面開始結合部落有意願者,共同催生伯拉罕共生長照基地。
現在這裡照顧的個案有九十幾人,他們努力實驗各種照顧模式,包括:一天多次的走動式照顧、重症返家、高復能照顧、空間美學規劃、共生照顧。讓這裡就像部落的生活中心點,以一個社區共生的力量存在。
第673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x 314
-
AdminAdmin | 2020-05-20關鍵字:
體檢520-長照2.0大變革
未來四年,還有一個亟需重視的議題,那就是高齡社會的挑戰。台灣,是世界上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2018年,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超過14%,從高齡化轉為高齡社會。根據行政院國發會預估,到了2026年,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20%,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長照相關議題,已經迫在眉睫,不容忽視。
總統蔡英文於2016年上任後,隨即革新長照政策,不但於2017年1月,開始實施《長照十年計畫2.0》,同一年6月,也開始施行《長期照顧服務法》。長照2.0推動三年多之後的今天,相較於長照1.0,到底有那些創舉?是否真能提升或擴大需求者的服務?目前這些制度,又遇到什麼樣的瓶頸呢?
第647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