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minAdmin | 2022-03-09關鍵字:
福食解禁
2011年日本311地震引發大海嘯造成福島核災,當時全球包含台灣,有55個國家、地區對日本食品採取管制措施。
不過在過去幾年,由各國專家學者進行的風險評估調查以及檢驗報告後,到目前為止包含美國、加拿大、紐澳等,已經有41個國家完全解除管制。另外像韓國則是禁止部分品項輸入,歐盟以部分產品必須提供輻射檢驗證明的方式有條件進口。之前只剩台灣和中國採全面禁止福島及周邊地區食品進口,今年2月8日台灣也宣布有條件解禁11年的禁令,政府以三原則、三配套把關福食。在國際貿易與食安管理,台灣如何取得平衡?
第74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365
-
AdminAdmin | 2021-02-03關鍵字:
萊豬來了
台灣在今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政府祭出五大管理措施包含:赴美查廠、新增貨號、逐批查驗、清楚標示、嚴格稽查等。強調要從海關到廚房,為國人安全健康層層把關。
不過光是「清楚標示」這一項,就已經讓民眾充滿疑慮,因為目前市面上有豬標章也有豬標示,而貼了豬標章,卻又不代表只賣台灣豬,如果到賣場或市場走一遭,標章之亂,讓民眾心難安,爭議更是不斷。
目前中央雖然已經編列預算補助地方稽查人力,但以資源最豐富的台北市來說,他們現有第一線稽查人力只有32人,稽查範圍包含進口商、餐飲業以及食品販售等。除了標示查核也進行抽驗,但不論地方政府再怎麼加強稽查,都不如中央從源頭管理來得確實。
如果能在海關檢驗根據貨號、部位,追蹤買賣流向,就能在大盤和中盤間做好追蹤溯源機制。但我們現在地方的稽查工作是從末端,也就是小吃店和攤商開始,要如何做好食安把關,實在令人擔憂。
第684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