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4-12-11
    關鍵字:
    圳邊老宅存續戰
    獨立特派員三年前曾經以〈家在圳道邊〉為題,報導過新店瑠公圳迫遷案。這個案件從2012年就展開訴訟,當時因為一份監察院的調查報告出現曙光。

    不過法院卻在今年11月發出強拆的執行命令,通知要拆屋還地,最後在反迫遷團體及文史團體緊急採取一連串的行動下暫緩。透過這一場老宅的存續戰,一起關心這件歷時13年的迫遷案涉及哪些爭議,又歷經哪些轉折。
    第881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527
  • AdminAdmin | 2023-05-10
    關鍵字:
    我的帳篷人生
    一位都更案中的民眾許素華,七年來他留守在被拆的家門口不願離開,過著帳篷人生的日子。許素華是在圖書館工作的公務員,看似平順的人生卻因為住家被判拆屋還地後,完全變調。

    許素華的家是,民國53年,阿嬤透過建商朋友,向三重神明會舍人公管理委員會購買土地。家人以管委會出具的「土地使用權證明書」,向台北縣建設局申請「營造執照」蓋兩層磚造樓房。房子蓋好沒有完成土地登記,依現行法律上,他所擁有的土地、建物都沒有所有權。

    不過許素華強調,他們家有「三重神明會舍人公」出具的使用土地權證明書,因為「公私協力」造成他失去家園。98年許素華被告拆屋還地之後,他將自己上班外所有的時間用來研讀法律,開始寫陳情書,四處陳情,並拒絕建商的所有的補償方案。106年許素華的家被拆除之後,他堅持留在原地,從睡小貨車,廂型車,到現在已經換了第三個帳篷。
    第800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許中熹

     

    HD x 248
  • AdminAdmin | 2021-10-13
    關鍵字:
    家在圳道邊
    2012年臺北縣新店地區,一戶位在瑠公圳圳道邊的民宅,因為瑠公農田水利會把土地轉賣給建商,遭到建商提告拆屋還地,原住戶中有一名年近百歲的長者,引來外界對於「百歲人瑞遭迫遷」的關注,這個事件也被稱為「新店瑠公圳迫遷案」。

    原住戶與買下土地的建商展開達九年的訴訟,最終三審定讞,屋主敗訴,法院也展開強拆履勘,不過事件卻發生轉折。監察院發布一份調查報告,指出當初水利會轉賣土地的決策有待商榷之外,還意外揭露,許多類似的迫遷案不被人所知的隱情。
    第720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33
  • AdminAdmin | 2020-10-28
    關鍵字:
    迫遷‧日常之傷
    台南市鐵路地下化工程在七月中旬緩拆兩個月後,10月13日針對剩下的陳黃兩家拒拆戶執行拆除作業。陳黃兩家並沒有接受市政府提供的照顧住宅計畫,陳家自行安置,黃家則在原居住地前的天橋底下紮營。

    獨立特派員要帶大家回到七月緩拆到十月拆除的這兩個月,透過陳黃兩家的日常生活,試圖了解「強拆壓力」以及「強迫搬家」,可能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第670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48
  • AdminAdmin | 2020-08-05
    關鍵字:
    南鐵‧那一夜
    七月,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針對僅剩的五戶拒拆戶執行強拆,其中7月21日預計拆除北區黃家兩戶。這戶黃姓屋主以黃春香為代表,一直到拆除的前幾天,他都還帶領著家人北上開記者會陳情表達不願拆遷的意願。

    然而在拆除前的兩個小時,他簽下了自願拆除同意書。在許多迫遷案中,對於抗爭者最後簽下同意書,外界常會以「還不是想要更好的條件」來解讀,然而卻很少能看見抗爭者的壓力,一起來看看拆遷戶黃春香如何從不同意到同意的過程。
    第658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87
  • AdminAdmin | 2017-12-11
    關鍵字:
    迫遷‧後來
    這幾年因為土地重劃,許多人被迫離開安身立命的家,生命也產生巨大變化。提到搬家,不知道您會有什麼樣的心情?歷經兩年抗爭、四年協商的紹興社區,在今年六月與台灣大學簽下合作意向書後,居民同意先搬遷到中繼住宅,等開發案完成,再搬回開發案中的「生活實驗村」租住。

    居民們也在今年十月啟動搬遷。整個紹興社區的爭議,似乎圓滿落幕。然而,對於搬家這件事,居民們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情或看法?能搬到屋況更新穎、環境更良好的房子居住,居民們就一定期盼開心嗎?


    歷史背景也相似的華光社區,四年前以迫遷收場,現在的華光舊址整個拆除,只剩一片寬闊的草地。當初的華光住民,有些已經去世;少部分住在中繼住宅,卻面臨不知道何時要再搬遷的難題;大部分則散落四處無法追尋。不過相較看似落幕的紹興爭議,許多華光社區的原居民到現在還沒擺脫迫遷陰影,不當得利的官司、拆屋還地的執行費用,到現在還困擾著這群人。獨立特派員尋找當初的華光人,試圖透過他們的現況,了解迫遷這件事對當事人的後續影響。
    第523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鄭凱文

     

    HD x 293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5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