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5-06-04
    關鍵字:
    看不見的獨居風險
    就在今年,台灣預計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每5人中,就有1人超過65歲。其中,有一群人生的生活風險特別高,像是視障者。

    以服務盲朋友的社福團體統計數據來看,視障者將近6成是65歲以上,而65歲以上又是獨居者,占比高達到25%。這群又是高齡、又是獨居、又是身心障礙者的族群,面臨的生活挑戰比較複雜,風險也比較高。一起跟著獨立特派員的鏡頭,走進視障獨居老人的世界。

    第905集
    文字
    邱惠恩  攝影周明文
    HD x 380
  • AdminAdmin | 2025-01-08
    關鍵字:
    長照難聘物理治療師
    2025年台灣的大事之一,就是邁入超高齡社會。平均每5個人,就有1個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長照需求以及相關機構的任務,越來越重要。

    而物理治療,是長照很重要的一環,在活動能力逐漸衰退時,物理治療師能幫助長者,藉著運動或姿勢調整來促進健康。社福長照機構裡的身心障礙者,也需要物理治療師來幫忙復健或復能。

    但目前現實的狀況是,長照中心的物理治療師,大多是外聘或多家合聘,因為薪資問題、缺乏升遷管道,全職專屬機構的物理治療師,非常難聘得到。這困境的背後,也反映台灣醫療與長照制度,需要更多調整。
    第885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541
  • AdminAdmin | 2023-12-27
    關鍵字:
    【卓越大賞】失智詐騙
    根據警政署資料,去年平均每天有11.4件詐騙案件,受害者是65歲以上的高齡長者。這個統計數字雖然沒有標記受害的高齡長者是否為失智長輩,不過從事高齡社福工作的第一線人員表示,雖然長者遇到詐騙的機率與是否失智沒有關係,但一旦失智長輩遇到詐騙被得手的機率確實比較高。

    今年年初銀行公會也正式發布了一份失智者金融實務參考指引,希望提供失智者更友善安全的金融環境。接下來獨立特派員記者要帶您了解,失智者容易遭遇哪些詐騙型態,以及未來金融業面對失智者有哪些服務指引?
    第833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80
  • AdminAdmin | 2023-06-28
    關鍵字:
    缺工熟齡生力軍
    台灣因為少子化和疫情影響,造成缺工現象。國發會統計,台灣15到64歲的勞動人口數,最高峰出現在2015年,之後逐年下降,估計到了2070年勞動人口數會剩下不到一半。其中15歲到44歲的勞動力大幅衰退,只有45歲到64歲這個中高年齡層的勞動力人數在增加。換句話說,中高齡的勞動力將成為台灣產業的生力軍。

    日本等其他先進國家,早已覺察到這股趨勢,陸續打造友善中高齡就業的職場,讓中高齡者繼續投入勞動市場,維持產業競爭力。反觀台灣,如果也能提高中高齡者的勞動參與率,對紓緩缺工危機會有很大幫助。該怎麼做,才能協助熟齡生力軍重返職場?
    第807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73
  • AdminAdmin | 2023-05-24
    關鍵字:
    失智詐騙
    根據警政署資料,去年平均每天有11.4件詐騙案件,受害者是65歲以上的高齡長者。這個統計數字雖然沒有標記受害的高齡長者是否為失智長輩,不過從事高齡社福工作的第一線人員表示,雖然長者遇到詐騙的機率與是否失智沒有關係,但一旦失智長輩遇到詐騙被得手的機率確實比較高。

    今年年初銀行公會也正式發布了一份失智者金融實務參考指引,希望提供失智者更友善安全的金融環境。接下來獨立特派員記者要帶您了解,失智者容易遭遇哪些詐騙型態,以及未來金融業面對失智者有哪些服務指引?
    第802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66
  • AdminAdmin | 2022-09-28
    關鍵字:
    非正式照顧者在社區
    在高齡少子的社會,兒女可能散居各地,老老相依成為趨勢,萬一兩人都生病,就會成為社會越來越大的難題。比台灣提早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歐洲國家發現,職業照顧者相對缺少,必須善用資源補足長照的缺口,所以應該在社區開發非正式照顧者,讓這些非正式照顧者進行訓練學習來支持老老照顧。一起來看看金門非正式照顧者如何扭轉重病老夫妻的生活品質。
    第769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12
  • AdminAdmin | 2022-07-06
    關鍵字:
    築遺囑 逐遺珠
    隨著超高齡社會化的來臨,需要照顧的失智、失能者快速增加,家庭照顧者也越來越多,尤其是老老相依的家庭。面對人生無常,當照顧的一方可能會比失智者先離世,要如何確保留下的被照顧者能好好生活呢?這些都可能要提早安排,同時還得具有法律效力,避免不必要的爭端。如何預立遺囑,以及金融單位推出的安養信託是否真的有保障?
    第757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87
  • AdminAdmin | 2022-06-15
    關鍵字:
    第三人生宅
    現代人壽命越來越長,從退休到失能可能會經歷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如何安排第三人生,是重要的議題。

    隨著時代變遷,以往在宅養老的觀念,開始有了轉變,不論是獨居或是有子女的族群,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入住銀髮住宅。它們的型態各異,有近年興起的飯店式管理,也有早期推出的老人公寓,各自吸引不同的族群。入住條件必須是能夠生活自理的長者,直到健康評估出現了變化,就會轉介到機構等可以滿足照護需求的地方。

    一起來看看,是需求也是商機的銀髮宅,有不同的經營模式和收費標準,哪些人會選擇入住?以及他們的生活現況又是什麼?
    第754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劉建邦

     

    HD x 337
  • AdminAdmin | 2022-06-08
    關鍵字:
    前進超高齡社會-育才創新
    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長照人才的培育是能否順利銜接的重要關鍵。否則政策迫於趨勢需求,投入可觀經費發展服務,但各地服務中心卻無法提供穩定的品質。要如何扎實培訓照服人才?

    我們要將鏡頭轉向北歐的挪威。台灣的成人照服員培訓時數是90小時,挪威的照服人員則要投入8500-8700小時的學習才能參加考試。他們的訓練要如何符合產官學的期待外,還能多些服務時的熱情、耐心及人情味呢?
    第753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57
  • AdminAdmin | 2022-04-13
    關鍵字:
    從通用設計到共融
    而隨著台灣社會的改變,通用設計的應用,也能協助大家過更好的生活。例如照護空間的設計,當空間不是只為長者設計、不是只為障礙者規劃,原本看似冷冰冰的不鏽鋼扶手、改以溫潤的木質呈現;功能性的桌椅、顏色繽紛的空間,讓不同年齡層都能自然融合、樂在其中。

    這種從通用設計理念出發的共融服務,也可以運用在常被人忽略的資訊平權上,透過提供心智障礙者的易讀手冊,讓訊息可以被理解,是消除資訊障礙的重要媒介。不只協助心智障礙者,對於文字閱讀困難、高齡長者、母語非華語的使用者,都能透過易讀手冊獲得資訊,擁有自我決定及選擇的能力。
    第745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

     

    HD x 236
  • AdminAdmin | 2022-03-23
    關鍵字:
    前進超高齡社會-豐富生活
    隨著超高齡社會的到來,未來會有更多比例的長者需要照護,但與其讓照顧成為沉重壓力,不如思考如何讓長者能有對生活期盼的動力,而能適度照顧自己也支持他人。

    在比利時及荷蘭推動許多新方法,找出每位長者的生活期待,陪伴長者做長者們覺得重要的事情,這些執行起來並不容易。但如果願意花心思研究,再調整照顧流程與編制,卻能達成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雙贏。
    第742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65
  • AdminAdmin | 2022-03-16
    關鍵字:
    友善失智協尋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腳步加快,失智人口逐步攀升,很多家庭都面臨家中失智長輩出門後,卻找不到路回家的挑戰和擔憂。

    警政署最近通令各地警方要重視失智協尋,但怎樣找人,卻是門學問,遇見失智者該有什麼態度,如何應用失智知識來因應,都需要努力。因此警方收集個案影片檢討,嘗試新的訓練,希望未來警方和民眾有效配合,能預防走失,即使走失,也能降低不幸,讓失智者再次回家。
    第741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75
  • AdminAdmin | 2021-11-17
    關鍵字:
    前進超高齡社會-創造契機
    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刻板印象,可能是會有更多人因為年老需要幫助,因此各國努力倡議運動、飲食及社交來延緩失能。但後來發現生命的價值不只是延緩失能,還要老有所用、能夠生產貢獻、互相幫助才是帶給熟齡人生的幸福動力。這些新的理解讓大家開始思考創造機會給慢性病、身心障及衰弱者等多元族群發揮所長,透過彼此的貢獻與互助,自然形成一個社會安全支持網絡。
    第725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03
  • AdminAdmin | 2021-03-10
    關鍵字:
    失智路上的逆行
    近幾年,全球因為人口老化,和慢性病不斷增加,失智症人口也逐年攀升。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2019年報告指出,估計全球有超過五千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將成長至1億5200萬人,也就是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

    台灣失智症的現況如何?依照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結果,65歲以上的長者,每12人就有1人失智,80歲以上是每5人有1人失智。推估未來46年內,台灣失智人口數,會以每天平均增加約36人的速度成長,因此預防失智已是刻不容緩的事。

    兩年前開始,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和一群年輕的職能治療師攜手,深入偏鄉,用創意的方式,協助長者及早發現和預防失智,他們終極目標是要打造出一個友善失智社區。
    第689集
    文字:
    林佳慧 / 攝影:許中熹

     

    HD x 220
  • AdminAdmin | 2020-05-27
    關鍵字:
    體檢520-長照2.0的難題
    從長照1.0到2.0,政策邁出一大步,不過長照2.0自上路以來,每一個關卡,都引發不少討論。其中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錢的問題。回顧長照1.0,執行經費每年不到40億;但長照2.0開始之後,政府編列的經費,就以倍數激增,到2020年,已經衝破1.0時期的10倍,來到每年500多億元。究竟這些錢從哪裡來?有沒有花在刀口上?以及,會不會破產呢?都有待檢視。

    而另一個令人擔心的問題是人力資源,長照2.0的服務對象,把原本的4個族群,調增為8大族群;同時也將8種服務項目,擴大為17項。在這種服務版圖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台灣長照的人力和機構,能否在品質上,跟上時代的腳步呢?
    第648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28
  • AdminAdmin | 2020-05-20
    關鍵字:
    體檢520-長照2.0大變革
    未來四年,還有一個亟需重視的議題,那就是高齡社會的挑戰。台灣,是世界上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2018年,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超過14%,從高齡化轉為高齡社會。根據行政院國發會預估,到了2026年,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20%,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長照相關議題,已經迫在眉睫,不容忽視。

    總統蔡英文於2016年上任後,隨即革新長照政策,不但於2017年1月,開始實施《長照十年計畫2.0》,同一年6月,也開始施行《長期照顧服務法》。長照2.0推動三年多之後的今天,相較於長照1.0,到底有那些創舉?是否真能提升或擴大需求者的服務?目前這些制度,又遇到什麼樣的瓶頸呢?
    第647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415
  • 1
  • 2
  • 下一頁
  • 最後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5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