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18-04-02
    關鍵字:
    道路下的奧祕
    2017年的全球道路成就獎,在杜拜舉行頒獎。得獎的包含歐亞大陸之間的海底隧道、拉薩到林芝海拔三到五千公尺的高速公路等大型工程。不過研究類的唯一首獎,則是來自台灣的JW生態工法,一個小小的透水鋪面工程,為什麼會獲得評審青睞?

    發明人陳瑞文出身工地,傳統工法總認為道路必須夯實,才能穩固。但是他心中始終有個想法,台灣氣候多雨,只要一有豪雨,各地就會有淹水甚至豪雨成災的情況發生,傳統做法的夯實道路容易積水,但如果在道路下能蓄水,這樣既不浪費水源,又能解決積水的問題。這個信念,讓他一邊工作,一邊研究了三十年的時間,終於發明出這項生態工法。這個生態工法不僅讓道路能呼吸,還能在道路下建立一整個生態系。一起來看看,小小的鋪面,有什麼大驚奇?
    第539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

     

    HD x 275
  • AdminAdmin | 2017-03-27
    關鍵字:
    建築綠風水
    今年夏天的高溫,讓全台灣很有感,氣候越來越熱,大家對空調的依賴越來越重。住在都市的人一定有這樣的經驗,夏天一到了晚上,屋子裡比室外還熱。這是因為現有的水泥建築,室外貼著磁磚,讓吸了一整天的熱能,到晚上仍難以釋放。

    加上建築設計如果阻斷了通風路徑,造成住宅悶熱不通風,自然導致耗能的結果。傳統住宅講究坐北朝南的方位,其實就是迎夏風,隔絕東北季風的設計。許多人搬新家,喜歡請命理師,但是一個好的建築,一定要順應環境風水來設計,讓居住空間更舒適更節能。
    第470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HD x 241
  • AdminAdmin | 2017-03-27
    關鍵字:
    綠光引擎
    為了加速發展太陽能再生能源,行政院在九月初的院會上討論太陽光電二年計畫,希望兩年內可以達到1440百萬瓦的太陽能發電量。同時行政院還設定在2025年完成非核家園的目標,再生能源發電要佔20%。未來公家機關將帶頭釋出公有屋頂,並做為各部會績效。

    其實早在2012年,高雄市政府已經率先通過綠建築自治條例,他們當時就規範了公有建築、工廠新蓋的建築等五大類建築物,必須要在屋頂設置太陽能板。另外高雄市政府也修法,只要在頂樓加裝太陽能板,並符合相關規範,就能將鐵皮違建變合法,還可以發電賺錢。
    第462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250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8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