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5-06-25
    關鍵字:
    南韓戒嚴後 – 總統府新主人
    今年6月3日,南韓舉行第21屆總統選舉,由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推派的候選人李在明,贏得大選。南韓戒嚴事件引發的政治動盪,在新任總統出爐後,暫時落幕,不過新政府的挑戰才正要開始。

    南韓社會嚴重兩極對立,得票率未過半數的李在明,對內如何挽救經濟,團結國家;對外如何平衡美中關係,與北韓展開對話,在在考驗著他與執政團對的智慧。南韓的未來走向,全球都在關注。

    第908集
    文字
    尹雯慧  攝影 羅盛達
    HD x 302
  • AdminAdmin | 2025-02-05
    關鍵字:
    【卓越大賞】印度崛起–兩個世界
    印度經濟爆炸性的成長,意味著社會進步與改變的契機。根據研究,印度大約有2.29億的人口,生活在每日2.15美元的最低生活基準,也就是貧困線以下,更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兒童處於貧困狀態,數量是全球最多。

    另外在全球性別差距指數方面,印度在146個國家當中排名第135名,性別平權的推動幾乎是敬陪末座。保守封閉的性別偏見、受教權的被剝奪、經濟主權操控在男性手中,在在使得女性進入勞動市場困難重重,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隱憂。
    第888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

     

    HD x 525
  • AdminAdmin | 2024-11-20
    關鍵字:
    來去新堀江
    你逛過高雄的新堀江商圈嗎?這個有三十多年歷史的商圈,是高雄人的共同記憶。位於早期的大統百貨對面,一開始以販賣進口舶來品為主,也曾經是南部年輕人追求流行的聖地。

    然而經歷大統百貨失火、高雄氣爆,到後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民眾的消費型態。再加上高雄市城市發展轉移到北高雄,如今新堀江已經榮景不再,逛街的人潮跟過往相比大幅減少、店家流動率高。到底商圈為什麼沒落?政府有什麼政策搶救新堀江?
    第878集
    文字:
    王皓民 / 攝影:鄭仲宏

     

    HD x 534
  • AdminAdmin | 2023-11-08
    關鍵字:
    印度崛起 – 兩個世界
    印度經濟爆炸性的成長,意味著社會進步與改變的契機。不過,印度同時也存在巨大的貧富差距難題。根據「牛津貧困與人類發展倡議」2021年的報告,以每日2.15美元為最低生活基準,印度大約有2.29億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超過五分之一的兒童處於貧困狀態,數量冠居全球。

    此外,在全球性別差距指數2022年的數據顯示,印度在146個國家中,排名第135名。性別平權的推動,幾乎敬陪末座。保守封閉的性別偏見、受教權的被剝奪、經濟主權操控在男性手中,在在使得女性進入勞動市場,困難重重,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隱憂。風光亮麗的發展數據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失落?
    第826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

     

    HD x 438
  • AdminAdmin | 2022-07-27
    關鍵字:
    電價的難題
    最近天氣實在太熱,隨著溫度直線上升,全台尖峰用電量頻頻創下歷史新高。氣候高溫炎熱再加上產業用電激增,這幾年台灣用電成長大幅超出預期,像是去年全台總用電量2830億度,創下史上最高用電量。

    面對用電需求不斷攀升,國際燃料價格又上漲,國內電價在經過四年凍漲,最後做出調漲的決定,在不影響基本民生的原則下, 這次調漲主要針對用電大戶,尤其是工業用電漲幅達到15%,對企業的影響比較大。對於電價調漲,部分業者大喊吃不消。

    其實台灣過去為了扶植產業發展,一直以超低電價來維持經濟成長,不過結果卻是使台電一直苦於缺乏經費來更新設備,補強現有的電網,導致這幾年跳電的事故頻傳。

    電價上漲會衝擊傳統產業,但電價太低也讓企業和民眾缺乏節能的誘因,造成電力浪費,如何取得平衡,都是難題。
    第760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392
  • AdminAdmin | 2021-09-29
    關鍵字:
    疫情下的就業難題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雖然台灣的經濟在出口支撐下,2021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可以達到3.69%。但根據主計總處公布的數據,疫情最嚴峻的6月份,台灣的勞工失業率高達4.8%,創10年新高。

    國內勞動市場受疫情衝擊,產生惡化的情況,需要被檢視與關注。政府做的超前部署不只有防疫政策,產業轉型及勞工就業也同樣需要前瞻思維,才能帶來轉機。
    第718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07
  • AdminAdmin | 2020-09-09
    關鍵字:
    振興券的是非題
    振興三倍券自從發放以來,就引發不少話題。其中最讓人意外的,是原本政府預估,將會有六成以上的民眾,選擇以數位綁定的方式領取振興券,因此振興三倍券某個程度上擔負推動數位金融的角色。

    不過到8月底為止,統計下來,竟然有高達超過8成的民眾,都選擇申購紙本振興券,也就是數位綁定的總人數沒有超過2成,這樣的數字,跌破不少人的眼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振興券使用的限制,又是否合理?參考國外案例,他們又是怎麼做?
    第663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18
  • AdminAdmin | 2020-09-02
    關鍵字:
    卡關的新冠世代
    武漢肺炎襲擊,全球確診人數不斷創新高,台灣無薪假人數也已衝破三萬名,勞工市場的就業機會也因此大幅縮減。根據人力銀行調查,今年3月到7月,全職工作職缺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6萬個,其中,社會新鮮人的職缺,也一共少了14萬個。

    在經濟烏雲籠罩下,這一代的青年,面臨找不到工作,或找到的工作被取消的困境。尤其是應屆的大專院校畢業生,連出國留學都困難重重,這些族群被稱為「新冠世代」。他們有什麼樣的心聲?下一步,又有何打算呢?
    第662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410
  • AdminAdmin | 2020-08-12
    關鍵字:
    振興幾倍券
    自從武漢肺炎重創全球的經濟,台灣也無法倖免,在疫情嚴峻的上半年,大家出門意願減少,造成消費市場的萎縮。在六月疫情緩和解封之後,七月中,政府開始發放振興三倍券,預估要創造一千億元的消費效益,挽救經濟。但政府的這個美意,將會造成民眾的哪些疑慮?預估的經濟效益,真的能夠達標嗎?
    第659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26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川普‧新世界
    美國即將上任的總統當選人川普,會為全球及台灣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川普成為今年時代雜誌年度封面人物,不只是因為他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當選美國總統,更因為他上任後,他的不可預測和非典型政治人物的性格,將會對這個世界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勝選後,川普的發言,每每造成震撼。從退出TPP,到質疑一個中國政策,對仰賴貿易出口的台灣來說,可預見的未來,經濟議題將會面臨很大的挑戰。

    另一方面,他的國務卿人選提名,外界判斷未來將採取親俄羅斯路線,「聯俄制中」會是川普的大國戰略嗎?美中俄三國相互存在利益和矛盾的關係,他們之間的競合,又會將世界帶向一個什麼樣的新局面?
    第476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HD x 338
  • AdminAdmin | 2017-03-22
    關鍵字:
    策馬北東協 真假金塔
    這週的策馬北東協系列報導最後一集要帶您到緬甸,結束半世紀的軍事獨裁,緬甸這個曾經軟禁翁山蘇姬二十年的國家,因為天然資源豐富,僅次於越南的豐沛年輕勞動力,一度熱錢湧入,房地產高速飆漲,但剛起步的民主仍在嬰兒學步,政治動盪和基礎建設不足,讓緬甸在東協經濟圈內成為競爭力相對弱勢的國家。

    就像緬甸最著名的大佛塔,黃金和寶石打造的華麗塔身下,卻住著許多貧民為求生存努力拚搏,這種社會階級和貧富的巨大落差,以及年底首次舉行的大選,都讓緬甸在迎向東協一體化的過程險象環生,挑戰不斷。
    第417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HD x 239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55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