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17-06-20
    關鍵字:
    無間
    行政院長林全宣布將在四年內投入100億經費反毒,可見毒品氾濫已經成為不可迴避的議題。日前台灣高檢署召開了「新世代反毒策略」研討會,法務部長邱太三表示,台灣的毒品發展已經來到了一個新世代的情境。

    而檢察總長顏大和說,2016年檢察機關處理毒品的案件,大約6萬多件,因案被羈押的有2萬7000人,占整體人犯的五成,這還不包括因為毒品而引起的刑事案件。

    毒品的戒治和重回人生軌道有多少的誘惑和挑戰?李惠仁導演花了四年時間,記錄藥癮者由家人陪同戒治毒品的生活歷程。在節目當中,我們要透過幾位吸毒者的生活日常,試著理解他們難以擺脫的吸毒路徑。

    不論是戒治分監或者是教誨志工都非常看好已經服刑7年的編號3648應該會是一個成功的戒毒案例。我們除了持續追蹤編號3648的出獄後生活之外,也要帶各位看另外一位出身於書香世家的毒癮患者。看他如何逃學、混幫派然後陷入毒品的深淵。

    對毒癮患者來說,要擺脫毒品,最重要的就是一定得離開原有的吸毒路徑,包括藥頭、毒友、獄友、環境以及當初吸毒的情境。否則只要再碰到一次毒品,所有的反應和記憶會立刻被召喚回來。還好徐肇成認識了台北市聯合醫院的護理師郭蕢瑩,他們相識、相愛、相互扶持,同時還有了愛的結晶。只不過從無間地獄爬回來的人卻常常四處碰壁,他們要面對哪些挑戰呢?
    第501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其他

     

    HD x 276
  • AdminAdmin | 2017-06-13
    關鍵字:
    請醫師到我家
    最近居家醫療、在宅醫療成為一種趨勢,目的是為了翻轉病房,找回醫病關係最初的原點。台灣的在宅醫療起步較晚,現階段以照顧高齡、失能的成年人為主,小兒科還沒有受到重視。

    反觀日本早在18年前就開始注意到重症孩子,以及接受居家呼吸照顧兒童的需求,這幾年來大力推動小兒科在宅醫療。

    雖然台灣還未跨出一大步,但是十年前已經有民間非營利組織NPO、基金會走在政府前面。他們請來剛從國外回來的呂立醫師,還有在國內一直倡議的呼吸治療師楊玲玲,開始走訪接受居家呼吸照顧兒童的家庭,提供協助與專業諮詢。透過他們的協助、家長全力配合,有的孩子甚至八年不曾住院。

    台灣確實有一群有特殊需求的兒童,他們需要跨專業、跨領域整合的在宅醫療照護,有了專業協助之後,在家裡一樣可以把照顧水準做得很好,讓孩子可以快樂過生活。目前兒童在宅醫療醫師雖然很缺乏,但是台灣已經看到這個需求,下一步要怎麼推動?
    第500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299
  • AdminAdmin | 2017-06-05
    關鍵字:
    荷蘭長照2.0-服務創新
    優質的長照服務其實可以有許多創新想像的空間。在荷蘭有失智照顧農場,復合式的經營,讓失智者可以在農場的自然環境下被照顧,甚至從事簡單的農作,創造更多的互動及成就感。

    這些長照服務運用不同的環境資源創新,讓日間照顧走向自然環境化,患者和他人有更多生活互動、減少藥物的使用。甚至還有照顧企管顧問公司,可見優質的長照服務不需要大筆預算,而是需要清楚的價值觀和創新的軟實力。
    第499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99
  • AdminAdmin | 2017-05-29
    關鍵字:
    荷蘭長照2.0-居服員培力
    荷蘭長照2.0系列報導,我們介紹了居服員投入的社區照顧,可以讓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都滿意達到雙贏。而且這些居服員一個人負責台灣三種到五種職務的工作,不但能勝任還井然有序。這些都取決於居服員必需要有良好素養,同時願意留任。台灣長照缺乏人力投入,一般說法是因為薪水不高所以留不住人。

    不過根據最近一份對台灣居家照顧者留任率的新論文指出,其實更重要的因素是居服員覺得自己所學,不足以因應工作挑戰,因此對繼續留任興趣缺缺。

    這個問題如果在荷蘭他們要怎麼解決?荷蘭創造長照新模式的居服公司發現,對於必須承擔長期壓力的居家照顧者,必須要有一套能夠增進他們工作能力,同時讓大家可以互相支持的模式。而一年一度的千人居服員大聚會就是交流專業、增進情感的好方法。
    第498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54
  • AdminAdmin | 2017-05-29
    關鍵字:
    波浪留不留
    你是九年國教第一屆的學生嗎?還記得入學後上課教室的樣子嗎?明年台灣實施九年國教就屆滿五十週年。半個世紀前,民國57年,台灣義務教育由六年延長為九年時,當年剛好是台灣經濟要起飛的年代。

    為了培養人才,同時因應學校跟學生人數增加,台灣省教育廳還特別成立「學校建築研究小組」,委託成功大學建築系王濟昌老師設計「教室設計標準圖」,依教室不同功能使用,有十種之多。然後交由各縣市按圖施工,以加快完工,讓九年國教順利上路。

    當年九年國教第一批教室最大的特色就是如波浪般的折版屋頂設計,過去因為對校園文化資源沒有整體評估,很多老教室都被拆除。不過現在新的文資法規定,公家建築年限達五十年者,拆除前要先送文化單位進行評估。

    特別是最近引起文化團體關切的雲林建國國中,是雲林縣看得到九年國教折版校舍建築群最完整的學校之一。最近校方申請拆除,重新規劃校園,引起文化團體連署搶救。它到底要拆,還是要留?
    第498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254
  • AdminAdmin | 2017-05-22
    關鍵字:
    荷蘭長照2.0-資源連結
    在台灣的長照2.0,健康一點的長者,可以選擇到社區關懷據點及日照中心,不便出門的失能者則有居家服務。不過只是餵藥、清掃,並不足有效幫助老人更健康。居服員即使看到更多改善空間,往往因訓練不足以及需要層層反應,等別人來提供資源介入,緩不濟急。

    而在荷蘭的居服員,他們的職責除了照顧老人,還必須以完整的身心健康觀念看到客戶的需要和潛力。他們了解觀察長輩過去的生活背景及經驗,將他們帶去關懷據點,使失能必須使用居服員協助的老人們,一樣可以擁有自己的社交生活,保有豐富的社會接觸。這些資源及人際關係的連結,讓老人們的生活品質完全不同。
    第497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76
  • AdminAdmin | 2017-05-15
    關鍵字:
    荷蘭長照2.0-居家照顧
    政府推動長照2.0,顯示老人照顧是台灣社會很大挑戰。現在最新趨勢是希望盡可能讓失能者住在家裡,保有生活品質。不過這需要充分的照顧資源支持。

    政府推動長照2.0後可以發現,主要困境是缺乏投入長照的人力和工作意願,照顧體系如何更穩定更有地緣親近性,以及基層照護人員和管理經營階層的互信溝通等。到底要怎麼讓照顧者、被照顧者及經營者達到多贏呢?

    相似困境十幾年前也發生在荷蘭。不過經過努力,荷蘭一家非營利的居服公司成功扭轉困境。他們有近萬名居服員工,營業額達三億歐元以上,還成為全荷蘭千人以上企業經營效能第一的組織。他們讓客戶滿意,照顧者薪水更高,吸引就業,這是怎麼做到的?來看他們如何掀起荷蘭居家照顧產業的寧靜革命。
    第496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74
  • AdminAdmin | 2017-05-15
    關鍵字:
    鐵窗內的skywalker
    根據監察院統計,台灣的矯正學校與輔育院中,不少孩子具有智能、情緒等多重障礙問題。

    其中有過半的孩子,家庭經濟狀況低落,七成孩子的家庭結構不健全、功能不彰。而矯正教育的目的,正是希望少年受刑人能矯正習性、改過自新、回歸社會。

    台灣共兩所矯正學校,誠正中學是其中之一,師長們在輔導中發現,重建孩子的自我價值,是建立正向價值觀的關鍵。因此輔導學生組了個樂團,讓他們從肯定自己開始。
    第496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羅盛達

     

    HD x 248
  • AdminAdmin | 2017-05-08
    關鍵字:
    玩的權利
    公園遊樂場,孩子才是主角,要怎麼讓這些孩子們真正玩得安全開心,是媽媽們的心願。有一群媽媽們,他們不只想望,更付諸行動,與政府共同修正路線。改造公園遊具的推手,來自一群媽媽組成的「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她們透過社交媒體集結,在孩子入睡後的深夜,在網路上分工合作,找出問題公園,蒐集國外案例,向政府建言可行的改造計畫。最近台北市出現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公園遊具,都是她們默默耕耘的成果。不過媽媽們行動的終極目標,希望讓兒童為自己發聲,設計真正滿足自我需求的遊戲場。
    第495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

     

    HD x 242
  • AdminAdmin | 2017-05-08
    關鍵字:
    造公園的難題
    說到磨石子溜梯、盪鞦韆、翹翹板,還有一種像大鐵球的旋轉地球儀,年紀在三四十歲的觀眾可能都還有印象,這些遊具陪伴許多人度過歡樂的童年時光。

    但現在我們的下一代,玩的是塑膠溜滑梯跟搖搖馬,它們的造型大同小異,在公園及校園處處可見。很多小朋友玩了幾次就拒絕再玩,學齡階段的孩童甚至會抱怨太無聊,不夠刺激。

    原來最近這幾年,政府以「安全」為由改建兒童遊戲場,取而代之卻便宜行事,採購套裝遊具,以致於從北到南,公園裡的兒童遊具都長得很像,甚至一模一樣。這樣的政策出了什麼問題?對台灣的下一代有什麼影響?
    第495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

     

    HD x 257
  • AdminAdmin | 2017-05-08
    關鍵字:
    外勞的牢
    移民署專勤隊在追蹤逃跑外勞問題時,發現有很多逃逸外勞懷孕以及帶著小孩在外租屋的情形。這些孩子因為父母逃跑,所以也必須跟爸爸媽媽躲躲藏藏過日子,沒有身分,沒有任何保障。

    孩子有些被偷偷送到NGO非營利組織,他們的媽媽不是不認他們,而是因為逃跑,不忍孩子跟著自己受苦,只能躲著偷偷跑去看孩子。兒童保護是國際非常重視的人權課題,究竟我們國家是什麼樣的原因和理由,要使這些外勞以及孩子身處這樣不利的環境?
    第495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李金龍

     

    HD x 237
  • AdminAdmin | 2017-05-02
    關鍵字:
    挪威特殊教育
    近年來,國內對身心障弱勢照顧很重視。從特殊教育到成年就業、復健與如何在父母老去還能獨立生活,不遺餘力。產官學界更將跨領域和整合照顧喊得響亮。但如何走出本位主義仍是很大的挑戰。

    我們要帶您到特殊教育和身心障礙照顧累積經驗有成的挪威,看他們如何透過社區和家庭資源的結合,來落實全人照顧。讓重度腦麻的青年,在良好制度支持下,經由照顧團隊的努力,從出生完全不能說話變成可以表達自己的夢想。也為許多有類似處境的家庭帶來希望。
    第494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85
  • AdminAdmin | 2017-05-02
    關鍵字:
    我是黑工
    外籍勞工已經成了台灣產業及家庭照顧不可或缺的一環,目前台灣外勞共有62萬多人,但每年逃逸外勞人數也不斷增加,已經有五萬多人。去年桃園專勤隊查獲1862名逃逸外勞,不含自首,查緝績效為各縣市第一名,其中以工地和工廠僱用非法外勞最多。

    為什麼外勞要逃跑?這次獨立特派員記者跟著屏東專勤隊跨區到北部一個工業區進行查緝,這個工業區非法僱用外勞情形非常多,一個晚上他們跑了三個地方,帶回三、四十名非法外勞。究竟台灣外勞逃跑問題為什麼會如此嚴重?外勞制度出了什麼問題?
    第494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李金龍

     

    HD x 236
  • AdminAdmin | 2017-05-02
    關鍵字:
    搶救李明哲
    文山社大的員工李明哲在3月19號前往中國拜訪朋友,卻在由澳門入境珠海時,突然失去音訊。經過將近十天,中國國台辦才在3月29日回應,李明哲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活動正在調查當中。但究竟李明哲做了什麼,中國國台辦並沒有進一步說明。

    李明哲的太太李凈瑜4月10號決定主動前往中國救夫,卻在機場被告知台胞證被註銷無法前往。李凈瑜對中國嚴正呼籲釋放丈夫,不接受非中國官方人士的私下接觸,這樣不同以往的回應方式,是否能夠成功將李明哲帶回?李明哲的案件又對兩岸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及影響?
    第494集
    文字:
    文字:韓瑩 / 攝影:羅盛達

     

    HD x 254
  • AdminAdmin | 2017-04-25
    關鍵字:
    我在飛夢林
    根據教育部去年統計,104學年度國中輟學人數有3500人,創近年來新低紀錄。事實上這幾年教育部一直積極結合民間資源,加強中輟追蹤輔導以及安置復學的工作。

    屏東縣政府更首創,結合學園與家園,讓孩子白天到學園上課,放學再回到家園,由社工和生活輔導員陪伴、照顧他們。四年來,他們讓一群原本逃學、經常待在陣頭裡的孩子,後來都選擇繼續升學唸書。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第493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264
  • AdminAdmin | 2017-04-25
    關鍵字:
    釋憲同不同
    三月中旬,憲法法庭針對祈家威和台北市政府的聲請釋憲案,召開了言詞辯論庭。大法官釋憲有將近七十年的歷史,但是只有九案進行言詞辯論,可見它的特殊意義。

    按照現行民法規定,同性別兩人間不能成立法律上的婚姻關係,聲請人對此提出釋憲,認為有違憲疑義。言詞辯論庭終結的兩個月之內,大法官將公布解釋。這場將近四個小時的言詞辯論庭,將對台灣的同志權益產生什麼影響?
    第493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HD x 380
  • 最前
  • 9
  • 10
  • 11
  • 12
  • 13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後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89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