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5-05-28
    關鍵字:
    關稅叩關 車價降不降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議題,讓汽車產業如臨大敵。台灣消費者買一台進口車,除了負擔17.5%的關稅,還要再付25%以上的貨物稅,其他還有營業稅、奢侈稅等等,多重疊加使得台灣進口車比其他國家還要貴。

    關稅一旦調降,不只對美國,對各國也必須同步調降,對國內整車廠將造成相當大的衝擊。產業界就呼籲,應該維持現有關稅,以定額方式調降貨物稅,一方面讓消費者對降價有感,同時也能維持國產車的競爭力。

    但是台灣的汽車產業是否需要依靠關稅保護?汽車貨物稅是否過高?一直是長期以來爭論的議題。這次面對美方的壓力,也正好可以全面檢視汽車稅制的合理性。

    第904集
    HD x 388
  • AdminAdmin | 2025-04-23
    關鍵字:
    搬家這件事

    早期台灣搬家市場在資訊不透明的情況下,常有搬家途中惡意加價、搬運不慎損壞物品的狀況發生,搬家流氓、搬家蟑螂的名詞也因此出現。

    為了反制當時不良的搬家文化,崔媽媽基金會透過評鑑制度向消費者推薦優良搬家公司,讓搬家產業從制度到形象都有大反轉。評鑑制度在今年邁入第30年,一起到搬家現場看看,評鑑制度如何運作?搬家產業又有哪些改變及挑戰?

    第899集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HD x 729
  • AdminAdmin | 2024-11-20
    關鍵字:
    來去新堀江
    你逛過高雄的新堀江商圈嗎?這個有三十多年歷史的商圈,是高雄人的共同記憶。位於早期的大統百貨對面,一開始以販賣進口舶來品為主,也曾經是南部年輕人追求流行的聖地。

    然而經歷大統百貨失火、高雄氣爆,到後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民眾的消費型態。再加上高雄市城市發展轉移到北高雄,如今新堀江已經榮景不再,逛街的人潮跟過往相比大幅減少、店家流動率高。到底商圈為什麼沒落?政府有什麼政策搶救新堀江?
    第878集
    文字:
    王皓民 / 攝影:鄭仲宏

     

    HD x 534
  • AdminAdmin | 2022-02-23
    關鍵字:
    夜市生存戰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兩年多,重創台灣觀光還有餐飲業,許多商店關門,很多市場更是重新洗牌。

    今年台北燈節選在士林舉辦,讓整個士林商圈和夜市又湧現滿滿人潮。其實這次台北市政府首次將燈節移到士林,就是希望透過每年燈節所帶來的四百萬人潮,能夠藉此活絡、帶動已經出現嚴重倒店潮的士林商圈。

    燈前節獨立特派員記者實際走訪發現,在沒有國際觀光客之後,整個士林商圈嚴重衰退,一整排店面招租,就算假日,街上也非常冷清。

    士林夜市之前有部分業者為了搶快錢,不顧品質,惡意提高價錢,鬧出不少消費糾紛。北市府希望能透過舉辦燈節活動提振商圈,不過是否能藉此扭轉民眾對士林夜市的負面形象呢?
    第738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326
  • AdminAdmin | 2020-09-09
    關鍵字:
    振興券的是非題
    振興三倍券自從發放以來,就引發不少話題。其中最讓人意外的,是原本政府預估,將會有六成以上的民眾,選擇以數位綁定的方式領取振興券,因此振興三倍券某個程度上擔負推動數位金融的角色。

    不過到8月底為止,統計下來,竟然有高達超過8成的民眾,都選擇申購紙本振興券,也就是數位綁定的總人數沒有超過2成,這樣的數字,跌破不少人的眼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振興券使用的限制,又是否合理?參考國外案例,他們又是怎麼做?
    第663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18
  • AdminAdmin | 2020-08-12
    關鍵字:
    振興幾倍券
    自從武漢肺炎重創全球的經濟,台灣也無法倖免,在疫情嚴峻的上半年,大家出門意願減少,造成消費市場的萎縮。在六月疫情緩和解封之後,七月中,政府開始發放振興三倍券,預估要創造一千億元的消費效益,挽救經濟。但政府的這個美意,將會造成民眾的哪些疑慮?預估的經濟效益,真的能夠達標嗎?
    第659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26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5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