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5-06-18
    關鍵字:
    哈瑪星號 濱線啟程
    最近每到週末,高雄的濱線觀光列車「哈瑪星號」都會行駛在高雄港附近。這條有百年歷史的哈瑪星鐵道,每個月還有一次固定蒸汽火車出動,去年至今已經吸引兩萬多民眾來體驗。其實這段鐵道是高雄百年城市發展的重要起點,1908年西部鐵道縱貫線的高雄車站叫作「打狗驛」,就是位在這裡,後來車站搬走了,這段路線也逐漸凋零。

    一群鐵道迷花了十年的時間奔走,串起民間與政府的力量,終於復原了540公尺的鐵道,也打造了陳列各種車輛的園區。他們還有個夢想,希望讓完整的濱線可以復駛,讓去高雄的人可以坐火車看風景。

    第907集
    文字
    王皓民  攝影 鄭仲宏
    HD x 280
  • AdminAdmin | 2025-05-28
    關鍵字:
    府城建城300年

    您去過台南的台灣府城大南門嗎?這是清雍正時期1725年建造,到今年剛好滿300年。除了大南門,當時為了保護台南的居民,還建造了環繞府城的城牆。

    為了讓在地居民更了解所居城市的歷史,台南的公民團體策劃了各種「府城建城300年」的活動,也串連台南許多學校一起參與。然而去年,台南才舉行過「台南400」慶祝活動,時隔一年又要舉辦300年的活動,造成許多民眾混淆。究竟,為什麼要重新尋找古代城牆遺址?

    第904集

    文字
    尹雯慧  攝影羅盛達
    HD x 326
  • AdminAdmin | 2023-09-27
    關鍵字:
    大直工安事件之後
    基泰建設在台北大直街的新建案「基泰大直」,因為地下室開挖不慎,造成底層支撐的連續壁折斷破裂,民宅傾斜塌陷。雖然無人傷亡,但坍塌的民宅和工地周圍,已成斷垣殘壁,災情彷彿強震過後。

    就在各界推測這起事件發生原因的同時,監測報告數字曝光,顯示「部分監測儀器已超出警戒值」,但基泰卻沒有做任何積極處置,照常大規模開挖,才釀成這起重大工安事故。

    到底基泰建設施工過程,忽略了那些關鍵環節,才造成今天的後果?而工安事件頻傳的台灣,可以怎麼做,讓民眾減少暴露在風險之中呢?
    第820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92
  • AdminAdmin | 2023-03-22
    關鍵字:
    台北地下水宮殿
    台灣最早期的自來水設施,在淡水和基隆,第三個就是位在公館的台北水道水源地。這項現代化的公共設施,在日治時代規劃完成,並一直沿用到1977年。當時會選在這裡,是因為鄰近新店溪水源,加上小觀音山的地勢,可以利用自然重力,供水到下方的台北市區。

    這些供水設施,不是冰冷生硬的機房,水道水源地古蹟群,包含數棟新古典主義的建築,其中自來水博物館,更是台北地區第一棟鋼筋水泥的建築。另外位在小觀音山上的蓄水池,媲美土耳其地下水宮殿,有著更為現代化的公衛設計。
    第793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鄭凱文

     

    HD x 391
  • AdminAdmin | 2022-02-09
    關鍵字:
    紅磚世界72變
    紅磚是台灣的傳統材料,早期也經常使用在不同的建築上面,不過紅磚也一度因為是否能承受台灣地震頻繁,沉寂一段時間,被視為是夕陽產業。

    但是傳統的建材紅磚,也可以搖身一變,透過不同形式的建築運用,例如歷史、公共建築、宗教、學校、社區大樓以及庭園造景等,成為很棒的傳承。

    不過要讓傳統紅磚千變萬化,需要有本事的高手,國內就有一個,平均年齡才二十五、六歲年輕人組成的紅磚團隊。他們各個都是曾經在紅磚競賽上,拿過獎牌的選手,有些人還是國手,代表台灣到國外舞台一較高下,身經百戰。

    他們跟不同建材的結合,透過耐震工法及疊砌巧思,讓紅磚藝術之美以及它的獨特,經由一件又一件的作品呈現,延續台灣的紅磚文化。
    第736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HD x 363
  • AdminAdmin | 2021-03-03
    關鍵字:
    文物修復師的下一步
    有人說:「文物修復,是這世界上唯一能夠尋回失落時間的職業。」將老化的文物層層修復,就像透過手上的工具,緩緩地穿越時空,與當時的原創作者對話。

    這看似浪漫的工作,除了技術,其實還要瞭解藝術史,更要對科技、化學有涉獵,更重要的是如履薄冰的嚴謹態度,才能把文物給「醫好」。

    曾參與世界各地文化修復工作的修復師蔡舜任,回台後,深耕邁入第十年。他的工作除了藝術收藏品修復,還有要將修復這門科學的藝術繼續傳承下去。

    現在他帶領的團隊參與台灣大小古蹟文物的修復,讓這些古蹟及老文物訴說著光陰的故事,同時也讓全民可以繼續欣賞這些歷史的資產。
    第688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李金龍

     

    HD x 255
  • AdminAdmin | 2019-04-03
    關鍵字:
    舊建材 新生命
    老屋活化蔚為風潮,而許多舊建材,現在也有人看到它獨特的價值。舊建材記錄著時代風華的痕跡,經過歲月的考驗,能夠留下來的建材,其實都非常耐用。

    台南市成立了第一家文化資產建材銀行,收受舊建物拆除後的剩餘建材,整理後再無償媒合給其他老屋修繕使用,不僅讓舊料活化再利用,賦予新生命,減少修繕經費,更能延長老建築的使用,一舉多得。文資建材銀行不只收存歷史建物和古蹟修復所剩的舊料,更重要的是妥善整理與媒合,同時還帶領大家一起傳承數千年的傳統建築工法。
    第590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黃政淵

     

    HD x 271
  • AdminAdmin | 2018-03-13
    關鍵字:
    老屋‧巷弄‧新文化
    興建於1936年的舊廈門街派出所,是日治時代的警察局,現在由台北市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然而年久失修,滿地碎玻璃,環境髒亂,廢棄的派出所就曾被台北市議員以「鬼屋」來形容它的現狀。

    在台北市超過400處的文化資產中約有120處是古蹟,歷史建築數量龐大,類似舊廈門派出所的建物維護修繕,所需的人力與預算成了一大難題。

    102年起文化局推出「老房子文化運動」,媒合建物所有權人與民間廠商,用承租使用的方式,讓民間修繕經營。陽明山美軍宿舍俱樂部就是老房子文化運動的媒合物件之一。經營者除了盡力恢復建築原貌,以黑膠唱片起家的業者,也用音樂來結合俱樂部的歷史背景,並改造舊泳池,重現美軍駐台時期的酒吧文化。

    在宜蘭冬山鄉也有老屋活用的計畫,他們又是怎麼做的?一起來看看宜蘭冬山鄉與台北市的例子。
    第536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17
  • AdminAdmin | 2018-03-13
    關鍵字:
    文資的試煉
    105年7月文資法進行修正,新法修正後,幾個發展歷史比較早的城市提報案量明顯增加,不過老屋保存爭議也隨之而來,像是彰化縣就面臨了嚴峻的挑戰。

    去年彰化市內幾個深具文資潛力的建築,被第三人或文史工作者提報後,屋主擔心自己的房子被列為古蹟或歷史建築後,會失去擁有或利用房子的權利,於是無預警將房子拆除。甚至還有老屋被拆後只剩斷瓦殘垣,卻仍被列為歷史建築的諷刺案子。這個老屋保存和屋主權益間的衝突與爭議,至今仍在延續。
    第536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17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5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