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4-12-11
    關鍵字:
    圳邊老宅存續戰
    獨立特派員三年前曾經以〈家在圳道邊〉為題,報導過新店瑠公圳迫遷案。這個案件從2012年就展開訴訟,當時因為一份監察院的調查報告出現曙光。

    不過法院卻在今年11月發出強拆的執行命令,通知要拆屋還地,最後在反迫遷團體及文史團體緊急採取一連串的行動下暫緩。透過這一場老宅的存續戰,一起關心這件歷時13年的迫遷案涉及哪些爭議,又歷經哪些轉折。
    第881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527
  • AdminAdmin | 2023-09-20
    關鍵字:
    無法管化石
    今年幾個颱風過境、甚至登陸,帶來豐沛雨量。除了水庫解渴、用水大戶等產業鬆了一口氣之外,有一種人特別開心,那就是喜愛化石的人。當強降雨沖刷土壤後,埋藏在岩層的古生物化石,就可能重見天日,被人類發現。

    然而,如果台灣有大型化石出土,各路機關單位其實會很傷腦筋,因為台灣沒有化石專法,如果有人蓄意破壞,或是自行挖掘賣到國外,其實都毫無罰責。
    第819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鄭仲宏

     

    HD x 352
  • AdminAdmin | 2018-11-27
    關鍵字:
    眷村的想像
    近年來,歷史空間的保存與再利用已經逐漸受到重視。之前台灣有近千個眷村因爲改建而被拆除,有大約50處被以文化資產的方式保留下來。不過眷村再利用的方式,經常都是以文創園區為名,由地方政府委外經營,招商再利用。

    地方文化資產的保存,政府花了龐大經費進行整修,然而我們再利用的方式常常偏重商業發展,忽略文化教育意義以及與當地社區的連結。其實不管是文化傳承或是發展文創,都應該落實在生活面,如何讓文化資產與社區情感得以延續,仍舊屬於社區的一分子?
    第573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李金龍

     

    HD x 292
  • AdminAdmin | 2018-09-26
    關鍵字:
    搶在聚落拆遷之前
    關於生活,其實再平常不過,但是一個百年以上的聚落,細探當中的生活紋理,都有它形成的原因和當時的環境條件。因為區段徵收案,獨立特派員報導過多次的洲美社區,今年即將被剷平、填上土方。對居民來說,這段兵荒馬亂的過程,根本無暇顧及什麼文化保存。

    但是社區工作團隊,也在這段期間,走入每個家庭訪談、測繪家屋。從老人家口中,記錄珍貴的生活與歷史,並且協助文化資產的保留。另一方面,一直致力於北投地區的文化團隊,也發現洲美聚落,擁有為數眾多的唭哩岸石老屋。搶在拆遷之前,不同的文化團隊,都想為洲美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
    第564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

     

    HD x 287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5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