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4-03-06
    關鍵字:
    從戰爭來的人
    俄烏戰爭開始後,聯合國統計超過八百萬的烏克蘭人被迫遠離家園,到其他國家生活。其中,有一些人來到萬里之外的台灣。他們離開了家鄉,但心靈卻永遠駐紮在自己的國家,並且用自己的方式繼續告訴這個世界:家園如何被入侵、戰爭有多殘酷,以及反戰對每一個人有多重要。

    雖然他們說的是自己在戰爭下的故事,但傳遞的卻是和平的訊息。目前,這場戰爭的和平尚未降臨,然而這些身在台灣的烏克蘭人卻不約而同地告訴獨立特派員的記者,在烏克蘭人的字典裡沒有「放棄」一詞,一起來看他們的生命故事。
    第842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鄭仲宏

     

    HD x 411
  • AdminAdmin | 2023-02-15
    關鍵字:
    國防役起來
    俄烏戰爭讓人再次看到戰爭的殘酷,這一場21世紀的戰爭一打就快滿一年,面對台海關係緊繃的台灣特別有感。

    總統蔡英文宣布,從2024年開始,現行4個月的義務役役期,將恢復為1年,希望提升國家安全能量、充實台灣國防的防禦能力。國防部也提出,加強一年義務役的練習內容,強調未來義務役服役一年,會有扎實訓練,有效提升國軍戰力。

    不過國防部在場地、人才規劃上是不是有足夠的訓練量能?如何確保一年義務役精實訓練後,能執行保家衛國的任務,都引發不少討論。而首批要落實一年義務役政的94年次青年,他們有什麼話要說?
    第788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424
  • AdminAdmin | 2022-11-23
    關鍵字:
    全民防禦中
    2022年2月俄羅斯以特別軍事行動為名入侵烏克蘭,引起台灣社會對全民國防的關注。8月份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率領眾議院訪問團訪問台灣,在中國軍演示威壓力下,民防議題有更高的討論熱度。我們要帶您一起走訪推動民防議題的民間單位,看看他們如何以實際行動倡議民防概念。
    第777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99
  • AdminAdmin | 2022-04-27
    關鍵字:
    蛋市又何奈
    今年以來,買不到雞蛋或是發現雞蛋漲價了,可能是大家最關切的民生議題了。獨立特派員調查發現,農曆過年前,蛋荒最嚴重的時候曾經一天缺到500萬顆蛋,造成民眾的搶蛋潮,也是台灣10年來最嚴重的缺蛋危機。

    原本農委會預估清明節過後,缺蛋的現象應該會減緩,不過第一線的蛋農卻不這麼認為,甚至悲觀預估,今年一整年雞蛋市場恐怕還是無法恢復穩定供應。到底今年這波蛋荒是怎麼發生的?未來可以怎麼做,才能讓雞蛋產業的供需保持穩定。
    第747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42
  • AdminAdmin | 2022-03-16
    關鍵字:
    俄烏開戰 人民的抉擇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烏克蘭成了戰場,全世界都受到影響。面對擁核自重的俄羅斯,歐美各國避免直接軍武介入,逐步加強制裁力道,謹慎應對,避免挑動第三次世界大戰。學者觀察,歐洲東部幾乎每十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衝突,停火只是為了累積下一次再奪取更多資源的準備。

    現在200多萬的難民快速進入歐洲,為歐洲帶來人道救援的重大挑戰。獨立特派員專訪兩位在烏克蘭的人權工作者,他們有人因為人權工作,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必須逃離首都基輔,躲到相對安全的烏克蘭西部,但因為靠近俄羅斯邊界,仍時刻感受到戰爭的威脅;有人則選擇留在基輔,投入醫療團隊,希望自己能盡分心力。
    第741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HD x 295
  • AdminAdmin | 2021-01-20
    關鍵字:
    阿嬤家・待續
    國內致力提升婦幼人權的婦女救援基金會,從1992年設立慰安婦申訴電話以來,就針對台灣慰安婦阿嬤展開調查及對日求償運動。不過,因為事件發生久遠,加上慰安婦阿嬤們隨著時間病弱凋零,慰安婦人權議題在台灣倡議並不容易。

    一直到2016年婦援會才成立國內第一座以慰安婦人權運動為基礎的實體博物館「阿嬤家」。不過去年,因為財務及疫情等壓力,營運四年的阿嬤家不得不熄燈休館,休館之前,婦援會特地召開記者會,強調熄燈不代表結束,而是另一個里程的開始。
    第682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48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58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