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當德文遇到成功
    長照 2.0上路後,其中一個主要精神是希望老人在地老化,能在社區就近獲得照顧。不同於人數動輒數十人的機構照顧方式,家庭托顧是在一個居家空間,讓兩到四位失能程度不同的老人,發展出更多彈性與創意的照顧方式。

    例如聖母醫院在台東成功鎮的家托站,被照顧的部落老人,可以跟不同障別的年輕人一起接受照顧、一起互動。屏東基督醫院,則已經在幾個原鄉部落推動一村一家托站。

    以三地門德文村部落的家托站為例,這裡是排灣族與魯凱族交會的部落,老人也以這兩個族為主。他們來家托站的時間充滿彈性,不一定每天來,可以分早上、下午,一個禮拜來一天、二天至五天都可以。照服員有空檔時,還可以到部落做居家服務,彈性很大。
    第481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HD x 233
  • AdminAdmin | 2017-03-28
    關鍵字:
    我家就是你家
    長照2.0強調社區化,「家庭托顧」就符合這樣的特性。也就是白天將家中需要照顧的失能老人,送到照顧服務員的家裡,讓他們在就近的社區裡接受照顧,晚上又可以回到自己的家裡,是一種介於居家與社區照顧間的服務模式。

    基於小而美的社區化原則,一個家托站,規定只能照顧四位老人。除了主要照服員之外,還需要有一位替代照服員,就照顧人力來看,等於是二個人照顧四位老人。這樣的人力配置,以及他們的照顧方式與服務內容,其實都比老人一個人獨居在家,或者接受移工照顧,有更多人際互動與社區活動的參與。

    目前台灣整體家庭托顧的規模並不大,但都會區跟原鄉都陸續在推動,未來應該有更多成長的空間。
    第473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HD x 194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88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