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3-05-10
    關鍵字:
    塑膠轉生 淨零的未來
    我們每天回收的塑膠都去了哪裡?有些經過處理後,可以作為紡織品、燃燒發電等用途。循環經濟在2050淨零排放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台灣,有廠商將回收塑膠製品,製作成仿木建材和各式商品。這些產品,在使用完畢之後,還能百分之百回收,再次回到生產線。就連製作過程產生的邊角料也能完全回收,不會產生廢棄物。

    不過這樣的產品在市場上是否具有競爭力?民眾的消費習慣能否接受?以及在政策上是否給予支持?都是循環經濟能否奏效的關鍵。從企業到個人的永續生產與消費,淨零的未來才可能實踐。
    第800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羅盛達

     

    HD x 386
  • AdminAdmin | 2018-07-24
    關鍵字:
    塑命的出路
    塑膠有便宜、可以重複利用的優勢,卻也有千年不化的缺點,怎麼減少塑膠對人類生活以及環境的危害?提高回收率、改變消費行為、以及尋找替代材料,都是一些正在努力中的做法。

    就以最近的吸管禁用政策來說,大家除了熱烈討論怎麼喝珍珠奶茶外,同時也應該思考,禁用當然會挑戰既有習慣,造成一些不方便,但變通選項也不是沒有。例如除了塑膠之外,玻璃吸管、不鏽鋼吸管、還有竹吸管,都是已經出現並已經在使用的環保選擇。

    其實國內的研發能量不小,面對限塑政策,創新的因應之道也不少。聽過用稻桿做成的塑膠嗎?這種生質塑膠不摻雜傳統石化原料,取自於大地,最後又可以回歸自然。來看看衝擊人民消費習慣的「不方便」政策下,幾種新的思考。

    ♦延伸閱讀 →回收塑膠,真的再利用了嗎?
    第555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

     

    HD x 280
  • AdminAdmin | 2018-07-24
    關鍵字:
    玩具復活記
    美國市調機構NPD集團及國際玩具協會ICTI,去年發布了一項資料,2016年全球玩具工業銷售總值超過900億美元。玩具產值與數量龐大,但回收卻成為一個大問題。由於玩具色彩鮮豔,組成材料複雜,許多回收廠無法處理,回收意願也低。

    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長期致力二手玩具回收,這些玩具有七成以上都是塑膠製品,原本他們只是單純整理再利用,不過隨著回收數量越來越來大,他們也開始思考擴充回收的概念,2014年更與新北市社會局合作,共同打造玩具銀行。在玩具銀行裡,回收的玩具透過活化及巧思,可以重生也可以再利用,為玩具創造新的價值。
    第555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43
  • AdminAdmin | 2018-07-24
    關鍵字:
    不塑之道
    上個月,環保署預告從明年七月開始,將禁止四大場所提供塑膠吸管,一下子衝擊既有消費習慣,更引起社會正反兩極的討論。不過早從今年元旦開始,擴大限制使用購物塑膠袋政策就已經上路,包括納管所有材質,取消厚度限制以及新增七類場所不得免費提供等。希望讓塑膠袋部分從現在每人每年使用700個,減少到400個,目標鎖定2025年再減少到100個。

    另外,台灣回收政策行之有年,不過日前部分縣市的環保局證實,包括薄塑膠與紙容器的回收,其實都是做白工,最後還是進入焚化爐,也引發關注。到底回收業者為什麼不要這些政府說可以回收的東西?而減用塑膠袋的政策,讓業者改提供免費的不織布提袋,又可能產生了哪些不環保的垃圾?

    ♦延伸閱讀 →回收塑膠,真的再利用了嗎?

    ♦延伸閱讀 →特派員+《請問你是塑膠嗎》
    第555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

     

    HD x 302
  • AdminAdmin | 2017-07-25
    關鍵字:
    垃圾的旅行
    台灣能源極度短缺,98%從國外進口,去年蔡英文總統就職提出「五加二產業發展政策」,循環經濟是其中之一。所謂循環經濟就是讓廢棄物透過再生技術變成生產原料,再重新回到工業製程。譬如像廢輪胎,以往我們回收廢輪胎,有七成都是拿去燒掉,當作燃料使用。

    不過現在屏東有業者成功開發技術,讓廢輪胎回收再做新胎使用的原料,而這花了他們十三年二十億投資經費。再生技術是資源循環重點,政府要打造循環經濟,必須推動市場誘因,然後再輔導再生業者技術能力,而不是像現在光由業者自行發展。
    第506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李金龍

     

    HD x 253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8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