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5-01-08
    關鍵字:
    長照難聘物理治療師
    2025年台灣的大事之一,就是邁入超高齡社會。平均每5個人,就有1個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長照需求以及相關機構的任務,越來越重要。

    而物理治療,是長照很重要的一環,在活動能力逐漸衰退時,物理治療師能幫助長者,藉著運動或姿勢調整來促進健康。社福長照機構裡的身心障礙者,也需要物理治療師來幫忙復健或復能。

    但目前現實的狀況是,長照中心的物理治療師,大多是外聘或多家合聘,因為薪資問題、缺乏升遷管道,全職專屬機構的物理治療師,非常難聘得到。這困境的背後,也反映台灣醫療與長照制度,需要更多調整。
    第885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546
  • AdminAdmin | 2023-03-01
    關鍵字:
    住院共聘看護 行不行
    當家人住院時,為了照顧病患,不是全家輪流睡醫院,就是得花錢請看護。但找不到看護或無法負擔看護的費用,卻成為許多家庭的挑戰。

    獨立特派員曾製作專題,探討全責照護的需求。專題播出後,有民間團體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推動全責照護,提案很快就通過附議人數。經過四年的努力,住院整合照護試辦計畫上路,全台有40家醫院參與,預計實施2800床。

    讓民眾住院,有機會可以共聘看護,比起自聘看護,減少一半以上的費用。衛福部預計試辦三年後納入健保全面實施。只是人從哪來,健保的財政問題如何解決,都是這項政策不能迴避的挑戰。
    第790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劉建邦

     

    HD x 348
  • AdminAdmin | 2022-12-28
    關鍵字:
    【卓越大賞】醫院財報下的祕密
    醫院財報下的祕密特別報導,深入探討在台灣健保制度下,醫院必須在醫德與營運的兩難中找到平衡的困境。一般人都會以為醫院賺的錢應該都來自醫務收入,但其實在台灣很特別,醫院最主要的盈餘是來自業外收入,像是醫院委外經營美食街和停車場所收的租金收入。

    台灣的健保便宜,給付給醫護人員專業技術的費用並不高,醫院在醫療本業經營困難,於是醫院買藥賺藥價差,而自費項目更是很大的重要財源。

    醫院營利以藥養醫、以醫材養醫,這些都因為健保目前還是以論件計酬為主,醫院盈餘則必須要靠醫師多做業績,或者是為病人創造更多自費需求來維持。造成大醫院靠美食街、停車場和自費項目賺錢,而偏鄉醫院經營則越來越辛苦的現象。

    醫院的設立除了私立醫院以及社團法人醫院具營利性質,其他像公立醫院,還有財團法人醫院都是屬於非營利性質。醫療財團法人是由捐助人,捐助一筆財產,而其在捐贈以及醫院營運時已享有很多稅賦減免,因此必須具有公益性。

    台灣醫療財團法人目前有53家,全台19間醫學中心,有14間是財團法人醫院。但是,醫改團體根據醫院歷年財報分析發現,台灣一些財團法人醫院與母企業集團的關係交易十分密切,有的透過承租的方式,有的是利用捐款,還有是去購買並持有母企業的股票,使一些財團法人醫院儼然成為財團的小金庫。
    第782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370
  • AdminAdmin | 2022-08-31
    關鍵字:
    健保資料庫的下一步
    您知道自己在健保資料庫的醫療等個資,過去二十年都提供給學術等單位研究,不需要經過當事人同意嗎?

    八月中旬,憲法法庭針對人權團體申請健保資料庫釋憲案,做出合憲與部分違憲的宣判。除了健保資料仍然可以繼續使用之外,健保法及其他相關法律,不符合憲法第23條法律保留原則的要求,欠缺當事人請求停止利用的相關規定,也沒有可以制衡的獨立監督機制,對個人資訊隱私權的保障不足,三年內必須修正全民健康保險法或其他相關法律,或制定專法。

    其實早在十年前,民間人權團體就已經觀察到台灣的個資保護相當不足,最常被利用的就是國人的健保資料。2012年台權會等民間團體共七人,以存證信函向健保署表示,拒絕將他們的健保險資料提供目的外研究,督促政府重視個人隱私權與資訊自主權,沒想到這一步一走就是十年。
    第765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HD x 339
  • AdminAdmin | 2021-07-14
    關鍵字:
    醫院財報下的祕密
    醫院財報下的祕密特別報導,深入探討在台灣健保制度下,醫院必須在醫德與營運的兩難中找到平衡的困境。一般人都會以為醫院賺的錢應該都來自醫務收入,但其實在台灣很特別,醫院最主要的盈餘是來自業外收入,像是醫院委外經營美食街和停車場所收的租金收入。

    台灣的健保便宜,給付給醫護人員專業技術的費用並不高,醫院在醫療本業經營困難,於是醫院買藥賺藥價差,而自費項目更是很大的重要財源。

    醫院營利以藥養醫、以醫材養醫,這些都因為健保目前還是以論件計酬為主,醫院盈餘則必須要靠醫師多做業績,或者是為病人創造更多自費需求來維持。造成大醫院靠美食街、停車場和自費項目賺錢,而偏鄉醫院經營則越來越辛苦的現象。

    醫院的設立除了私立醫院以及社團法人醫院具營利性質,其他像公立醫院,還有財團法人醫院都是屬於非營利性質。醫療財團法人是由捐助人,捐助一筆財產,而其在捐贈以及醫院營運時已享有很多稅賦減免,因此必須具有公益性。

    台灣醫療財團法人目前有53家,全台19間醫學中心,有14間是財團法人醫院。但是,醫改團體根據醫院歷年財報分析發現,台灣一些財團法人醫院與母企業集團的關係交易十分密切,有的透過承租的方式,有的是利用捐款,還有是去購買並持有母企業的股票,使一些財團法人醫院儼然成為財團的小金庫。
    第707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347
  • AdminAdmin | 2021-01-13
    關鍵字:
    我在偏鄉的日子
    台灣的健保讓一般民眾都能享有良好的醫療資源,一直是台灣的驕傲,不過在偏遠地區,由於交通不便、人口少,醫療資源普遍不足,也讓偏鄉民眾繳了一樣的健保費,卻無法得到同等的醫療。

    為了解決偏鄉醫療問題,政府從民國64年開辦醫學系公費生制度,已經培育了6千多位公費醫師到偏鄉或離島服務。不過大部分的公費醫師在服務期滿後,通常都選擇離開偏鄉,醫院面臨總是留不住醫師的困境。

    因此衛福部決定,今年度招收的公費生,服務年數要從現在的六年改為十年。不過延長公費生的服務年數就能解決問題嗎?醫師的養成訓練長,六年醫學系畢業再加上專科訓練,等升上主治醫師,之後再下鄉十年,直到還完公費,最少也要38歲。新制對公費醫師的生涯發展會有哪些影響?
    第681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321
  • AdminAdmin | 2020-09-23
    關鍵字:
    翻轉病房–回家的難題
    台灣透過不斷到日本取經,引進在宅醫療之後,在國內開花結果,讓民眾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權。根據健保署統計,108年13000位新收的在宅醫療個案中,比較前後半年就醫情形,急診少了34%、住院次數少了50%、住院天數下降60%。至於醫療費用部分,急診減少46%、住院減少61%、門診則增加30%,減少的部分當然也受到疫情的影響,不過從大數據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宅醫療的績效。

    目前的居家整合計畫是團隊概念,有不同醫療院所加入,收案數以原始收案照顧的院所來計算,目前有收案的是一千三百多家,登記的則有二千多家。不過要病人回家,或民眾選擇接受在宅醫療,現行的給付、相關制度配套設計,甚至保險是否都已完備呢?

    目前登記加入在宅醫療的收案院所明顯偏低,獨立特派員實際採訪第一線的在宅醫療醫師,他們正面臨「用藥整合有難度」、「給付太低」、「每天每月看診人次限制」等問題。相關的給付與制度,讓在宅醫療團隊相當吃力,許多情況都是靠個別醫師不計成本熱情投入,在這樣的挑戰和困境下,為何還有人堅持?
    第665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HD x 302
  • AdminAdmin | 2020-07-15
    關鍵字:
    醫材上限風暴
    衛福部健保署因為對現有自付差額醫材訂定醫院收費上限,引發爭議,8大類352項醫材如果不符合價格天花板標準,不是得降價就是離開台灣市場,醫界反彈聲浪相當大。

    目前醫材分「健保全額給付」「健保部分給付」以及「全自費醫材」三類 。這次健保署是針對健保部分給付,由民眾自付差額的醫材訂定醫院的收費上限,目的就是希望保障民眾權益。因為以往自付差額,同款的醫材在不同醫療院所價錢都不同,所以健保署才會訂出價格天花板。

    但公告一出,引發很大爭議,也引起蔡總統關切,經過一場溝通討論會,原訂8月1日實施的新制宣布延期。不過這整件事的問題點有哪些?會造成哪些影響呢?
    第655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328
  • AdminAdmin | 2017-10-30
    關鍵字:
    南丁格爾
    台灣護理人員因為人力嚴重不足,流動率高,導致護理人員工作超時,也嚴重影響醫療品質。而一部由醫護人員擔任製作團隊的紀錄片《南丁格爾》,希望記錄當今臺灣護理勞動環境。

    他們發現每年護理畢業生有一萬五千人,卻只有七千人會進入醫療院所服務。而台灣有護理師證書者有27萬人,從事護理工作的卻不到16萬人。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平均壽命增長、社會高齡化、各類慢性病及文明病越來越普遍,需要照護的人數越來越多,時間也越來越長。

    但持續有第一線的護理師因無法承受工作環境所帶來的困境而離開,醫院裡護理人員年齡分布也有明顯的斷層。從學校畢業,許下南丁格爾的諾言後,在他們的職場上及生命中究竟發生什麼事,讓他們選擇離開?來看看這群白衣天使的故事。
    第518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其他

     

    HD x 227
  • AdminAdmin | 2017-03-23
    關鍵字:
    走出巨塔
    前陣子爆發流感疫情,各大醫學中心急診室塞爆了,醫院的病床一位難求,即使衛福部緊急協調二十多間醫院應變接手,大部分的患者和家屬還是寧可留在原來的醫院等病床。

    台灣健保一直以來都沒有落實分級醫療制度,政府對地區醫院也沒有加以積極輔導,健保實施,全台社區醫院從原本的568家,到現在只剩下225家,倘若我們再不積極落實分級醫療,未來醫學中心門診將不堪負荷,而重症病人所該得到的照護也會大打折扣。
    第438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HD x 255
  • AdminAdmin | 2017-03-23
    關鍵字:
    藥歷上雲端
    台灣有良好的健保制度,全世界有目共睹。對民眾而言,不僅方便,且能減低就醫費用。但另一方面,卻衍生嚴重的藥品浪費問題,重複用藥就是其中之一。

    根據健保署統計,光是2015年第二季也就是四月到六月,全台重複開藥浪費的健保資源超過4000萬元,其中以三高藥物最浮濫,怎麼降低重複領藥的陋習,或進一步保障民眾的用藥安全呢,健保署推廣雲端藥歷平台,效果如何,一起來看看。
    第426集
    文字:
    錢志偉 / 攝影:陳民紋

     

    HD x 187
  • AdminAdmin | 2017-03-22
    關鍵字:
    醫院
    當自己或家人生病的時候,會選擇到離家近的區域醫院或是大型教學中心醫院就醫呢? 臺灣健保實行近20年,但醫療院所分級制因為健保支付比例不同,造成中型的地區醫院經營困難,面臨必須轉型的壓力。

    15層樓的國仁醫院,在屏東地區是深耕已久的綜合醫院。5年前,看著父母親白手起家所建立的醫院面臨到困境,原本選擇逃避有關醫院一切的女兒,毅然決定回家協助醫院經營上的轉型,透過院內一個決定是否要拔管的案例,我們來看區域醫院在健保政策上面對的挑戰,以及兩代經營者在親情和經營權移轉間的掙扎和矛盾。
    第421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其他

     

    HD x 184
  • AdminAdmin | 2017-03-22
    關鍵字:
    中醫藥師荒
    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有六百萬人以健保身份就診中醫,但是全台三千五百家中醫診所,卻只有181位藥師在執行中藥調劑工作,其餘都是由一些沒有藥師資格的護士或助理在配藥,民眾吃中藥的安全沒有保障。

    衛福部因此研擬要新設中藥師,來解決中藥師人力不足的問題,同時我們也發現全台合格藥師有30919人,也就是台灣不缺藥師,但為什麼這些合格藥師不願意投入中醫產業,增設中藥師是否能解決問題,來看我們的報導。
    第420集
    文字:
    錢志偉 / 攝影:李金龍

     

    HD x 213
  • AdminAdmin | 2017-03-22
    關鍵字:
    史上最大缺藥潮 第420集
    台灣健保無所不包,但在資源有限需求無窮的現實下,只能不斷降低成本,而調降「藥價」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手從2000年開始健保已經連續九次調降藥價給付,以台灣大量的健保市場跟藥商談判,砍出「台灣藥價比一顆糖果還便宜」的批評聲浪。

    藥價不斷調降的結果,也讓不少外國藥廠退出健保市場,當市場上只剩敢開低價的藥廠存活,台灣的製藥還有未來嗎?而病患的用藥權益有人關心嗎?
    第420集
    文字:
    錢志偉 / 攝影:黃政淵

     

    HD x 253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67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