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廖怡芬
文字記者
報導
廖怡芬
125
政治經濟
文字:廖怡芬
攝影:賴振元
2025-04-09
大缺工襲台–勞動力下一步
您所處的產業也面臨找不到人的困境嗎?近年來因為疫情、少子女化和高齡化,台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缺工挑戰。主計總處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底,工業及服務業職缺數就有24.7萬個,比前一年,增加了2.1萬,其中又以製造業、營建工程業、住宿及餐飲業的職缺率最高。
但即使找不到人,有6成以上的上班族薪水還是被凍漲3年,勞工的薪資滿意度創近12年來新低。究竟市場上面臨的缺工挑戰有多嚴重?勞工薪資不如預期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第897集
文字:
廖怡芬
/ 攝影:
賴振元
79
公共安全
文字:廖怡芬
攝影:賴振元
2024-11-20
客運駕駛荒
最近陸續發生公車的重大車禍,大客車駕駛適任問題再次引發討論。不過交通部公路局統計,目前市區客運加上公路客運,駕駛總共缺工就超過了2200人。
除了高鐵的競爭,讓客運業運量下滑;司機工作時間長、載客壓力大、加上交通又混亂,也造成人力大缺口,就算開出月薪將近十萬元,一樣找不到人。駕駛肩負了每位乘客的生命安全,也因此累積許久的缺工問題,攸關乘客及用路人的安全。客運業究竟面臨什麼樣的困境?又該如何改善?
第878集
文字:
廖怡芬
/ 攝影:
賴振元
53
科學新知
文字:廖怡芬
2023-01-04
AI機器人風潮來襲
疫情加上少子化,各行各業幾乎都面臨人力荒,讓許多服務業不得不引進AI機器人,AI機器人已經大量進駐需要人力勞動的服務業。
業者估算,AI機器人在餐廳支援送餐,平均每月可以節省2個人力;在飯店24小時待命引導客人、遞送毛巾,則可以抵掉3個人力的開銷。
AI人工智慧的機器人逐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越來越多的角色,機器人是「取代」還是「協助」人類?AI智慧科技時代的風潮,步步進逼,我們的生活又將產生什麼樣的改變?
第783集
文字:
廖怡芬
/ 攝影:
鄭凱文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