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廖怡芬
文字記者
報導
廖怡芬
69
土地環境
文字:廖怡芬
攝影:鄭仲宏
2024-07-17
人休習‧物修惜
你的牛仔褲不穿、家具不用了之後都是怎麼處理?是不是覺得當成垃圾丟掉實在太可惜?桃園有一群人,就用廢棄的木棧板、木製家具,和回收牛仔衣物做為原料,加工處理再製,搖身一變成為全新的家具、木製品,或是服裝、包包。他們除了善用回收原料,工作人員也是雇用社會弱勢、失業、或是需要幫助的人,一起幫助物品重生。
第861集
文字:
廖怡芬
/ 攝影:
鄭仲宏
47
人物故事
文字:廖怡芬
2024-02-21
偏鄉生命力
現代人的生活挑戰及環境壓力,讓不少人苦於憂鬱症及各種身心疾病,不過也有些人,在困境中展現旺盛的生命力。我們要將鏡頭轉向花蓮的偏鄉,看看兩個動人的生命故事。
一位是45度角畫家–金根鴻,金根鴻車禍後癱瘓,原本憂鬱喪志,卻決定咬起畫筆,戰勝命運。他畫出花蓮山海人文的美,不只開畫展,達成了夢想,也受聘為台北長庚醫院的口足畫家,還能幫助其他弱勢。
另一位是幫助許多身心受創孩子的志工老師王李成雲,為許多弱勢家庭孩子憂鬱的小小心靈,提供了避風港。一起來看看他們如何逆轉黑暗、照亮他人和自己的生命。
第840集
文字:
廖怡芬
/ 攝影:
鄭凱文
42
社福弱勢
文字:廖怡芬
2023-05-03
科技時代的巨輪
後疫情時代,通貨膨脹加上物價上漲,對許多民眾的生活造成不小挑戰,更嚴重壓縮弱勢團體的機會與空間。如何在後疫情時代,善用科技自立生存,是弱勢團體的最大挑戰。
今天來看凝聚許多無家輪椅身障者,打造共生家園的新巨輪協會。他們從原本的街賣,到打造行動餐車及無障礙廚房,再結合數位科技平台無遠弗屆的傳播力量,在線上、線下賣便當;舉辦虛擬實境線上展覽。絞盡腦汁,就是要讓身障者的工作方式更加彈性多元,也讓大家看到他們不斷尋求進化、生存,絕處逢生的勇氣。
第799集
文字:
廖怡芬
/ 攝影:
鄭凱文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