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鄭仲宏
攝影記者
報導
鄭仲宏
52
社福弱勢
攝影:鄭仲宏
2022-09-14
挪威失智創新在屏東
吃飯、看電視,是許多長者生活的常態,不過如果用心,電視也可以成為增進生活品質,甚至改善失智者生活一個很好的工具。
北歐的挪威發現,吃飯、看電視對長者的生活品質有很大影響,經過多年研究,他們設計出以失智者眼光看世界的吃飯方式和電視節目。這種人性的生活創新能不能在台灣落實,同時讓台灣的失智者也受惠呢?
第767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54
社福弱勢
攝影:鄭仲宏
2022-06-08
前進超高齡社會-育才創新
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長照人才的培育是能否順利銜接的重要關鍵。否則政策迫於趨勢需求,投入可觀經費發展服務,但各地服務中心卻無法提供穩定的品質。要如何扎實培訓照服人才?
我們要將鏡頭轉向北歐的挪威。台灣的成人照服員培訓時數是90小時,挪威的照服人員則要投入8500-8700小時的學習才能參加考試。他們的訓練要如何符合產官學的期待外,還能多些服務時的熱情、耐心及人情味呢?
第753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52
社福弱勢
攝影:鄭仲宏
2021-11-17
前進超高齡社會-創造契機
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刻板印象,可能是會有更多人因為年老需要幫助,因此各國努力倡議運動、飲食及社交來延緩失能。但後來發現生命的價值不只是延緩失能,還要老有所用、能夠生產貢獻、互相幫助才是帶給熟齡人生的幸福動力。這些新的理解讓大家開始思考創造機會給慢性病、身心障及衰弱者等多元族群發揮所長,透過彼此的貢獻與互助,自然形成一個社會安全支持網絡。
第725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47
社福弱勢
攝影:鄭仲宏
2021-10-13
前進超高齡社會-社區照顧
推廣延緩失能,是國內外超高齡社會的共識。在社區開設闢懷活動據點,來讓更多資源投入是典型的策略。不過新一代的據點做法,除了科學化回應老人生活需要的同時,也希望誘發老人願意運動和參與貢獻,一起來看看挪威的社區據點怎麼做。
第720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40
醫療公衛
攝影:鄭仲宏
2017-05-02
挪威特殊教育
近年來,國內對身心障弱勢照顧很重視。從特殊教育到成年就業、復健與如何在父母老去還能獨立生活,不遺餘力。產官學界更將跨領域和整合照顧喊得響亮。但如何走出本位主義仍是很大的挑戰。
我們要帶您到特殊教育和身心障礙照顧累積經驗有成的挪威,看他們如何透過社區和家庭資源的結合,來落實全人照顧。讓重度腦麻的青年,在良好制度支持下,經由照顧團隊的努力,從出生完全不能說話變成可以表達自己的夢想。也為許多有類似處境的家庭帶來希望。
第494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21
醫療公衛
攝影:鄭仲宏
2017-03-28
舞下留人
護理荒是國際問題,但急性醫療和慢性照顧的工作處境又不一樣。
我們要帶您到挪威,看看他們一個以離職率低著名的安養機構,是如何讓護理人員樂在工作,老人們安養天年,達到雙贏的效果。
第489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