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邱惠恩
文字記者
報導
邱惠恩
95
全球脈動
文字:邱惠恩
攝影:周明文
2024-10-30
白宮之路 選舉人團制
美國做為老牌民主國家,選舉制度其實相當複雜。部分州在10月中旬就開放民眾提前投票,選民可以到實體投票所,也可以選擇郵寄投票,海外選民甚至可以選擇缺席投票。
到了11月5日才是全國統一的選舉日,但要注意的是,這天還不是最後的結果,12月17日還有所謂的選舉人投票,要成為美國總統,必須拿到至少270張選舉人票。
到2025年1月6日,美國國會就會正式宣布,下一屆白宮主人是誰。為什麼美國要設計這麼複雜的選舉制度?這樣的選舉制度又引發哪些爭議?
第875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
周明文
50
政治經濟
系列報導:2024請問總統系列報導
文字:邱惠恩
2024-01-03
2024請問總統 – 總統 辯 辨 變
年一次的正副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與辯論會,已經全數舉辦完成。不知您是否有收看?看完後,有更了解候選人嗎?
正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最早可追溯至1960年美國的總統大選,當時黑白電視才剛普及,因此這是社會大眾第一次可以全程觀察候選人、以及聆聽他們的政見,不再只是平面文字或廣播聲音,而是進一步落實「以民為主」的民主精神。
然而時至今日,傳播媒體與數位載具已經非常發達了,政見發表與辯論會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這些正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是否少了政見的論述及彼此的詰問交鋒,只淪為口水戰、泥巴戰的政治秀呢?
第834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
劉建邦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