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婁雅君
文字記者
報導
婁雅君
68
藝術
文字:婁雅君
2023-03-22
台北地下水宮殿
台灣最早期的自來水設施,在淡水和基隆,第三個就是位在公館的台北水道水源地。這項現代化的公共設施,在日治時代規劃完成,並一直沿用到1977年。當時會選在這裡,是因為鄰近新店溪水源,加上小觀音山的地勢,可以利用自然重力,供水到下方的台北市區。
這些供水設施,不是冰冷生硬的機房,水道水源地古蹟群,包含數棟新古典主義的建築,其中自來水博物館,更是台北地區第一棟鋼筋水泥的建築。另外位在小觀音山上的蓄水池,媲美土耳其地下水宮殿,有著更為現代化的公衛設計。
第793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鄭凱文
2
食品安全
文字:婁雅君
攝影:賴振元
2015-09-14
禽何以堪
禽流感從年初爆發至今,經過了夏天的高溫,但高病原性病毒卻沒有消失,持續有疫情傳出,讓不少人擔心今年秋冬的狀況。監察院八月份才針對中央和地方的防疫單位提出糾正,八月底九月初,南部就立刻傳出疫情,而且這次遭到撲殺的是以往比較少發病的鴨隻。
產業界表示,鴨子不是沒問題,只是死亡率不像鵝那麼高,通報的狀況也比較少,不過這反而會成為防疫上的大問題。因為鴨子一直被認為有保毒作用,如果鴨隻帶原但是沒有發病,就很可能成為病毒的散播者,也成為防疫體系的最大考驗。台灣在上半年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禽流感疫情,九個月的時間,防疫工作真的有改善了嗎?來看我們的報導。
第414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賴振元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