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賴振元
攝影記者
報導
賴振元
51
司法人權
文字:林珍汝
攝影:賴振元
2022-01-05
數位詐騙
過去十年來,台灣不管是竊盜、暴力或吸毒的刑事犯罪人數,都在下降,唯獨詐欺犯罪,10年來增加了1.98倍。2021年光是統計到10月底,台灣人就己經被詐騙將近三十億元,其中假網拍購物有四千多件,投資詐騙的金額更超過十六億。
詐騙就是利用人性的弱點,讓民眾受騙上當,而當實體詐騙搬到虛擬世界,情況更是難辨真假。到底數位詐騙的問題有多嚴重?政府及民眾面對詐騙又該做些什麼?
第732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
賴振元
51
科學新知
文字:林珍汝
攝影:賴振元
2021-11-17
換臉危機
科技的進步帶來便利與商機, 卻也像兩面刃般, 如果被有心人誤用就成了犯罪的工具。上個月刑事局宣布破獲–知名網紅小玉以AI Deepfake深偽技術,將藝人或網紅的臉移植到色情影片上,在網路提供付費觀看,一年多來有超過百人受害、不法獲利高達千萬元。
深偽技術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發展,原本是用來做影視作品,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卻被應用在犯罪上,這次是假造情色影片,未來甚至可能用來詐騙、甚至危及國家安全。行政院也因此宣示要在一個月內提案修正刑法,防範深偽科技帶來的犯罪問題。
第725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
賴振元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