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賴振元
攝影記者
報導
賴振元
46
司法人權
文字:林珍汝
攝影:賴振元
2019-12-04
記憶美麗島
美麗島事件間接促成了解嚴、開放黨禁及報禁,讓台灣走向真正的民主。而這事件除了知名的黃信介、陳菊、林義雄等八位被告受軍事審判,還有33名被告受到司法審判、10人因為協助施明德逃亡而遭起訴。
他們有的來自文學界、有的來自宗教界、有的是一般平民百姓。如今民眾習以為常的集會遊行、抒發自己的政治理念,當年卻把他們帶向黑牢。
透過四位美麗島人─楊青矗、周平德、趙振弍及余阿興,看看奉獻自己的青春、犧牲自己的家庭,成就台灣民主的故事。
第624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
賴振元
51
司法人權
文字:林珍汝
攝影:賴振元
2019-12-04
解讀美麗島
經過四十年的時間,美麗島的當事人已經陸續獲得司法平反,國家檔案管理局也對外公開當年美麗島的相關檔案。
但這個將台灣帶向真正民主之路的事件,很多台灣人依然相當陌生,許多人對當年事件的記憶,都來自於媒體報導,將美麗島事件詮釋為暴力事件。
當時唯一一個即時報導遊行現場的媒體,其實來自美國紐約,是由台灣人創建的廣播電台─台灣之音,台灣之音留下這段歷史的唯一影音見證。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當時媒體是如何解讀美麗島,時過四十年,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個事件。
第624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
賴振元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