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羅盛達
攝影記者
報導
羅盛達
61
土地環境
文字:尹雯慧
攝影:羅盛達
2024-07-10
公正轉型,起步走
很多民眾都看過,早期用來耕耘的鐵牛車,如今在一些農村載著觀光客體驗農村風光。宜蘭縣員山鄉的內城社區,就有很出名的力阿卡。
不過傳統的力阿卡燒的是柴油,大批遊客使用下,排放黑煙反而汙染了農村,因此內城社區最近開始推動能源轉型,要將力阿卡電動化,而且還要以水力發電的綠電,來供應力阿卡電力。但運用水力發電,又可能排擠原本的農業用水。淨零轉型的過程中,如何不遺落任何人?來看看內城社區這場公正轉型的革命。
第860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
羅盛達
75
藝術
系列報導:台灣設計嶄露頭角
文字:尹雯慧
攝影:羅盛達
2024-05-22
台灣竹,築未來
談到竹子,你第一個會想到什麼?台灣的地理位置與自然氣候非常適合竹子生長,它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材料。不過,竹材的重要性,在過去卻很少引起關注。隨著全球淨零轉型的目標願景,環保的竹產業,近年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推波助瀾下,逐漸受到各國重視。
今年台灣首度舉辦以竹為主題的博覽會,同時舉行第十二屆「世界竹論壇」,與會者來自全球二十幾個不同國家的竹領域專家,這是全球最重要的竹組織之下,最盛大的國際交流活動。
面對氣候變遷,竹材作為建材,帶來哪些發展的可能性?台灣在竹材使用的創新與設計,又有什麼樣的突破?
第853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
羅盛達
45
土地環境
攝影:羅盛達
2023-07-12
鮮乳危機-永續轉型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喝鮮乳?每天一杯鮮乳真的能補鈣嗎?相信很多民眾看到網路流傳不少說法,例如鮮乳的雌激素、抗生素過高,是真的嗎?
台灣酪農業者現在正面永續轉型的困境,新冠疫情期間,通貨膨脹、原物料、飼料大漲,台灣的酪農肩負龐大壓力,再加上淨零排放政策也讓酪農們非常困擾。
台灣有四大酪農區,由北到南,酪農們常因無法妥善處理乳牛的排泄物被開罰,甚至還有因連續開罰、罰金太高而離酪的案例。要怎麼解決養牛帶來的環境汙染、走向永續?
第809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
羅盛達
56
土地環境
文字:婁雅君
攝影:羅盛達
2023-05-10
塑膠轉生 淨零的未來
我們每天回收的塑膠都去了哪裡?有些經過處理後,可以作為紡織品、燃燒發電等用途。循環經濟在2050淨零排放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台灣,有廠商將回收塑膠製品,製作成仿木建材和各式商品。這些產品,在使用完畢之後,還能百分之百回收,再次回到生產線。就連製作過程產生的邊角料也能完全回收,不會產生廢棄物。
不過這樣的產品在市場上是否具有競爭力?民眾的消費習慣能否接受?以及在政策上是否給予支持?都是循環經濟能否奏效的關鍵。從企業到個人的永續生產與消費,淨零的未來才可能實踐。
第800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羅盛達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