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盛達
-
74
-
66
-
362019-03-06西粟倉村95%都是豐富的森林,木材是主要產業,但後來因為人口減少,逐漸凋零。而同時日本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嚴重,每年有許多所公立學校因沒有新生入學面臨廢校,不過那些廢棄校舍後來都做些什麼用途呢?
岡山縣的西粟倉村有家公司為了吸引年輕人移居,將廢校轉型成為年輕人的新創基地,將體育館改成養鰻魚的地方,養殖全程完全不用藥。他們也提出百年森林的計畫,除了守護山林,也重新復興凋零的木材產業,例如利用山裡的木材燃燒加溫水池,打造森林裡的鰻魚品牌,同時也有想成為獵人的年輕人到這裡學習狩獵。
這家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協助這些年輕人在地方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他們像在地創投學校,不過資金不是給只會賺錢的人,而是提供給能協助地方解決問題的人,這些經費來自地方創生政策所設置的「交付金」制度。究竟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創生計畫?
第586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 -
312019-02-27對喜歡吃日本和牛的饕客來說,海士町以放牧飼養的的隱岐和牛可是夢幻級的美食,但隱岐牛打出名號,則是當地民眾共同努力,將危機化為轉機的成果。
因為日本政府為了因應鄉鎮人口急遽外流以及嚴重老化的困境,從1999年啟動「平成大合併」,將一些規模過小的行政區進行合併,2010年,日本市町村的數量從原本3229減少到1730個。在這波行政區大合併之下,有些地方選擇拒絕合併,海士町就是其中之一。拒絕整併之後,來自中央經費也隨即減少,不過,他們在積極改革與創新之下,創造出不可思議的成果。
除了隱岐和牛外,他們推出「離島留學」,將一所原本面臨廢校的高中,成功翻轉,目前全校179個學生,有將近一半,是來自日本本島各地以及海外的學生。地方政府從產業,從教育,從解決根本問題做起,讓當地成功擺脫了離島的悲情宿命。
第585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 -
352019-02-20台灣借鏡日本地方創生經驗,國發會根據人口外移程度以及居民收入等條件,將台灣368個鄉鎮鎖定其中134個,列為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並射出五支箭要協助地方。分別是「企業投資故鄉」「科技導入」「整合部會資源」「社會參與創生」「品牌建立」。
相對台灣的地方創生五箭,其實日本過去也曾推動像「故鄉創生」政策,但過於仰賴中央補助,投入很多經費卻不見成果。因此這次安倍內閣所推動的政策,提出的是「情報支援」「人才支援」「財政支援」等地方創生三支箭,特別著重由下而上。希望由地方自發性思考,以其獨特性找出創生方法。
過去鳥取縣因為交通不便,常被認為是最沒有魅力和最無聊的縣,不過自從砂的美術館開幕後,遊客大幅增加。
而鳥取縣智頭町更有一群人利用當地大片森林創建了森林幼稚園,吸引許多外地的孩子來就學。究竟地方創生最大關鍵是什麼?日本地方怎麼看?
第584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