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李婕綾
文字記者
報導
李婕綾
52
司法人權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0-10-28
迫遷‧日常之傷
台南市鐵路地下化工程在七月中旬緩拆兩個月後,10月13日針對剩下的陳黃兩家拒拆戶執行拆除作業。陳黃兩家並沒有接受市政府提供的照顧住宅計畫,陳家自行安置,黃家則在原居住地前的天橋底下紮營。
獨立特派員要帶大家回到七月緩拆到十月拆除的這兩個月,透過陳黃兩家的日常生活,試圖了解「強拆壓力」以及「強迫搬家」,可能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第670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42
人物故事
文字:李婕綾
2020-08-26
銀髮人的地方再生
107年12月,國發會借鏡日本經驗,啟動台灣版的地方創生戰略,將108年定為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同時列出台灣134個有滅村危機的鄉鎮區優先推動地方創生,其中高雄市的旗山區就是其中之一。
這幾年積極進行社區營造的旗山區,在人口老化及外移的難題下,決定先從地方再生做起,而執行的主力就是地方上的長輩。他們努力創造服務與商品,希望為地方帶來亮點,一起和獨立特派員來看看他們做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第661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許中熹
54
司法人權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0-08-05
南鐵‧那一夜
七月,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針對僅剩的五戶拒拆戶執行強拆,其中7月21日預計拆除北區黃家兩戶。這戶黃姓屋主以黃春香為代表,一直到拆除的前幾天,他都還帶領著家人北上開記者會陳情表達不願拆遷的意願。
然而在拆除前的兩個小時,他簽下了自願拆除同意書。在許多迫遷案中,對於抗爭者最後簽下同意書,外界常會以「還不是想要更好的條件」來解讀,然而卻很少能看見抗爭者的壓力,一起來看看拆遷戶黃春香如何從不同意到同意的過程。
第658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