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17-08-07
    關鍵字:
    GOOD-BYE口蹄疫
    台灣在民國86年3月曾經爆發口蹄疫風暴,養豬業走過最黑暗的一段時間。台灣的養豬產業規模只剩下過去的一半,也因為這個教訓太慘痛,許多養豬業者開始改弦更張,捨棄過去傳統養豬模式,開始執行生物安全管理計畫,避免重蹈覆轍。

    台灣是島國,理論上口蹄疫應該很好根除,甚至過去二十年來,農委會喊了好幾次要拔針,也就是不再施打口蹄疫苗,不過台灣本島及離島卻總是有零星案例發生。台灣的養豬技術愈來愈先進,二十年拔一針,真有這麼難嗎?原因到底在哪裡?

    今年5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通過認定台灣、澎湖、馬祖為「口蹄疫施打疫苗非疫區」,明年只要連口蹄疫疫苗都不打,而且一年沒有傳出疫情,台灣就能進一步從口蹄疫疫區除名。現在還有一年的時間衝刺,許多豬農也在期待有拔針的一天,台灣做得到嗎?台灣的豬肉要重新回到國際市場可能嗎?
    第508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236
  • AdminAdmin | 2017-08-01
    關鍵字:
    光腳的愛麗絲
    今年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頒布施行滿二十年,二十年來性侵通報被害人累計超過十三萬。但性侵是一個非常隱諱的話題,社會的異樣眼光加上各種壓力,使得大部分被害人不敢開口求救,因此性侵存在許多犯罪黑數。

    甚至很多曾經在童年受到性創傷的受害者,隱藏這個祕密到了中年或老年,因為創傷的長年壓力,身心都出現狀況。前陣子作家林奕含輕生事件之後,許多受害者更願意說出過往經驗和傷痛,和尋求治療的管道。

    勵馨基金會創立的「光腳的愛麗絲劇團」,團員們透過戲劇找到面對傷痛的勇氣。他們是如何從童年的性創傷中復原?
    第507集
    文字:
    文字:韓瑩 / 攝影:李金龍

     

    HD x 213
  • AdminAdmin | 2017-07-25
    關鍵字:
    老後‧在社區
    許多人一旦退休,生活頓時失去重心,加上子女忙碌甚至不在身邊,不知道如何度日的寂寞感,常常是很多老人家的心聲。

    近年來提倡的在地老化,最主要就是讓長輩在熟悉的環境中,度過晚年生活。但是健康、亞健康到失能的長輩,需求各有不同,社區能不能提供足夠的資源,就是一大問題。

    鄰近松山機場的精忠里,在社區裡頭,針對健康和輕度失智症的長輩,開設了不同的課程。對長輩來說,不但多了一個社交學習的地方,也是熟悉的場域。對社區來說,透過這樣的互動,也可以了解到長輩的情況,甚至提供即時的協助。
    第506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HD x 325
  • AdminAdmin | 2017-07-25
    關鍵字:
    垃圾的旅行
    台灣能源極度短缺,98%從國外進口,去年蔡英文總統就職提出「五加二產業發展政策」,循環經濟是其中之一。所謂循環經濟就是讓廢棄物透過再生技術變成生產原料,再重新回到工業製程。譬如像廢輪胎,以往我們回收廢輪胎,有七成都是拿去燒掉,當作燃料使用。

    不過現在屏東有業者成功開發技術,讓廢輪胎回收再做新胎使用的原料,而這花了他們十三年二十億投資經費。再生技術是資源循環重點,政府要打造循環經濟,必須推動市場誘因,然後再輔導再生業者技術能力,而不是像現在光由業者自行發展。
    第506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李金龍

     

    HD x 254
  • AdminAdmin | 2017-07-25
    關鍵字:
    口蹄疫大作戰
    端午節以來豬肉供不應求,豬價雖然上漲,但最高價格也受到限制。不過您記得曾經有一段時間大家不敢買也不敢吃豬肉嗎?民國86年3月,台灣爆發口蹄疫,豬價一夕崩盤,短短的時間就有五分之四的縣市被波及,豬肉賣不出去,豬農叫苦連天。

    口蹄疫是屬於微小核醣核酸病毒科的一種,看起來有點像高爾夫球,只會感染偶蹄類的動物,病毒在豬隻的潛伏期從一天到一兩個禮拜不等,一旦發病,每天以排四億顆的病毒量,隨風及空氣傳播,吸了感染的母乳,會造成小豬急性死亡。感染的豬隻會在口、鼻、蹄冠和趾間產生水泡、脫蹄等症狀。

    現在口蹄疫二十年了,台灣卻還沒有從疫區除名,為了了解這段歷史,我們找到了二十年前發生口蹄疫的源頭,也採訪了當年參與防疫與檢驗口蹄疫的第一線人員,以及深受其害的豬農。透過他們的回憶,讓口蹄疫風暴的輪廓愈來愈清楚。
    第506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251
  • AdminAdmin | 2017-07-18
    關鍵字:
    舉起金牌路
    第29屆世界大學運動會8月中即將在北台灣舉行,國內許多具有潛力的新生代舉重選手,也將在這裡見真章。台灣的舉重,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蔡溫義拿到第一面銅牌,佔有一席之地後,開始有更多的女性選手投入舉重世界,並在國際比賽上展露光芒。

    在舉重界有超人之稱的陳葦綾,他身高只有150公分,體重不到50公斤。國中時期由田徑轉進舉重,靠著苦練、愈挫愈勇及永不放棄的信念,在舉重世界舉起一片天。今年3月,國際舉重總會傳來好消息,2008年北京奧運48公斤級的舉重金、銀牌得主,藥檢呈陽性反應,將由銅牌得主陳葦綾遞補金牌。

    對於這個遲來八年的北京奧運金牌肯定,陳葦綾一如以往的低調,以平常心看待。他除了持續自我訓練,還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培訓學生及年輕選手,甚至走入原鄉。過去因為自己土法煉鋼,多次受傷,膝蓋還開過幾次刀。如今他要把從舉重學到的功夫跟體悟到的心得,用來幫助學生避免重蹈覆轍,希望年輕選手的運動生命可以長長久久。
    第505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276
  • AdminAdmin | 2017-07-18
    關鍵字:
    桌遊玩政治
    年輕世代如何對政治與歷史產生連結與興趣?我們在今年2月份製作《白色返校日》專題,介紹《返校》這款遊戲,如何運用戒嚴時期和台灣味元素,引起年輕世代對歷史的認同感與反思。今年適逢解嚴30週年,我們追蹤引起青年們熱潮的桌遊。

    所謂「桌遊」其實就是指不用插電的桌上遊戲,原本都由歐美產製進到台灣,但近幾年台灣自製桌遊也受到矚目,尤其是關於台灣政治歷史的題材,更是引發許多熱烈迴響。桌遊以帶點趣味惡搞的方式,翻轉嚴肅的政治歷史事件,像是黨國教育或是選舉制度,讓年輕族群藉由玩遊戲產生更多對自己所生活土地的高度興趣。
    第505集
    文字:
    文字:韓瑩 / 攝影:其他

     

    HD x 245
  • AdminAdmin | 2017-07-18
    關鍵字:
    無人巴士在台灣
    人工智慧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最近台大水源校區,一項無人巴士接駁試乘的計畫,吸引不少民眾注意。這輛來自法國的無人小巴,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露面,6月也曾經在高雄市的駁二碼頭亮相,未來在台北市及高雄市的街頭,甚至還有實際道路的試營運計畫。

    到底無人巴士利用的是什麼技術?無人巴士安全嗎?坐起來感覺如何?相信不少人都很有興趣。這輛無人小巴有六個座位、六個站位,以固定的速度及路線行駛,如果出現障礙,車上配備像眼睛般的3D光達,就會讓車子自動停止。這個無人巴士會為台灣的運輸系統帶來哪些改變?甚至在無人車的產業鏈中,台灣有什麼切入角度呢?
    第505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

     

    HD x 305
  • AdminAdmin | 2017-07-11
    關鍵字:
    美妝保健迷思
    隨著科技的進步,保健食品和化妝保養品的成分也越來越新穎,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效,讓人眼花撩亂。這些包裝著美麗的廣告外衣、和動人文案的產品,真的有效嗎?

    化妝品市場一年有接近兩百億的商機,保健食品規模更大,一年高達1200億。但是市場上,充斥著廠商的宣傳資訊,消費者掏了荷包,買的是廣告,還是產品?接下來我們要針對近年的幾項明星產品,搭配專業人士的分析,帶您一起瞭解產品的真實性。
    第504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HD x 230
  • AdminAdmin | 2017-07-04
    關鍵字:
    德國身心障園區
    台灣現在實施新長照政策嘉惠老人,但對於如何涵蓋成年身心障者仍有不同期待。許多身心障孩子的父母很希望在自己老了之前,就能看到孩子有適合的安置。

    而在德國,為了這個目的,成立了讓成年身心障者安居的園區。這個園區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是,對於身心障朋友們不再只是給予照顧,也不是專注要求他們要和一般人一樣生活相處,導致挫折。在這裡則是支持他們發揮所長,即使是重度身心障的朋友們也能發揮潛力,有機會回到人群中,為社會提供服務。
    第503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244
  • AdminAdmin | 2017-07-04
    關鍵字:
    你在看我嗎
    網路及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改變了整個世界,也使許多人的生活產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網路和社交媒體雖然連結了全世界,但產生的許多問題卻也令人憂心,例如網路霸凌及復仇式色情就是必須被重視的議題。

    這個禮拜我們要為您播出和淡江大傳系同學們合作的影片《你在看我嗎》,記錄了三個女孩在自己的私密照片及影像被放到社群網站外流後,所遭受的威脅及真實經歷。這些網路霸凌及復仇式色情對他們的生命產生極大的痛苦及創傷,而加害者除了放照片及影像的人外,還有許許多多透過網路及社群媒體觀看他們的人們。
    第503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其他

     

    HD x 135
  • AdminAdmin | 2017-06-27
    關鍵字:
    毒癮迷蹤
    台灣毒品越來越氾濫,由於第三、四級毒品,像K他命、FM2價格便宜,即使吸食被抓也沒有刑責,有些年輕人喜歡週末假日聚在旅館裡辦毒趴。

    更可怕的是現在有很多包裝精美的新興毒品,以咖啡包、跳跳糖或餅乾的方式引誘中輟生,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染毒。這些新興毒品都是藥頭為了降低成本,混合多種毒品再加上一些添加物,比如將碎玻璃磨成粉末加進毒品,對吸食者身體傷害很大。

    為了有效解決毒品問題,行政院以四年一百億的經費強力宣示反毒。但政府毒品防制多偏重在毒品查緝,這只會使得毒品越來越貴,毒品加料情況越來越嚴重。其實要根本解決毒癮問題,必須從了解這些毒癮少年、少女做起。
    第502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李金龍

     

    HD x 304
  • AdminAdmin | 2017-06-27
    關鍵字:
    衛生紙的祕密
    上完廁所衛生紙該丟到哪裡?不少人第一直覺都是丟進垃圾桶,不過習慣現在開始要改變了。

    環保署推動廁紙丟馬桶的政策,7月開始全國7萬8千座公廁將貼上衛生紙請丟入馬桶的標語,並且派人不定期抽查,目的是希望藉由廁紙丟進馬桶,減少放置在垃圾桶所引發的衛生與髒亂問題。

    而根據統計國人每天的廁所衛生紙用量就高達340公噸,每天都會接觸到的衛生紙到底如何製成?衛生紙原料是從什麼地方來的?還有到底哪種衛生紙才能丟進馬桶?帶您到衛生紙生產工廠一起了解衛生紙的祕密。
    第502集
    文字:
    文字:韓瑩 / 攝影:羅盛達

     

    HD x 225
  • AdminAdmin | 2017-06-20
    關鍵字:
    無間
    行政院長林全宣布將在四年內投入100億經費反毒,可見毒品氾濫已經成為不可迴避的議題。日前台灣高檢署召開了「新世代反毒策略」研討會,法務部長邱太三表示,台灣的毒品發展已經來到了一個新世代的情境。

    而檢察總長顏大和說,2016年檢察機關處理毒品的案件,大約6萬多件,因案被羈押的有2萬7000人,占整體人犯的五成,這還不包括因為毒品而引起的刑事案件。

    毒品的戒治和重回人生軌道有多少的誘惑和挑戰?李惠仁導演花了四年時間,記錄藥癮者由家人陪同戒治毒品的生活歷程。在節目當中,我們要透過幾位吸毒者的生活日常,試著理解他們難以擺脫的吸毒路徑。

    不論是戒治分監或者是教誨志工都非常看好已經服刑7年的編號3648應該會是一個成功的戒毒案例。我們除了持續追蹤編號3648的出獄後生活之外,也要帶各位看另外一位出身於書香世家的毒癮患者。看他如何逃學、混幫派然後陷入毒品的深淵。

    對毒癮患者來說,要擺脫毒品,最重要的就是一定得離開原有的吸毒路徑,包括藥頭、毒友、獄友、環境以及當初吸毒的情境。否則只要再碰到一次毒品,所有的反應和記憶會立刻被召喚回來。還好徐肇成認識了台北市聯合醫院的護理師郭蕢瑩,他們相識、相愛、相互扶持,同時還有了愛的結晶。只不過從無間地獄爬回來的人卻常常四處碰壁,他們要面對哪些挑戰呢?
    第501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其他

     

    HD x 279
  • AdminAdmin | 2017-06-13
    關鍵字:
    請醫師到我家
    最近居家醫療、在宅醫療成為一種趨勢,目的是為了翻轉病房,找回醫病關係最初的原點。台灣的在宅醫療起步較晚,現階段以照顧高齡、失能的成年人為主,小兒科還沒有受到重視。

    反觀日本早在18年前就開始注意到重症孩子,以及接受居家呼吸照顧兒童的需求,這幾年來大力推動小兒科在宅醫療。

    雖然台灣還未跨出一大步,但是十年前已經有民間非營利組織NPO、基金會走在政府前面。他們請來剛從國外回來的呂立醫師,還有在國內一直倡議的呼吸治療師楊玲玲,開始走訪接受居家呼吸照顧兒童的家庭,提供協助與專業諮詢。透過他們的協助、家長全力配合,有的孩子甚至八年不曾住院。

    台灣確實有一群有特殊需求的兒童,他們需要跨專業、跨領域整合的在宅醫療照護,有了專業協助之後,在家裡一樣可以把照顧水準做得很好,讓孩子可以快樂過生活。目前兒童在宅醫療醫師雖然很缺乏,但是台灣已經看到這個需求,下一步要怎麼推動?
    第500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HD x 300
  • AdminAdmin | 2017-06-05
    關鍵字:
    荷蘭長照2.0-服務創新
    優質的長照服務其實可以有許多創新想像的空間。在荷蘭有失智照顧農場,復合式的經營,讓失智者可以在農場的自然環境下被照顧,甚至從事簡單的農作,創造更多的互動及成就感。

    這些長照服務運用不同的環境資源創新,讓日間照顧走向自然環境化,患者和他人有更多生活互動、減少藥物的使用。甚至還有照顧企管顧問公司,可見優質的長照服務不需要大筆預算,而是需要清楚的價值觀和創新的軟實力。
    第499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HD x 301
  • 最前
  • 54
  • 55
  • 56
  • 57
  • 58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後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9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