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5-01-22
    關鍵字:
    汙名的外衣
    2024年9月,台東縣金峰鄉賓茂部落發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多名部落族人分食阿粨–一種小米包裹蝸牛製作而成的傳統食物後,產生不適症狀緊急送醫。最後造成4人死亡、8人重傷,目前仍有1人昏迷,震驚台灣社會。

    全案到12月底偵結,原來是部落老婦人製作阿粨時,誤用混入托福松農藥保存的小米種子,才造成這起遺憾,老婦人也已經中毒身亡。雖然全案查無人為故意或過失,但這起不幸事件在網路上引發熱議,也出現對原住民傳統飲食文化汙名化的獵巫現象。
    第887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

     

    HD x 474
  • AdminAdmin | 2025-01-15
    關鍵字:
    高鐵開進高雄站
    2024年底,行政院長卓榮泰宣布高鐵南延屏東路廊方案,確定採用高雄車站至到屏東六塊厝的「高雄方案」。未來高鐵將從左營往南進入高雄市區,經過高雄車站,最後到達屏東六塊厝,全長25.9公里,預計行車18到19分鐘。

    爭議多年的路線方案看似劃下句點,高鐵進入高雄車站,也為南高雄的區域發展帶來希望。不過工程經費暴增超過千億,路線卻幾乎與台鐵重疊,效益如何?引來外界質疑。高雄車站周邊,歷經近二十年鐵路地下化的工程黑暗期,如今又要迎來高鐵工程,也讓居民憂喜參半。
    第886集
    文字:
    王皓民 / 攝影:鄭仲宏

     

    HD x 474
  • AdminAdmin | 2025-01-15
    關鍵字:
    老瀝青 新面貌
    你注意過腳下每天行走的柏油路嗎?在台灣,公路養護的方式大多是直接刨除瀝青,再鋪設新路面。

    根據統計,全台3年來大約產生1500萬噸的瀝青刨除料,再用率只有15%。保守推估,近十多年,全台已經累積超過三千萬噸的瀝青刨除料,無處可去。

    工研院經過多年研發,開發出再生劑與瀝青砂石分離技術,可將瀝青刨除料分離出70%的新砂石,以及30%的瀝青砂,為台灣天然資源永續循環利用,提供新解方,不過,推廣過程也有不少挑戰。
    第886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

     

    HD x 527
  • AdminAdmin | 2025-01-15
    關鍵字:
    台灣遊艇普及化
    台灣在國際上有遊艇王國的美譽,遊艇業的訂單量排名全球第四名,在亞洲是第一名。但您搭過遊艇嗎?台灣的遊艇有九成以上外銷,反映海島台灣雖然提倡海洋政策,但遊艇卻不普及。

    這是因為早期有海禁,近十年政府雖然鬆綁管制、鼓勵民眾親近海洋,即使如此,很多民眾對遊艇的印象還是很昂貴。

    其實現在民眾已經有較多元的選擇,有些遊艇幾十萬買得到,相關旅程也是千元有找。跟著鏡頭一起去看看台灣遊艇普及化如何起步、又遇到哪些困難?
    第886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474
  • AdminAdmin | 2025-01-08
    關鍵字:
    天橋留或拆
    你居住的城市還有人行天橋嗎?最近幾年,各地方政府紛紛拆除人行天橋,有的是因為利用率太低、天橋老舊;也有的是因為要推行人本交通,所以拆除車本時代下的天橋,不過也引來居民不同的意見。

    去年底台北市政府拆除和平新生天橋,就引發在地居民強烈不滿,成立團體出面搶救;也質疑天橋拆除之後,交通沒有完整配套措施,反而人車混流,造成了路口的混亂。台北市政府在未來三年,可能還要再拆掉九座天橋,到底天橋的意義隨著時代有哪些轉變?人本交通究竟如何才是以人為本?
    第885集
    文字:
    廖怡芬 / 攝影:賴振元

     

    HD x 505
  • AdminAdmin | 2025-01-08
    關鍵字:
    長照難聘物理治療師
    2025年台灣的大事之一,就是邁入超高齡社會。平均每5個人,就有1個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長照需求以及相關機構的任務,越來越重要。

    而物理治療,是長照很重要的一環,在活動能力逐漸衰退時,物理治療師能幫助長者,藉著運動或姿勢調整來促進健康。社福長照機構裡的身心障礙者,也需要物理治療師來幫忙復健或復能。

    但目前現實的狀況是,長照中心的物理治療師,大多是外聘或多家合聘,因為薪資問題、缺乏升遷管道,全職專屬機構的物理治療師,非常難聘得到。這困境的背後,也反映台灣醫療與長照制度,需要更多調整。
    第885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534
  • AdminAdmin | 2025-01-08
    關鍵字:
    快樂的出航
    生命的最後一程要如何走完,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尤其台灣單身戶已經超過300萬戶,獨居老人也將近百萬戶,到最後在哪裡、用什麼方式善終,是社會無法迴避的難題。

    彰化縣的衛福部彰化老人養護中心,是一家公立的長照機構,目前收容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長者為主,他們多半也都是獨居。為了讓罹患末期疾病的住民,避免無效又痛苦的治療,以及能夠在地善終,養護中心在10多年前開始推廣安寧療護。一起來看看他們推動的過程及挑戰。
    第885集
    文字:
    賴麗君 / 攝影:彭家如

     

    HD x 313
  • AdminAdmin | 2025-01-01
    關鍵字:
    鐵飯碗生鏽中
    最該保護勞工權益的勞動部,去年11月3日,發生一起公務人員因職場霸凌而輕生的案件,但這恐怕不是個案。2023年,輕生是國人死因排行第11名,但卻是公務人員死因的第4名。

    想捧鐵飯碗的人越來越少,8年下降35%,其中年輕人更嚴重。而且丟掉鐵飯碗的離職人數,正在逐年升高,5年來上升了38%。

    在勞動部輕生案之後,又陸續爆出許多公部門霸凌案,光是衛福部就有8案。到底公部門的體制有沒有助長職場霸凌文化?鐵飯碗又為何生鏽?
    第884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周明文

     

    HD x 416
  • AdminAdmin | 2025-01-01
    關鍵字:
    移工媽媽的抉擇
    2024年台灣的移工已經超過81萬人,缺工時代,移工被視為補充台灣勞動力的重要來源,但他們在台灣的生活,卻面臨不同的難題。獨立特派員將推出《移工在台灣》系列報導,首先從女性移工在台灣如果懷孕,可能遭遇的困境看起。

    去年10月,一位家庭看護移工在雇主家中生產的影片被放上網路,引來台灣社會許多討論,其中不乏抨擊批評的聲音。獨立特派員走訪移工媽媽的相關諮詢和庇護單位,實際了解移工媽媽在台工作期間,一旦懷孕會面臨哪些問題,他們又如何抉擇?
    第884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519
  • AdminAdmin | 2025-01-01
    關鍵字:
    祈安清醮知多少
    去年底台中大甲鎮瀾宮,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重修慶成祈安清醮慶典,吸引了大批民眾參與。鎮瀾宮建廟已經有290多年歷史,上次建醮是在民國77年,相隔36年後,因寺廟建築與裝飾出現毀損,廟方特地找來國寶級工藝大師陳三火等人主持重修。

    歷時3年完成後,於是決定擴大辦理慶成醮典。也因為不定時舉行的特性,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一生中,僅有的一次機會參與。這次一共設置7個醮壇,分布在大甲信仰圈裡的53庄。跟著獨立特派員一起來認識這場難得的慶典。
    第884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羅盛達

     

    HD x 497
  • AdminAdmin | 2024-12-25
    關鍵字:
    節儉不是病 囤積才是病
    歲末年終很多民眾開始要大掃除,才發現家裡堆積很多雜物,不知從何開始整理。根據美國的研究,每20人就有1個人有囤積症,算起來台灣等於有超過100萬人受到囤積症影響。

    很多民眾會認為東西沒壞,丟了很可惜,或是留下來總有一天會用到。再加上過度消費的習慣,就導致家裡物品越堆越多,影響生活空間也造成家庭成員的困擾,甚至影響到安全。

    到底只是家裡太亂,或真的有囤積症?如何用科學量表來評量?
    第883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

     

    HD x 368
  • AdminAdmin | 2024-12-25
    關鍵字:
    揮別被物品綁架的人生
    你是不是也每天太忙,沒時間整理物品,喜歡的東西越買越多,久而久之生活空間就堆滿了各種雜物?

    最近幾年,專業整理師這個行業越來越夯,他們到府協助案主整理生活空間,分門別類、再配置上架。但其實整理得從最基本的斷捨離開始,如果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捨不得丟,也可以免費提供別人取用,或是捐給社福機構成為二手商品。

    一起來了解如何循序漸進斷捨離,讓物品有效再利用!
    第883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

     

    HD x 335
  • AdminAdmin | 2024-12-25
    關鍵字:
    一雙鞋 一口活水
    你曾經將家中的舊鞋和衣物,捐到非洲去嗎?說起舊鞋救命,相信很多台灣人並不陌生。當地人因為沒鞋可穿,沙蚤寄生在腳部的皮膚而造成感染,患者因此無法外出上學和工作。

    來自台灣的團體和愛心,送舊鞋到非洲之外,也在當地進行醫療和衛教工作。但是他們發現,不能只解決沙蚤的問題,日常生活沒有乾淨的水來清潔和飲用,一樣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又發展了活水計畫,在學校和村莊建造水井,10年來,已經在非洲12個國家推行。
    第883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袁宏書

     

    HD x 527
  • AdminAdmin | 2024-12-18
    關鍵字:
    違規中國零食通台灣

    你吃過螺螄粉、魔芋爽這類中國食品嗎?台灣其實沒有核准螺螄粉進口,魔芋爽也必須專案申請、貼上繁體字標示才能販售,這些只有簡體標示的中國食品已經違規,但在台灣夜市、網購平台還是隨處可見。


    獨立特派員追查發現,金門到廈門之間的小三通,成為民眾帶貨來台的灰色地帶,到底這些琳瑯滿目的違規中國零食,是如何流入台灣?而未經查驗、標示不明的中國零食,究竟會對人體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民眾又該如何辨識?
    第882集
    文字:
    廖怡芬 / 攝影:賴振元

     

    HD x 570
  • AdminAdmin | 2024-12-18
    關鍵字:
    找回消失的針線

    你接觸過刺繡嗎?早期台灣有很多繡莊,店裡會擺放像這樣用木頭做的繃架,將布撐開。刺繡師傅坐在繡繃架的前方,一針一線繡出精美的紋樣,做為神明衣、廟宇的裝飾,甚至成為一件件藝術品。但如今,在台灣要找繡莊已經很困難了,更不用說可以看到被稱為繡才的刺繡師傅們在店裡刺繡的畫面。為什麼呢?

    第882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周明文

     

    HD x 474
  • AdminAdmin | 2024-12-18
    關鍵字:
    愛說話的眼睛
    重度肢體障礙的孩子,大多伴隨語言障礙,沒有口語說話的能力。他們喜歡什麼、想要什麼,沒人知道。但現在台灣有一群老師,讓重症孩子們可以透過眼動輔具說話。孩子們用眼睛看著螢幕,螢幕下方的儀器會追蹤眼球動向,就可以操作電腦、打字與他人溝通,甚至還可以上網自主學習,讓這群孩子有翻轉人生、決定自己命運的機會。不過目前眼動課程的資源和師資都不足,身障平權這條路,還需要更多人同行。
    第882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519
  • 最前
  • 3
  • 4
  • 5
  • 6
  • 7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後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5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