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婕綾
-
385
-
361
2012-12-06麥當勞中途之家事件,凸顯國人對於罕病的無知。
收容精障的康復之家,面對鄰里的恐懼與歧視,能否找到一個家?
台灣社會很有愛心,捐款從不後人,但對於弱勢族群卻較難有同理心,無法理解他們的需要,對於一些病患也因為不瞭解而產生恐懼,進一步就會排斥。繼台北市麥當勞叔叔重症兒童中途之家事件後,最近基隆也發生了社區集體抗議,不想跟康復之家做鄰居的風波。康復之家是精障者經過治療,準備要回到社會家庭的一個中途之家,但是民眾心裡還是會怕,過去有螢橋國小潑酸事件,北一女校園也曾發生過,都是精神病患做的,這就成了居民抗議的理由,難道接受治療中的精障者只能被關在杜鵑窩裡,不能有自己的家嗎?
獨立特派員除了採訪基隆這個社區,還回到當初也吵了很久的新北市新莊康復之家,居民終於和他們在一種不得不的默契下和平相處。我們也貼身採訪了一個家屬,瞭解他是多希望有精神病的弟弟能離開高牆,試著回到正常生活。多角度的報導,讓大家評評理。
第273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李金龍 -
349
-
388
2012-11-15行動不便的人,居然可以開著拉風的跑車?
進駕駛座不必用鑽的抱的爬的,有懸吊手臂可以將整個人搬上座位。
傑克!這真的太神奇了。一起來看看在日本驚奇的輔具展 。
隨著全球老年人口增加,健康照護器材的市場越來越大,在日本稱為福祉用具,每年九月十月在東京都有一場亞洲最大的輔具展,就像新車展一樣,也同時受到全球矚目。這裡不只身障者,也有老人和小孩的輔助器材,功能性十足,也有開大小不同的瓶口甚至罐子,對於手不方便的,或手還沒發育好的小孩,手沒力的老人都好用。還有光光一個簡單的扣鈕釦,或者旋轉把手的動作,他們也體貼入微。
日本是一個奇特的民族,因為天然資源少,因此為生活的方便,處處萌生創意。你有沒有想過一個行動不便的人,哪天居然可以開著拉風的跑車?進駕駛座不必用鑽的抱的爬的,有簡單現成的懸吊手臂可以將整個人搬上座位。傑克!這真的太神奇了。輔具展,有大品牌也有很多小品牌,連Honda這樣的大車廠也都搶進全車系的福祉車,並不貴,反映出日本廠商普遍投入輔具研發的積極心態。因為政策的導引,研發、購買都可以免稅,日本社會很早就反映出未來年輕人晚婚與老年化問題,蓬勃的福祉產業更促進很多就業機會。
第270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李金龍 -
624
2012-11-08 -
502
-
752
-
500
-
410
2012-10-26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海水、新鮮的空氣,
這裡是比西里岸,「三仙台」這個名詞或許你會比較熟悉!
生活在都市叢林的你感到厭倦了嗎?
比西里岸的工作假期,讓你體驗嶄新的假期型態!
美麗的東海岸有個知名景點三仙台,阿美族叫比西里岸,是以前族人養羊的地方,但很多遊客不知其所以,每年四十萬人來這裡都是走馬看花,留下垃圾卻停不下匆忙的腳步,後來也有一些人響應淨灘運動當志工撿垃圾,但都跟當地的部落沒甚麼互動;再後來,嚴長壽想教原住民開民宿,提高花東旅遊品質。不過,這些都不及當地部落民眾自覺來得重要。
他們因為財團大軍壓境,小店沒法開,只能受雇,觀光財都給外地人賺走了,這才想要找出只有部落才有的特色,他們現在結合友善的志工朋友,以時下流行的打工兼度假方式,把人帶進部落,住到mamu家,這是一種互惠生活新型態。
第267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李金龍 -
578
2012-09-13如果我們今天期待有一個理想的社會,自己卻不動手去做一些監督、一些推動,
等於是把命運永遠交給這些立法委員。
抱著不把命運輕易交出的信念,
他們誓言要打開國會的大門,讓國會更透明。
四年多前,獨立特派員曾針對立法院的亂象製作過一個系列報導,提到國內唯一一個以監督國會為訴求的民間團體-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希望能以民間和輿論的壓力,讓國會運作透明化,讓立委約束自己的行為,好好為人民做事。不過,四年過去了,公督盟艱苦經營,才六個專職人員卻要監督113名立委,議事記錄常常要不到,輿論也不幫忙,等等的問題,甚至募不到款面臨斷炊。立委受選民託付,掌管國家預算與法案,這個唯一監督國會的民間團體,有心卻得不到大家的支持,台灣社會究竟怎麼了?
第261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李金龍 -
484
2012-08-29經濟發展下的孤兒,獨唱望春風的勞工。
最近有好幾件陳年的勞資糾紛相繼被翻出來,一個是1995年華隆案,翁大銘兄弟惡性倒閉,陸續關了四個廠,僅剩的頭份廠撐到現在卻又轉賣出去,勞工被減薪甚至討不到退休金,六七十歲的老工人徒步北上抗議。
十六年前,幾乎同一時間,聯福製衣也因為把廠搬到國外,勞工領不到錢,在當時發生很大的抗爭,由政府以代位求償的名義墊付積欠的工資,十六年後的今天卻被勞委會追討。當年他們都是讓台灣經濟起飛的第一代勞工,如今都七十幾歲了,哪有能力工作又哪有能力還錢?他們用望春風改編成自救會的歌曲,唱了十六年,由壯年而老年,還是盼不到春風。到底這是一筆怎樣的惡債,為什麼勞工永遠是經濟發展下的弱勢和犧牲者?
第259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電視類 專題新聞獎
李婕綾、李金龍、卓冠齊、賴振元、張智龍 -
436
2012-08-22大埔農地風波再起,最後保留四戶,還是要拆,公義路上尋公義。
您還記得嗎?兩年前一群苗栗大埔農民因為縣政府要開發竹南基地,將怪手開進農田進行徵收,群起抗爭!
這個事件最早就是由獨立特派員報導出來的,還透過了部落格和臉書,將真相公開,引起社會廣泛的重視,至今已經兩年了,不過事情卻還沒結束。這個月,大埔自救會的居民再度北上抗議,因為其中有四戶人家將被拆屋、遷地,他們表示,當時行政院承諾可以原屋保留,到頭來卻是一場騙局。有的人家已經被拆了兩次,卻連最後六坪都不保,他們質疑這次拆房子的理由不合理。
跟著獨立特派員實地瞭解,在這條公義路上,最後四戶人家是不是真的有拆除的必要?給他們一個公道。
第258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李金龍 -
407
-
405
-
551
201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