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婕綾
-
608
2014-10-28不管是產業界或家庭,台灣好像真的離不開外勞了。正在立法院審查的就業服務法修正案,將放寬外勞居留台灣工作的時間,最長可以待十二年,只是每三年必須出境後再入境。如果這個會期能夠順利三讀,最快明年就可以實施。這項修法讓許多急需幫手的家庭鬆了一口氣,但多數人看事情的態度都是從自己方便的角度出發,卻忽視了為我們賣命效力的外勞,身心也需要休息。
獨立特派員長期觀察記錄外勞的生活,眼看著從去年五月廣大興漁船事件,到今年513越南平陽暴動,台菲以及台越之間的關係緊張,外勞處在夾縫中尤其為難。因為語言隔閡、還有工作地位較低等原因,他們的聲音很少被聽到,跟台灣人互動時也經常受到有意無意的歧視,像是在印尼開齋節期間,外勞聚集在台北車站,卻引起許多本地人不滿,主管單位只好拉起紅龍,隔出特定區域,不管合不合理,如果你是外勞,恐怕也會覺得不太舒服吧!隻身在異鄉打拼,他們需要更多人性的溫暖。
第371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531
2014-09-298月1日高雄氣爆事件,至今整整兩個月了,失蹤的兩名消防隊員上星期終於找到了他們的骨骸,算起來近十年因公殉職的消防員有28人,並沒有因為科技進步設備更新而減少傷亡,讓人非常遺憾。
要當一個人民的守護者,必須有相當的勇氣和正義,把自己暴露在危險中卻不退縮,但前提是必須讓他們清楚知道為何而戰?敵人是誰?危險在哪?而不是硬著頭皮不得不幹。前一陣子有消防員出來嗆聲、吐苦水,大家才注意到他們的工作困境。
我們的治安靠警察,防救災和緊急救護靠的是消防員,但是你知道嗎?日本一名消防員服務的民眾是935人、新加坡七百人、紐約五百人,台灣呢,以這次發生氣爆的高雄為例,一個消防員服務一千八百多人。算起來目前全台消防人員還缺一萬三千多名,近四成的分隊每天上班不到五人,怎麼應付得過來?
兩年前他們就有人挺身而出,要爭取合理的工作條件,高雄氣爆後,九月一號再度上凱道,但是很多人這天缺席了,因為當天他們同時被調動職務,這是怎麼回事?他們為什麼有這麼多怨氣?高雄氣爆殉職了六名隊員,一次又一次我們學到教訓了嗎?人民的守護天使─消防隊員不該白白犧牲。
第367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496
2014-09-29獨立特派員還實地跟著竹東消防隊,看看他們一天到底做些甚麼。抓蛇捕蜂救貓狗,還幫民眾開鎖尋人,平均一天有七件緊急救護與一件為民服務,救火救災反而是其次,只要打電話來服務就到,還做出了口碑。講起來消防員好像超人,萬能、無所不能,但實際上他們做得好累,因為人力時間都有限。三五年就該更新的裝備,卻穿戴了十年;多少次與死神擦身而過,回家都不敢告訴家人。
誰想做這樣的英雄? 消防員是公職,有一份穩定的收入,還曾一度被當成猛男拍宣傳海報,但這都是表面,實際上他們需要紮實的訓練、專業的技能和無比的勇氣來面對隨時發生的災難。近幾年災害類型及規模越趨複雜,但服務性的消防工作有增無減,相對的讓專業訓練減少,或者得拖著疲累的身體去救災,如何在生死攸關之際做出正確判斷?他們真的不是超人。
第367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516
2014-08-19台灣要國際化,被當成國門的桃園機場,門面當然很重要,因此被期許做為國際化跳板的桃園航空城看來勢在必行,計畫面積四千六百公頃,其中要進行區段徵收的就有三千一百公頃,是史上最大區段徵收案,會影響將近一萬名居民,當然有人不願意,認為審議過程不透明,發生不少抗議甚至自殺事件,七月底,內政部進行審議大會,三百個民眾在場外等消息,結果被告知草案通過了,明年就將執行,居民還在抗議中。
為什麼一個願景美好的計畫卻仍然有人不贊同,為什麼原本不在計畫範圍內的住戶,結果還是要被遷走,理由是,那裡要蓋住宅區,要安置其他人來住,建商已經蠢蠢欲動。獨立特派員帶您實地聽聽居民的心聲,看看土地的真相。
第361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525
-
510
2014-08-19對於航空城,桃園縣為自己的政策提出辯護,有些人也許贊成,有些人也許不認同。獨立特派員希望將不同的意見呈現,讓大家可以有更多的討論。台灣很小,能開發、值得開發的土地更少,長年下來,如果還要建設,一定會壓迫到現有居民的生活空間,而且民眾自主意識提高了,大家相互支持學習,於是發生一連串迫遷抗議事件,其中,有不少公民團體和學生參與,對學生來說,這就是社會大學的一堂課。
這個暑假,就有一個新興旅遊團,他們參觀的地點不是名勝古蹟也不是購物中心,而是掛上白布條或拆了一半、被荒廢的都更區,包括台北市公館的蟾蜍山,還有鬧上新聞的華光、紹興社區,和被劃入機場捷運開發案裡的桃園樂善村。這是個很有創意卻也很沈重的觀光行程,讓大家看到了城市光鮮之外,被人忽略卻應該被關心的地方。
第361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417
2014-07-29四年前苗栗大埔事件縣長劉政鴻說要擴建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將怪手開進田裡,毀了即將收成的稻米,激怒了農民,朱阿嬤飲農藥自盡,也造成繼25年前520農民運動後,台灣農民的最大團結。
這幾年間獨立特派員持續關注大埔的命運和後續發展,去年,劉縣長又拆掉黃福記張藥房等四戶人家,這次張藥房的老闆張森文後來被人發現死在家附近的排水溝。這又是一個悲劇。今年年初臺中高院判決這四戶拆遷戶勝訴,內政部決定不上訴,在自救會爭取下,當年被毀掉的田給重新劃了塊地,三月復耕,就在最近收割了,幫忙義務辯護的律師選在結著金黃稻穗的田裡拍婚紗照,獨立特派員也記錄了這兩樁喜事,但是地貌已經改變,逝去的人也不會再回來,究竟誰該為這樣魯莽和錯誤負責呢?
第358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465
2014-07-01最新一波的勞工抗爭事件、就是國道收費員安置風波。高速公路從今年起、改採電子收費,結束了長達四十年的人工收費;原有的九百多名收費員、有一半選擇領取五個月的離職補償金,另外一半由遠通協助轉介工作,但他們指控、遠通提供的許多職缺都是看得到吃不到、不符合他們的期待,因此提出國家安置的訴求。
但是這一項訴求、並沒有獲得民眾的普遍支持,有人認為、幾年前政府就告知這是一年一聘的工作、電子收費上路後就會消失,收費員應該早有準備;也有人批評、收費員不去努力找工作、卻想要順勢成為公務員,哪有這樣的道理?
獨立特派員在過去一段期間、跟著失業的收費員夜宿交通部、上凱道、衝國道,慢慢體會出他們希望受到尊重的心情。而就在上個星期,自救會終於跟交通部長--葉匡時會面,達成建立一個專案協商委員會的共識,期待透過協商、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解決之道。
第354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555
2014-06-17 -
456
2013-07-01政權改變
緬甸有如重新發動的火車
金磚上的窮國
如何擺脫貧窮?
國土面積是台灣的19倍,境內森林覆蓋率超過50%,不但林業資源豐富,還蘊含豐富玉石及寶石等貴重礦產,甚至擁有石油及天然氣等天然資源,完全符合地大物博的概念。這幾個條件講的是東南亞第二大國緬甸。
雖然具備剛剛提到的各種先天優異條件,但是在國際貨幣基金會的統計中,2011年緬甸平均每人所得只有1325美元,在東南亞國家中敬陪末座,這個結果與緬甸內部長達半個世紀的軍事獨裁有關。
在過去的50年當中,緬甸內部紛亂難平,先有軍政府的奪權專政,後又有一連串對於境內各族群的強勢鎮壓,其中包括排華運動以及與少數民族的武裝鬥爭,而近年更因為軟禁民運領袖翁山蘇姬,以及由僧侶引發的袈裟革命,都讓緬甸長期壟罩在鎖國以及貧窮的陰影中。
不過這個國家,卻在2011年有了戲劇性的改變,軍政府將政權轉交給溫和開放的政黨,現任總統登盛也開始了一連串的改革開放政策,緬甸就像一部重新發動的火車積極想在東南亞國家中嶄露頭角。
挾著豐富天然資源以及充沛勞動人口的優勢,緬甸確實引起全球矚目,包括台灣商人也躍躍欲試。從去年以來,已經超過50個台商考察團進入緬甸積極布局。獨立特派員從幾個月前就規劃這趟採訪,眼看著旅館價格往上飆高,機票一位難求,終於帶回第一手觀察。來看看這個國家的美麗與矛盾。
第301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賴秉寰 -
437
2013-05-02綁布條 上街頭
和勞動者同陣線
追求兩公約理想國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這幾年勞動節都不平靜,因為台灣在高度經濟發展下貧富懸殊,市場向資方傾斜,底層的勞工階級更形弱勢。這幾天關廠工人再度聯合起來苦行、絕食,抗議勞委會提出的579方案:也就是利息、違約金雖然全免,但本金只給五、七、九成,關廠工人堅持這是他們應得的,一毛都不能打折。
今天逐夢世代要來看看跟勞工弱勢站在一起的一個年輕人,施逸翔。2004年菲律賓發生了一樁糖廠工人罷工遭到血腥鎮壓事件,當時糖工每周只被分配到工作一天,工資不到1美金,因此才群起抗爭,至少七名糖工被射殺。
當時還是研究所學生的施逸翔,到菲律賓針對這起事件進行田野調查,也得到很大的震撼和啟發,從此成為人權工作者。一直到現在,國內許多攸關弱勢與人權的社運現場,都有他的身影,他教育原本不懂或不敢發出聲音的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權利,他說他的理想國度是一個不需要人權團體的地方,那個時候做為一個人權工作者他可能會失業。
第293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李金龍 -
431
2013-04-08拒絕家族企業,懷著滿腔熱血,
用相機打獵,以鏡頭說故事,為弱勢發聲的刁民。
在剛剛的華光事件中我們再度看到青年、學生站到了第一線,這是近年來台灣社運蓬勃發展的動力,你可以說他們是熱血,會不會少不經事?但這也是一個社會進步和向上的機會,看這群逐夢世代如何翻轉台灣。這十年來最被一再提起,也培養出很多熱血青年知道怎麼樣組織動員的社會運動就是樂生,參與策動的人都被標上樂青這樣的身分,獨立特派員逐夢世代系列報導必然不能少了這號人物,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鐘聖雄,一個原本想要做搖滾紀錄片的年輕人卻意外的成為街頭運動的最前線,他用相機用筆說故事,讓大家聽到社會底層微弱的聲音。除了樂生,他還關心台北市都更問題、桃園關廠勞工的生計,與南部莫拉克風災的現況。捨棄了家族事業舒服的生活,阿雄寧可日曬雨淋像打獵一樣,追逐新聞,做自己想做的事。
第289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李金龍 -
409
2013-04-08一紙讓渡書居住50年,
華光社區被強制拆屋,
違法居民?
情與理在哪裡?
一向被稱為是房地產空頭總司令,希望落實居住正義的張金鶚接任台北市副市長,他到底能拿得出甚麼辦法解決文林苑問題,又如何讓台北市已經停滯的都更露出曙光,又怎樣主持老百姓住的正義?3月29號文林苑一周年,張金鶚說要在三個月內解決爭議,但是就在329的前兩天3月27號,吵了五六年的台北市華光社區最後兩戶被強制拆除了,現場再度上演了火爆劇,住戶和聲援的學生被抬離現場,獨立特派員漏夜守候,除了觀察,也深入了解這些被法務部提出告訴說他們違法的居民究竟理從何來?
華光社區是法務部的宿舍,原先共有近700戶包含違建的174戶,從2007年以來政府說要在這裡打造金磚計畫就通知居民搬走,陸陸續續的現在只剩這兩戶,不搬,理由是甚麼呢?他們手上持有的是五十多年前一張形同買賣的房屋讓渡書,五十年來如期繳納稅金,他們也許不適用現在的法令,法務部也堅持這兩戶不是低收入戶,但情理法的情與理在哪?政府一心一意想要打造的金磚計畫真的有這麼急切,來不及跟居民溝通嗎?
第289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李金龍 -
400
-
460
2012-12-27一個家族有31人列入被告,牽連四代,
最小的只有國小,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2012年馬上就要過去了,這一年台灣發生了好多勞工抗爭事件,一直到現在,問題還沒有解決,其中包括桃園的聯福製衣廠四百多名勞工。80年代包括聯福製衣、東菱電子,好幾家大企業惡性倒閉,工廠無預警歇業,有些不但積欠員工薪資,甚至不付資遣費跟退休金,當年聯福女工甚至臥軌抗爭,最後勞委會動用就業安定基金暫時平息風波,但事情並沒有真的過去。16年後,今年有人收到法院發出的支付命令,要求還錢,這群勞工都已經老了哪有能力償還?
於是8月份再度發動抗爭,當時獨立特派員也做了記錄與報導。在勞工抗爭壓力下,勞委會做出暫停訴訟的決議,但暫停並不表示事件落幕,獨立特派員持續追蹤,發現勞委會明年度的預算編列了一筆訴訟費,將所有保證人都列入名單,於是這個案子的被告名單越來越長,年紀最小的還在念國小。
第276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李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