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文
-
45
-
44
-
442023-03-22
-
51
-
442023-03-01台灣的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洗腎者有一半都是因爲糖尿病引起。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資料顯示,全球有5.37億人患有糖尿病,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在台灣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有250萬人,如果再加上屬於糖尿病前期的500萬人,等於全台灣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體內血糖都高於正常值。
有研究發現,亞洲人因爲基因關係,罹患糖尿病的機率的確比歐美還要高,最令人擔憂的是,糖尿病患者如果沒能控制好血糖,就像身體大小血管長期泡在糖水裡,很容易產生許多併發症。
很多人都以為高血糖是因爲甜食吃太多,其實現代人飲食多偏向高熱量,容易造成體內囤積過多脂肪,也是造成糖尿病的主因。如何從飲食及生活型態來翻轉台灣人的糖尿病危機?
第79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482022-12-28醫院財報下的祕密特別報導,深入探討在台灣健保制度下,醫院必須在醫德與營運的兩難中找到平衡的困境。一般人都會以為醫院賺的錢應該都來自醫務收入,但其實在台灣很特別,醫院最主要的盈餘是來自業外收入,像是醫院委外經營美食街和停車場所收的租金收入。
台灣的健保便宜,給付給醫護人員專業技術的費用並不高,醫院在醫療本業經營困難,於是醫院買藥賺藥價差,而自費項目更是很大的重要財源。
醫院營利以藥養醫、以醫材養醫,這些都因為健保目前還是以論件計酬為主,醫院盈餘則必須要靠醫師多做業績,或者是為病人創造更多自費需求來維持。造成大醫院靠美食街、停車場和自費項目賺錢,而偏鄉醫院經營則越來越辛苦的現象。
醫院的設立除了私立醫院以及社團法人醫院具營利性質,其他像公立醫院,還有財團法人醫院都是屬於非營利性質。醫療財團法人是由捐助人,捐助一筆財產,而其在捐贈以及醫院營運時已享有很多稅賦減免,因此必須具有公益性。
台灣醫療財團法人目前有53家,全台19間醫學中心,有14間是財團法人醫院。但是,醫改團體根據醫院歷年財報分析發現,台灣一些財團法人醫院與母企業集團的關係交易十分密切,有的透過承租的方式,有的是利用捐款,還有是去購買並持有母企業的股票,使一些財團法人醫院儼然成為財團的小金庫。
第782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372022-12-14一波波東北季風南下,每年11月到隔年1月是台灣烏魚子產季,由於野生烏魚捕獲量日漸減少,養殖的烏魚已經成為烏魚子加工主要來源。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烏魚子的品質和大小,除了養殖技術,也和氣溫有關,今年因為暖冬的影響,魚卵的結卵率低,產量不夠,市場供不應求,烏魚子價格平均漲幅超過2成,創下歷年新高。不過現在烏魚養殖因為氣候異常、飼料上漲,養殖成本越來越高,很多漁民選擇將魚塭轉作光電,這也是讓今年烏魚子價格創新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雖然政府為了避免假養殖、真種電,訂出漁電共生必須維持原有產量七成的規定,希望確保承租的漁民可以維持原有養殖的權利。但實際的狀況是漁村很多地主都受到高額租金吸引,寧願把魚塭收回轉租給光電業者,導致地方漁民已經越來越租不到魚塭。
第78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41
-
57
-
40
-
422022-09-28一般人三餐最常吃的肉品,以雞肉和豬肉居多。市面上便當和炸雞使用的雞肉,主要是國外育種的白肉雞,白肉雞飼養只要35天就能上市,已經是全世界雞肉市場的主流。
為了保留台灣古老雞種,中興大學土雞種原保種中心多年來從全台各地採集特色土雞品種,除了保種,也做育種改良,像中興紅羽1982就是經過長期選拔所培育出的優良雞種。這種雞的肉質細緻,腿肉多、脂肪少,不過飼養時間比較長,需要十六週的時間。
之前培育出來的中興紅羽1982一直都只限學術研究,沒辦法被一般市場接受,一直到2009年88風災後,屏科大陳美惠教授為了協助部落重建,推動養雞,才讓紅羽1982從實驗室走入民間飼養,現在全台灣已經有11個部落養殖。紅羽1982的價值不只被看見,也發展出不同的在地特色。
第769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472022-09-07最近中國無人機頻頻侵擾我軍金門和馬祖防區,台海情勢緊張,共軍不斷對台灣操作灰色地帶戰略。而除了以軍機、軍艦和無人機侵擾台灣周邊海空域,中共也採混合戰,以線上和線下網路攻擊的方式對台步步進逼。
根據國家資通安全情勢報告指出,近幾年政府各機關頻遭網軍資安攻擊,去年政府公務機關共通報696件資安事件,其中發現多個機關的物聯網設備有被下載惡意腳本的連線紀錄,例如在監視器,還有印表機及掃描器,都曾被攻擊者利用安全漏洞從遠端入侵。
依據統計,國內政府機關每個月平均受到3,000萬次的境外網路攻擊,估計有一半來自中國。中國駭客實際早已長期滲透國內機關組織,21世紀,網路戰已經成為重要作戰手段。
第766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432022-08-17
-
562022-07-27最近天氣實在太熱,隨著溫度直線上升,全台尖峰用電量頻頻創下歷史新高。氣候高溫炎熱再加上產業用電激增,這幾年台灣用電成長大幅超出預期,像是去年全台總用電量2830億度,創下史上最高用電量。
面對用電需求不斷攀升,國際燃料價格又上漲,國內電價在經過四年凍漲,最後做出調漲的決定,在不影響基本民生的原則下, 這次調漲主要針對用電大戶,尤其是工業用電漲幅達到15%,對企業的影響比較大。對於電價調漲,部分業者大喊吃不消。
其實台灣過去為了扶植產業發展,一直以超低電價來維持經濟成長,不過結果卻是使台電一直苦於缺乏經費來更新設備,補強現有的電網,導致這幾年跳電的事故頻傳。
電價上漲會衝擊傳統產業,但電價太低也讓企業和民眾缺乏節能的誘因,造成電力浪費,如何取得平衡,都是難題。
第76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592022-06-29隨著全球能源發展趨勢,台灣極力發展再生能源,不過再生能源風力和太陽能占比高,對電力系統其實會有很大衝擊。因為不像傳統發電機組,再生能源的間歇性和不確定高,瞬間變化很大,容易造成電網的頻率波動,影響穩定供電。
要擴大再生能源發電,最重要就是儲能及智慧電網系統。透過儲能系統的充放,不只可以維持平時電網頻率穩定,萬一遇到電廠機組跳機,儲能系統還可在瞬間快速供電,撐住電網,來等待後續機組支援。
舉例來說,今年303大停電,南部電廠跳機,北部和中部也因為來不及反應,引發低頻卸載,造成部分停電,如果有足夠儲能,就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不過國內儲能發展目前還在起步階段,智慧電網也還在布建中,接下來能否跟上綠能發展,將是未來能源轉型是否順利的重要關鍵。
國內用電量不斷增加,政府能源規劃原本預計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目標要達20%,但因這幾年用電量大增,使得綠電占比確定無法達標,已經下修為15.2%。目前台灣再生能源只占總發電量的6%,距離目標也只剩3年,挑戰相當大。
政府加緊腳步,今年台灣西部外海離岸風電正如火如荼進行,依據規劃,2025年台灣外海上將會有700支的離岸風機,不過現在的進度只達到4.2%。
而在陸域風機的部分,之前風機的設置都靠近濱海,現在已有越來越多風機進到村子,卻影響了地方居民的生活。台灣為了開發再生能源,之前常引發爭議,像是太陽能農地種電的問題,如何突破綠能發展的瓶頸?
第756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592022-06-2213日,桃園大潭電廠8號機組工程,因吊車不慎拉扯,發生鷹架倒塌意外,造成6名工人受傷。發生工安意外的大潭電廠,是國內最大的天然氣電廠,目前廠內正在進行8號及9號機組工程,為的就是要遞補日後廢除核電的缺口。
不光核電,未來三年台灣也正處於老電廠除役的高峰期,而新增機組原本計畫由大潭電廠8號及9號機先接手,卻因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延期,將造成台電未來幾年會有很大供電壓力。
不單供電問題,近五年台灣發生四次大停電,都是因爲人為疏失造成的事故,2017年815大停電,總統為此道歉,還強調要將會因人為疏失而輕易癱瘓的供電系統,列為徹底檢討改革的重點,但去年又連續發生513、517兩次大停電,今年則有303大停電。
每次檢討都提到台灣電網太過脆弱,針對脆弱的台灣電網,政府有哪些改革計畫?面對未來幾年電力供應吃緊的問題,台電又將如何因應?
第755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