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盛達
-
1522014-09-16
-
1652014-09-09人經常站在自己的高度,輕視其他物種,但終究還是無法違逆自然,古今中外的許多經驗,不斷提醒我們這個鐵律。金門小水獺的走失是一項警訊,而遠在歐洲的萊茵河流域,也有一段鮭魚無法迴游的歷史,背景是工業化產生的嚴重污染。但我們今天要帶大家來看看,這幾年當地如何亡羊補牢。
在工業革命後的兩三百年間,世界人口迅速增加,為了發電為了航運,萊茵河流域沿途築起十座水壩,以穩定水量與流速,但如此一來,雖然馴服了大河,河裡的生態卻受到衝擊,五十年前盛產的鮭魚從此絕跡。
可能有些觀眾朋友還記得,獨立特派員先前曾拜訪美國奧林匹克國家公園,那裡的印地安人有個古老傳說:相信鮭魚消失的那天就是世界盡頭,這個故事還真的有科學根據,因為鮭魚的確是一種環境指標,當河流不適合鮭魚生存,又怎麼能養活人類呢?於是美國人動手拆除艾爾華流域的大壩,讓鮭魚重返,而歐洲人現在也想讓萊茵河的鮭魚回來,但是從北海迴游返鄉,得游上千里路,萊茵河的鮭魚辦得到嗎?
第364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1612014-09-01台南的港尾溝溪排水疏洪工程,花了十億蓋堤防,才啟用二十天就崩塌,外界批評這是好貴的豆腐渣工程,不管是否有偷工減料,但長久以來大家習以為常,用工程手段來擋土防洪,絕對不是聰明的作法,無法應付氣候變異下,一次比一次大的水患,而是要了解水,用管理方式順勢而為,獨立特派員從這週起推出大河命運交響曲系列報導,要帶您逐一觀察橫跨歐洲九國,養育五千萬人口的萊茵河,怎麼從一條臭水溝,或者有人說它是公廁,還原它原本美麗澄清的面貌。
全長1232 公里的萊茵河,發源於瑞士阿爾卑斯山,流經九個國家,最長的一段在德國,最後由荷蘭出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流域之一。 工業革命後,歐洲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年代,許多重工業矗立在萊茵河畔,重金屬及化學物直接排放到河裡,河水被嚴重污染,一夕之間魚蝦死光光,這才引起沿岸人民的群起抗議,九個國家共同成立跨國政府平台,訂定嚴格的法規和監測辦法,歷經三十年通力整治,萊茵河才慢慢回復它清澈的面貌。獨立特派員這次很難得的參與國際萊茵河保護委員會的跨國年會,見證九個利益不同的國家如何妥協合作,來守護這條影響五千萬人民的河流。
第363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164
-
1512014-06-23核四確定封存,台電月底要提出機組封存計劃,估計每年得花二十億定期維修,讓機組長年保有可以運轉的功效,避免氧化鏽蝕,美國日本都有這樣的例子。不過對核四大家還是有意見,覺得何必為了一座根本無法安全運轉的機組每年耗費公帑? 台灣的核電問題還有得吵!
去年獨立特派員曾推出美國核電系列報導,探討在後福島時代的核能安全趨勢。一年不到,這個議題在台灣風起雲湧,從經濟部推出確保核安、穩健減核政策,到反核大遊行、林義雄禁食,最後政府宣布核四一號機封存、二號機停工,民眾看到聽到的都只是核電廠的輪廓,人云亦云,沒有幾個人真正了解台灣幾座核電廠的現況。
獨立特派員這次深入核四廠,特別拍攝因應核災台電建立的最後一道防線: 斷然處置措施,也就是用福島經驗,模擬一旦遭遇超大型複合式天災,廠方人員如何在可能發生輻射外洩前,第一時間交由第一線人員在全黑狀態下實施斷電灌水銷毀爐心的終極手段。公布了這套斷然處置措施,能不能說服民眾,還有待檢驗。
不過民眾現在可以暫時鬆一口氣,經濟部表示今明兩年電價都不會調漲!但是回頭來看,如果核四不運轉,台灣現有能源該怎麼維續? 核一二三廠勢必要延役。
最先該退休的是核一廠一號機,107年就要到期了,更糟的是暫時儲存用過的燃料棒的池子快滿了,核一廠想另建一座乾式貯存場,計畫還卡在新北市政府,沒過。1954年蘇聯建立世界第一座核電廠,成為人類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成功典範,大家都認為核電乾淨又便宜,但六十年來卻沒人能解決核廢料終極處理的問題,僅次於美國,擁有59座全世界第二多核電廠的法國就發現,核能發電成本持續增加,過去4年漲了20%,最大原因是維修和安全經費暴增,如果反應爐延役,未來二十年的總投資將高達一千億歐元,這是核能發電最終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接下來獨立特派員要帶您進入準備退役的核一廠,已經四十年的老電廠在還沒有找到替代能源前,能扛下重任延役嗎?
第353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1212014-06-23台灣人越來越勇於表現、實踐自我。當大環境持續低迷,薪水凍漲,許多人開始學習第二專長,發揮潛力、拿出本領拚生存,比如街頭藝人。每年五六月是街頭藝人考試旺季,一年比一年難考,以台中市來說今年就有七百組報名,唱歌跳舞耍特技,十八般武藝都使出來了,評審要從中海選還真不容易,台北市競爭最激烈,過關機率低到只有一成。
有的人只為了兼差賺外快,卻也有人全心全意付出,當成個人事業經營。十年前,台北市率先以許可證審查制度管理街頭表演,到現在全台各縣市跟進,讓表演藝術遍地開花。街頭藝人讓城市變舞台、馬路變樂園,給大家帶來歡笑,也讓城市多了一處處美麗的風景。一起來看街頭藝人如何使出渾身解數賺賞金,政府如何提昇街頭表演的素質?
第353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154
-
1422014-04-01反服貿活動和平落幕,不過學生回到立法院,繼續佔據國會,這已經兩個星期了,他們堅持要退回服貿協議,否則抗爭綿綿無絕期。但是台灣不像美國韓國在貿易上的強大,對大陸也好對國際也罷,籌碼不多,這也是政府堅持不能退的原因。馬總統表示,這週就會具體行動,包括服貿協議應該要回復到由立院逐條討論、逐條表決的行政程序,包括建立兩岸協議監督機制。但是立委呢,失去了議場的立法委員們一手製造了災難卻至今無法收拾,幾次朝野協商破局,讓人民惶恐焦慮,是不是也該有所作為?
如果大家依舊各執己見、杯葛打架、議而不決,我們還需要這樣的立法院做甚麼?在民主國家,占領國會是破壞憲政體制的嚴重脫軌行為,但是在台灣,學生占領立法院卻被當成英雄崇拜,從最初號稱反黑箱開始,學運一步步升高訴求,上綱到全面反服貿,除了政治原因,也包括很多人長期處在低迷的景氣中所反應的徬徨和焦躁,感覺前途未卜,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最終學生還是得退出議場,讓其他法案進行,讓全民上過這堂民主課程後,一起來思考服貿的下一步。
第341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1552014-02-26台灣很多地方都要觀光,很多年前大家挖空心思就開始設計各種名目的節慶活動: 海洋音樂節、童玩節、蓮花季、桐花祭...一籮筐,但憑空生出來的觀光活動總沒有腳踏實地有文化和自然為根底的來得長久。
上個星期我們播出北風馬祖紀錄片上集,今天要繼續播完下半段,完整告訴您馬祖這個地方因為最晚解除戰地政務,又離台灣比較遠,可以說是封閉在閩江口外,所以保留很多自然風貌以及傳統習俗,去過的人都很難忘,擁有絕對豐富的觀光資源。不過我們講:天時地利人和,好像從來不曾站在馬祖這邊,所以他們最後只能靠人民自決,博弈公投試圖改變命運。
當年幾乎百分之九十的馬祖人都先後跑到台灣,因為生活不下去了,他們對馬祖的記憶是痛苦不忍回顧的,但多年後,鄉愁讓他們重返故里,卻只見蕭條與荒涼,又感到一股惆悵和虧欠,這是何等矛盾的心情! 其實想想不只馬祖如此,很多台灣南部或偏遠鄉鎮的人也急著往城市跑,這樣的故事一直在不同地方輪番上演,不都一樣? 放棄了原本的生活和基礎工作沒人要做,就像馬祖的漁業沒人接棒,到時候好吃的魚都得靠對岸運來,我們究竟還剩下甚麼? 繼續來看北風下的馬祖。
第336集
文字:胡毋意 / 攝影:羅盛達 -
1662014-02-19在歷史上台灣原本就是一個移民的島嶼,除了本島之外,金馬澎湖這幾個離島也都如此,島嶼上的人早年依循自然法則討生活,但這百年間因為政權的幾次興替、經濟發展的快速腳步,人為造成了百姓生活的巨大變化。
你大約還記得2012年中的馬祖博弈公投吧,很多人對它一知半解,公投把大家的意見兩極化贊成或反對,但其實裏頭卻有著深層的意義,外人很難理解,大家除了好奇想看看馬祖到底是個甚麼地方,在公投之後一窩蜂的去觀光個幾天,你還有甚麼進一步的認識?
獨立特派員在公投後決定長時間觀察馬祖的改變,也想跟居民生活在一起,了解這個長期被忽視的地方是怎麼了,所以我們製作了北風這支紀錄片,要在今天的節目中播出。由於片長一個半小時,我們分成上下兩集在連續兩周的節目中跟大家分享,裏頭跨越了春夏秋冬四季,交代了以打魚起家的馬祖居民在戰地政務解除前後八十年間生活的巨大轉變,請您細細品味、觀賞!
第335集
文字:胡毋意 / 攝影:羅盛達 -
151
-
1662013-12-05美國核能發電商業運轉六十週年
毀滅性的武器轉變為和平用途
獨立特派員特地走訪美國
看看他們如何面對下一個六十年
今年是美國核能發電商業運轉六十週年,從二次世界大戰核能被當成毀滅性的武器轉變為和平用途,今年,有重大意義。但是碰上了日本311核災,核能科技也面臨許多新的挑戰,雖然包含台灣美國都考慮不再新建核電機組,但是怎麼應付未來電力需求? 最新態勢是: 將原本屆齡退休的老電廠延役,美國104部機組,半數以上都快到40年使用期限,已經申請延役到60年,但是安全嗎?
台灣核一二三廠也勢必面臨這樣的抉擇,沒有替代能源就得延長運轉,因此獨立特派員特地走訪美國,看看他們如何面對下一個六十年。 即使現階段美國正努力開發新能源頁岩氣,也有人主張用再生能源、風力發電,但這些需要政府的補貼無法市場化。台灣更小資源更少,我們要怎樣借力使力,順應自然?
第324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1902013-11-28反核V.S 擁核
台灣的核能發展政策 搖擺未明
獨立特派員 到您到美國
窺核能產業及政策的改變及趨勢
百萬人廢核四環島行腳從十月十號由貢寮起步走,繞東台灣再北上,現在已經到了雲林,預定元旦要到總統府。我們吵了多年的核四依舊在停擺狀況,雖然一度想交付公投,但也撤案了,被質疑的幾大疏失問題,台電找了由核一核二核三廠調來的工程師,和國外專家逐一檢測改善,但一切都在台電內部進行,這麼專業的技術,外界也很難窺一二,究竟台灣能廢核嗎?
至今我們也拿不出更好的核能政策來,很多人舉國外的例子,說台灣為什麼不這樣為什麼不那樣,但從來沒人深究過台灣不能不核電的緣由。獨立特派員今天起將推出核電在美國系列報導,我們的核一二三廠就是由包含奇異在內的美國三大核能機組公司建造完成,幾十年來持續售後服務,賣給我們燃料棒、維修技術和專業工程,它是全球核能機組最多的國家,也對全世界核能管理相關規範影響極大。今天我們就先從三個第一開始看起: 全球核能機組最多、人類核能史上第一場核災三哩島事故、以及目前最老的牡蠣溪核電廠,在日本福島核災後,美國核能產業及政策也有所改變。
第323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1532013-10-17外來物種可能導致洪災?
所含的化學物質更會污染土壤?
這些你知道嗎?
更令人驚奇的是 手機APP竟成外來種剋星!
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人類交換資源頻繁,後遺症之一是本地的弱勢資源恐怕會被國際強勢產品所取代,最近大家擔心的服貿協議就是其中之一。其實不只是貨物,人和物種也面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競爭。台灣有十大外來種,從最早引進的福壽螺,還有小花蔓澤蘭、布袋蓮到紅火蟻等,現在早已經落地生根,造成生態和經濟上的損失,甚至侵犯到原生種的生存空間,弱勢的純種動植物很可能有滅種危機。
美國奧林匹克國家公園所在地華盛頓州也有同樣困境,政府發現外來種植物正大幅入侵,於是州政府、國家公園、NGO以及志工學者聯合作戰,他們的武器是衛星定位及公民參與的地理資訊系統,透過研發智慧型手機,APP隨時隨地進行辨識,這是一場混種危機,看他們如何進行純種保衛戰。
第317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1812013-10-11美國西北天涯海角
多樣化的生態 迷人景緻
遇上了財政困難 該如何維護
人,過去很有優越感,認為是萬物之靈,但事實上卻經常被小小病毒打敗,也經常受大自然挑戰,今天解碼奧林匹克系列報導要帶您來到92公里長的海岸線,這裡海角天涯,有鯨魚海獅海豹,還有空中翱翔的鷹,世居在此的印地安人以動物維生,卻也同時感謝大自然的賜予,讓你對人生有不同的感受。美國同樣政府財政越來越困難,國家公園預算被大幅刪減,要維護廣大的天然景觀很不容易,人手嚴重不足,他們就大量訓練志工來維持旅遊品質。
在時代轉換中,全球的政府都面臨巨大挑戰,因為變化太快了,很多制度亟待修改,如果不看透問題的癥結釜底抽薪,很難拿出有效的解決方法來,觀光與保育的衝突如此,要國防卻要改成募兵制,怎麼兼顧,這個問題也是如此。
第316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