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張智龍
攝影記者
報導
張智龍
48
政治經濟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4-04-24
新型債務
大約20年前,台灣發生一場由信用卡及現金卡引發的金融危機。這場危機後來被稱為雙卡風暴,起因是銀行在徵信不足的狀況下,大量借款給消費者,導致許多欠債者還不起錢,進而逃債、自殺,金融問題最後擴大成社會問題。
20年過去,當年的雙卡風暴還沒清理結束,長期協助債務人的民間團體卻發現,以汽機車抵押或商品買賣為包裝,提供快速、高息超額貸款的新型債務風暴已經隱然成形。獨立特派員帶您一起來看,新型債務的樣貌特性,以及可能帶來哪些隱患。
第849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51
司法人權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4-03-20
當非行少年碰上司法
3月16日,有民間團體在自由廣場舉辦了一場「永不止息的愛」追思會,紀念去年底新北市校園傷害案件中傷重不治的國三學生。
除了希望社會不要忘記校園安全的議題,發起活動的團體也再次呼籲重新檢討少年事件處理法。認為現行制度對司法少年太過保護,甚至點名希望針對前科塗銷這項規定進行修法。
不過少事法是一部相當特別的法律,從立法意旨、執行程序到司法養成都獨樹一格。一起來看看,當少年觸犯相關規定,少事法的處理機制,以及前科塗銷衍生的問題及爭議。
第844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52
司法人權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4-03-20
司法少年職培中
對司法少年來說,復歸社會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其中職能探索及培訓更是少年輔導工作的重要項目。而近幾年針對司法少年的職能培養也跟過往有些不同,除了一技之長外,更講究就業導向。接下來,帶您到矯正學校之一的明陽中學以及台北少觀所,看看目前司法少年的職業培訓怎麼做。
第844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55
社福弱勢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4-01-31
長照輔具的租賃改革
因應長照需求,2017年長照2.0上路後,針對長照所需的輔具也開始有補助,是身障所需輔具之外的另一種輔具補助機制,一般也稱為長照輔具補助。長照輔具補助品項總共有68項,其中有超過7成的比例必須是購買才能獲得補助。
換句話說,目前長照輔具主要是補助購買,不過這項補助政策未來將改為以補助租賃為主。政策轉變的考量點是什麼?目前台灣租賃輔具的狀況又是如何?
第838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50
社福弱勢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4-01-10
失智‧在偏鄉
近幾年,台灣社會開始關注失智症議題,不過在偏鄉,對於失智症並不是那麼了解,尤其在人口外流的情況下,失智症在偏鄉更有獨居議題的雙重考驗。獨立特派員透過鏡頭,帶您一起走訪中部的甲安埔地區,了解失智症長者在偏鄉有哪些生活上的難題。
第835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44
司法人權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3-12-27
【卓越大賞】失智詐騙
根據警政署資料,去年平均每天有11.4件詐騙案件,受害者是65歲以上的高齡長者。這個統計數字雖然沒有標記受害的高齡長者是否為失智長輩,不過從事高齡社福工作的第一線人員表示,雖然長者遇到詐騙的機率與是否失智沒有關係,但一旦失智長輩遇到詐騙被得手的機率確實比較高。
今年年初銀行公會也正式發布了一份失智者金融實務參考指引,希望提供失智者更友善安全的金融環境。接下來獨立特派員記者要帶您了解,失智者容易遭遇哪些詐騙型態,以及未來金融業面對失智者有哪些服務指引?
第833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50
司法人權
系列報導:2024請問總統系列報導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3-12-13
2024請問總統 – 與仲介告別
從2003年就開始在台灣舉辦的移工大遊行,今年的遊行選在12月10日登場,希望在大選前,各黨的總統、副總統候及立委候選人們,能夠重視他們今年遊行的訴求,也就是廢除私人仲介,由政府承擔聘僱責任。廢除移工仲介制度,在2019年移工大遊行中首次成為主要訴求。為什麼時隔4年又再度被提及?移工仲介制度到底有哪些問題?跟著這場遊行一起了解原因。
第831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51
司法人權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3-12-06
三叉坑重建.待續
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許多人的家園受到毀損,甚至有不少山區的村落或是原住民部落必須遷村重建。位於台中東勢山區的三叉坑部落就是其中之一。不過,現在重建區內,卻有族人被提告要求拆屋還地。直到這時候族人才發現,20多年來,自家房子底下的土地一直沒有完成過戶程序。和獨立特派員記者一起走訪三叉坑部落現場,實際了解這件隱藏了20多年的行政疏失。
第830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54
社福弱勢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3-11-22
聘僱的難題
勞動部在10月份宣布,放寬家庭看護移工的申請門檻。包含使用長照服務6個月以上、被診斷輕度失智、以及呼吸器官重度障礙、吞嚥機能中度障礙等身心障礙者,將不用經過巴氏量表就可以聘僱家庭看護移工。不過對一些有照顧需求的家庭來說,聘僱移工的困難並不在申請的門檻。獨立特派員記者帶大家從照顧家庭實際的聘僱經驗,一起看看他們的聘僱難題。
第828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49
土地環境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3-09-27
來去鎌倉 地方創生篇
鎌倉雖然每年吸引觀光人口超過常住人口130倍以上,不過也面臨少子高齡化困擾。為了緩解人口減少,鎌倉市從2015年起推出就業、居住在鎌倉的相關政策,吸引不少團體或企業入駐鎌倉,其中有不少具有地方創生色彩。
例如,有些人協助解決觀光區的企業員工用餐難題、有些人進行空屋活用、也有些人致力發展鎌倉品牌。透過鏡頭,看看這群人如何為鎌倉古都增添新氣象。
第820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48
土地環境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3-09-20
來去鎌倉 江之電篇
日本鎌倉的江之電,許多人會直覺想到動漫裡湘南海岸的經典畫面。事實上,江之電除了廣為人知的鎌倉高校前站之外,本身在鎌倉地區也深具意義。
1910年全線開通的江之電,全長只有10公里,目前有15個站點。由於江之電沿線緊鄰民宅,有些路段甚至有鐵、公路併用的情況,加上串聯了鎌倉地區的許多古蹟景點,豐富多元的風景,不但吸引許多搭乘者,江之電本身也成為鎌倉地區特殊地景的一部分。江之電在鎌倉地區肩負了哪些任務?又如何與地方共存共榮?
第819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50
土地環境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3-09-13
來去鎌倉 古都篇
一個城市經營及規劃的方向除了建設與發展,是否也有其他可能及選擇?我們要帶您到日本神奈川縣的鎌倉市,鎌倉市距離東京只有一個小時車程,與關西的奈良、京都並列日本三大古都。
十一世紀末,鎌倉是鎌倉幕府的首都,因此保留了相當多鎌倉幕府時期的寺院及古蹟;同時因為靠近湘南海岸,在昭和時期吸引許多文人、藝術家以及富裕階層前往,為日本西化過程中的和洋融合留下許多紀錄。挾著豐富的人文及自然景觀,這個人口大約只有十七萬人的小城市,每年卻可以吸引超過兩千萬的觀光人次。
第818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50
社福弱勢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3-07-26
寄命者的願望
台灣煤業在2000年全面封礦,封礦後,台灣不再有煤礦工這個職種,礦工也正式走入歷史。不過,在台灣封礦20年後,當年退休的老礦工卻遇到安養的難題。因此他們提出要求,希望政府能思考退休礦工的社福或保險制度,給予安養上的保護。我們要從礦工當年的勞動型態,以及他們目前生活的問題,解析退休礦工們提出訴求的原因。
第811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46
司法人權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3-07-05
贍養費的傳說
離婚事件中,我們常聽到贍養費這個名詞;不少國外名人有離婚事件時,贍養費的分配總是新聞焦點。不過在台灣,規定在民法中的贍養費,從民國二十年民法制定施行後,幾乎就沒有太大更動。
以致於,以現在的社會狀況,離婚婦女要拿到贍養費的裁決,成為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國內婦女團體甚至用「嚴苛」來形容贍養費裁決的高門檻,也因此提出修法的呼籲。
獨立特派員要帶您來了解離婚婦女容易陷入貧窮風險的原因,同時探討現今贍養費制度無法提供有效支持的問題出在哪裡。
第808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45
司法人權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3-06-21
工時這件事
一個禮拜工作幾天才是最佳天數?去年「週休三日」的實驗在歐洲大規模進行,實驗結束後,不少國家也開始實施或是考慮縮減每週工作天數。
台灣以高工時聞名,也有民眾在網路公共政策平台提案週休三日,已經通過連署。不過除了週休三日外,也有其他關於工時的議題正在進行連署。這些關於縮短工時的議題,在台灣要推行,會有哪些問題?除了縮減工時,勞工要達到工作生活平衡,還有沒有其他選項?
第806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41
司法人權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3-05-24
失智詐騙
根據警政署資料,去年平均每天有11.4件詐騙案件,受害者是65歲以上的高齡長者。這個統計數字雖然沒有標記受害的高齡長者是否為失智長輩,不過從事高齡社福工作的第一線人員表示,雖然長者遇到詐騙的機率與是否失智沒有關係,但一旦失智長輩遇到詐騙被得手的機率確實比較高。
今年年初銀行公會也正式發布了一份失智者金融實務參考指引,希望提供失智者更友善安全的金融環境。接下來獨立特派員記者要帶您了解,失智者容易遭遇哪些詐騙型態,以及未來金融業面對失智者有哪些服務指引?
第802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最前
1
2
3
4
5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