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雅君
-
1282012-07-04大型通路商掌控農產價格的時代,
低價已成主流,改變以往消費型態。
而台灣小農要如何團結對抗大盤商,避免農產被賤價出售?
全球化自由化曾經被奉為經濟學上的聖經,大者恆大,就像大型物流通路商,在掌握大宗商品數量後,就能呼風喚雨,價格高低隨他喊,改變了以往的消費型態。因為薄利多銷,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低價成了市場主流,但是生產者要怎麼製造出成本更低廉的東西?農產品就是例子。
獨立特派員在大雨過後深入產地,親眼見到高麗菜農趕在太陽出來前漏夜搶收,就怕水傷的菜給再曬爛掉,也搶在最新鮮的第一時間送到消費市場,他們花了大量人力,一擔一擔的把菜給扛下山,這不都是成本嗎?台灣很多小農,現在都知道要直接面對消費者,或團結起來才能對抗大盤商,才有談判價錢的空間。雲林東勢合作社成功的將胡蘿蔔以高價高規格外銷日本,比起來,台灣日本消費市場觀念上有極大差異!一分錢一分貨,太便宜的、不敷成本的食物或食品,真的要想想,生產過程當中被忽略了一些甚麼?你吃得安心嗎?
第251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張智龍 -
191
-
2062012-06-08老房子比新房貴不合理,天下白吃午餐變成錢
炒高房價的預期都更解決了,一些老問題卻也帶來了新問題。
都更後被視為增值的效益,可能造成弱勢的原住戶不但無法共享,
反而成了必須離開的犧牲者。
上個星期營建署長葉世文在立法院表示,一定會趕在這個會期結束前把修正的都更條例送進大院審查,僵持不下被卡在半路上的文林苑都更案,現在就必須等修完法了才有可能動得了!房價最高的台北市,有四成是30年以上的老房子,全台灣共302萬戶,這些沒有電梯、欠缺消防設備、巷道狹窄,甚至存在海砂屋、輻射鋼筋屋的問題,對居住安全都是很大的隱憂,所以都更有其必要性。
對一些亟待改建的老舊社區,都更可能帶來一線希望,但都更後,現有的住戶卻未必能都留下來,都更像是一場現實的金錢遊戲。獨立特派員的觀察報導。
第247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張智龍 -
1912012-06-08
-
180
-
231
-
180
-
181
-
103
-
201
-
193
-
257
-
104
-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