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極端氣候現在進行式,水利工程建設面臨挑戰【獨立特派員】
尹雯慧 鄭仲宏 羅盛達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七月底凱米颱風來襲,強降雨重創中南部,河川溢堤、滯洪池全滿釀災情。二十年來,中央與地方政府都投入龐大的治水經費,推動各種水利工程建設,但是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卻一再挑戰工程設計的安全標準。面對氣候變遷,我們還能再做些什麼?凱米颱風襲台後 災區現況直擊
凱米颱風離開後,一大清早,台南後壁區公所的行政櫃檯,陸陸續續出現前來申請災害補助的民眾。根據補助辦法規定,受災戶需要備齊相關身分與土地證明文件,以及災損照片才能辦理。對許多年邁的災民來說,處理補助行政手續,並不容易。
根據農業部的統計資料,此次風災造成台南地區的農畜災損,高達三億五千多萬,許多人一夕之間傾家蕩產。民眾期待補助金儘快入帳,紓解燃眉之急。
重建家園需要時間,也需要人力。後壁約有一千多戶受災,台南後壁區長陳玉惠也表示,目前積極申請國軍來協助,希望能夠在清理到一個階段時,能有化學兵來幫忙家園的消毒工作。八掌溪整治多年仍溢堤 問題出在哪?
統計數據顯示,自7月24日至26日,台南37區累積的雨量,都超過排水設施的設計標準,八掌溪集水地區更高達1824毫米。洪水更沖破後壁區與嘉義縣水上鄉交界的堤防。
農民損失慘重,氣憤質疑堤防工程品質。之所以生氣,是因為同一處堤防毀損,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2018年823水患,八掌溪就曾經在此處溢堤,造成災情。八掌溪歷經多年整治,為何災難還是無法避免?
台灣水利技師公會理事長凌邦暉說:「溢堤的這些事情,其實就是水利建造物的安全檢查跟評估,國家在這部分的經費一直以來就不多,所以能夠做的就相對有限。」
針對河川流域的整治,有學者提出綜合流域治理的概念。屏東科技大學名譽教授丁澈士說:「上游山區裡面的水土保持、森林的保育都要做好,因為我們很多的水源都是來自於山區保育的成效,讓它能夠做為綠色水庫,到了中游要做滯洪的防洪措施,下游就要離水治水、與水共生。」
風災大水來得措手不及,幸好消退的速度較之往年也有改善,這其中,後鎮抽水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除了設置抽水站,經濟部水利署在823水患之後,提出了「在地滯洪獎勵及補償作業要點」,針對氣候變遷調整策略。在地滯洪設施是改造現有設施,可以是農地、魚塘或埤塘,做為天然滯洪池使用。不過台灣水利技師公會理事長凌邦暉也表示,防洪絕對不是保證不淹水,是在設計、保護標準之下,可以讓災害變小。
時雨量驟增釀水患 水利工程趕得上氣候變遷的腳步嗎?
受到凱米颱風影響劇烈的地方還有高雄。除了豐沛雨量,同時間還遇上了天文大潮。自莫拉克風災後,高雄滯洪池的數量,從1個躍升為25個,滯洪量從原本的11萬噸,上升至498萬噸,但為什麼還是淹水了?
屏東科技大學名譽教授丁澈士說:「因為很多滯洪池的水利工程沒有考慮到水文地質,尤其地下水的經驗跟知識,所以造成了在汛期的時候,滯洪池的功能降低。」
高雄多處地區測得的時雨量超過100毫米,早已超過市內排水標準的76毫米。因應極端氣候的衝擊,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正在全盤考量提高防洪標準。調整標準,就能趕得上氣候變遷的腳步嗎?
丁澈士教授說:「目前提倡的是資源型滯洪池,有別於傳統的設施型。如果它變成資源型兼具設施型,它的下方構造,能夠有一些透水去淨化,下方再做取水設施。進來的量是固定的,出去的量可以分散的話,就可以提高滯洪池的功能。」
防災,除了工程技術的手段,民眾的自主防災意識也不能少。極端氣候已經不是未來式,而是我們置身其中的此時此刻。沒有任何工程可以保證不淹水,除了持續加強設施的管理,培養民眾面對災害的應變能力與恢復力,或許也是氣候變遷下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