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氣候變遷衝擊農作物,荔枝不開花、收成差!
婁雅君 袁宏書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荔枝對於開花和結果期間的溫度、雨量,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氣候暖化,導致所有品種,都出現開花不穩定、落果,甚至是不開花的狀況,蟲害也變得更嚴重。農業試驗所研究人員,找到了有效的物理方式,防治農民最頭痛的荔枝細蛾,並持續培育新品種,以因應氣候的挑戰。 氣候變遷導致產量低 你今年吃到荔枝了嗎? 高雄大樹是全台荔枝產量最大的區域,高雄市大樹區農會總幹事歐幸娟說:「開花率大概有六成,結果率兩成多。在蜜蜂授粉期間下雨的話,表示它授粉沒有成功,結果之後也不能有太大的雨勢,會導致落果。」 台灣中部是黑葉荔枝和糯米糍的主要產區,彰化縣芬園鄉農會祕書林貴秋表示,今年產量比往年少將近七成以上,因此結果率應該是兩成左右。荔枝園負責人楊黃美春說:「要開花時,我們這裡的天氣太熱,不夠冷,花開不起來。」 這片荔枝園完全沒有果實,糯米糍比其他品種更受氣候影響,已經好幾年開花不結果。今年連花都沒開,幾乎是全軍覆沒,農民已經將樹枝砍掉,等待來年。(圖/獨立特派員) 荔枝園負責人楊耀煌表示,「早大荔」這個品種,在芬園大概五月下旬就可以採收。早大荔今年的產量比其他品種略高,大約有四成,但是在農藥使用上卻遇到了大麻煩。 楊耀煌說:「這支藥用了以後,在三到四天就產生很不良的反應,首先表皮顏色變暗淡,在五、六天以後就開始有斑點,九到十天就開始裂果。」 農民抱怨,這支藥對個別品種有不良反應,卻沒有接到通報。滿園的荔枝,花了一年的心血,眼看著就要採收,卻全部化為烏有。(圖/獨立特派員) 荔枝產量銳減 蟲害加劇有解方? 根據農業部資料,民國70年以後,荔枝產量大增,直到104年之前,荔枝每年產量在70到130萬噸之間,甚至還出口外銷。105年之後,產量銳減,剩下46萬噸,之後只有少數幾年還能回到70萬噸以上,幾乎所有品種都遭遇氣候變遷的挑戰。 荔枝育種以分散產期、提高產量和品質為目標。今年全台產量都在三成以下,唯獨紅寶石這個品種不受氣候影響,產量全開。(圖/獨立特派員) 嘉義農業試驗分所研究員兼園藝系主任張哲瑋說:「當初紅寶石我們想要取代的品種就是糯米糍,因為糯米糍它的特點就是籽很小、非常好吃。」 張哲瑋耗費20年育成的紅寶石,結果率和產量雖然高,農民改種意願卻很低。彰化縣芬園鄉農會祕書林貴秋認為,因為品種更新就是要三年沒有收成,雖然政府有補助一公頃五萬元的品種更新費,但是農民的意願還是不高。 荔枝採收期短、人工難找,再加上氣候挑戰,不只產量銳減,種植面積也從全盛時期的1.5萬公頃,現在不到1萬公頃,少了三分之一。暖化對作物的影響,荔枝可以說是名列前茅,不只是影響開花和結果,也加劇病蟲害的發生。 荔枝細蛾被稱做大魔王,是農民最頭痛的蟲害。(圖/方信秀) 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副研究員方信秀也提醒農民,如果要減少荔枝細蛾的數量,盡量不要讓樹幹太陰暗,要把裡面的雜枝去除掉。 在觀察蟲害的過程中,方信秀發現了荔枝細蛾的祕密,在全暗的環境中,牠的活動力和生存狀況極佳;但在微光的環境下卻截然不同,而且藍光、綠光和混合白光對荔枝細蛾最有防治效果。因此,晚上的果園點亮了綠色LED燈,不是刺激生長,而是為了防治荔枝細蛾。 對於大面積種植的果園來說,改用燈照防治,不只減少一半用藥和人力成本,更大幅降低蟲害可能帶來的損失。高雄市政府雖有補助燈照設備,不過荔枝的收成不穩定,也降低農民的使用意願,這套防治系統還有待加強推廣。 引進自動化、冷鏈物流系統 如何有效改變現況? 為了提升荔枝採收效率以及品質,許倫肇接班荔枝果園後,成立合作社,導入自動化、冷鏈物流系統,還成為外銷供果園。許倫肇表示,以前帶枝的荔枝,一名工人每天只能採70到150台斤左右,現在只要交貨進來、做分級,一名工人每天至少可以採150台斤到300台斤。 經過分選後的荔枝,就會進入預冷室,許倫肇說:「因為它還有田間的熱度,會讓它的熱度持續發酵,果品的鮮度、品質會變得不好。所以在這間預冷室,讓水果可以是睡眠的狀況,它就可以一直維持好的鮮度。」 農業栽培和防治技術的進步,加上新品種的研究,面對氣候暖化的影響及挑戰,台灣荔枝還在努力追趕氣候變遷的腳步。
專欄
首份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揭露全球暖化對台灣的影響!
林珍汝 賴振元 / 採訪報導黃郁婷 / 整理報導國家級氣候變遷科學報告預測台灣到世紀末,最嚴重可能比工業革命之前升溫4.5˚C。伴隨而來的,是乾季越乾、溼季越溼,颱風降雨增加,健康也因為增溫而受威脅。而海水增溫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也將淹沒西南沿海一帶的陸地,如果再不減碳,海平面最高可能上升1.75公尺。 全球暖化效應持續影響 都市熱島效應發威! 夏天來得越來越早,不是人們的錯覺,正真真切切在台灣發生。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說明,過去這幾十年來,夏天已經變到120天了。到世紀末,在最好的情境下,夏天可能會增加到150天;如果是最惡劣的情況,可能會長達210天。 照這樣一直熱下去,世紀末的台灣會變成怎樣? 到2090年,台灣最嚴重的平均溫度可能比工業革命前上升4.5˚C,而即使在最樂觀的情境中,也會上升2˚C。人口密集的都會區,還會因為熱島效應升溫更明顯。 成功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林子平表示,可以把台北盆地想像成一個碗,最碗底的地方就是萬華區、中正區,所以它始終都是最高溫的。而信義計畫區有比較多的人為活動、大樓裡面有空調、交通量也大,所以它的溫度就會比較高。 每年夏天,萬華、士林、內湖及信義區,是台北市熱島的四大天王,比郊區高出3.5 ˚C,而這樣的情況隨著全球暖化,還會更嚴重。 模擬全球升溫2˚C的未來,除了雙北原本不熱的地方都變得更熱,台中盆地熱島效應也會增溫1.1到1.8˚C。 天氣炎熱 將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增加城市中的綠地、遮蔭,還要讓路給風走,同時減少排放,都市才有機會減緩升溫,因為熱也是健康的無形殺手。 台大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陳保中解釋,炎熱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汗液、尿液都會增加,就變成比較缺水的狀態。水分不夠、電解質不平衡,當然血液就比較濃稠,會增加中風的機會了。 溫度上升也會影響空氣品質,空氣中原本的汙染物與紫外線作用,就會產生威脅人體的臭氧。陳保中教授提醒,溫度越高的時候,臭氧的生成就越高。然而,臭氧對呼吸道非常不好,對肺功能也不好,會增加呼吸道的疾病。 從模擬圖來看,海岸向內陸退縮,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有一大段,幾乎得在海上行駛。 極端氣候降臨 該如何超前部署? 面對氣候變遷,防災的思維也必須改變。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明旭表示,台灣降雨的豐枯分布,北部是6比4,南部最極端會達到9比1。所以如果今年颱風變少了,南部挑戰就很大。怎麼樣透過水資源的調度,或者調蓄的設施來幫忙補足枯水區的用水需求,會是目前怎麼去因應的做法。 升溫也會影響颱風,未來南太平洋的高溫將不利颱風生成,相對侵台颱風也會變少,但一旦有颱風來,將變得更強,雨量平均增加35%。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指出,有時候會增加50%到60%都有可能。所以可以想像說,莫拉克颱風如果在世紀末重新發生過一次,假設雨量增加40%,當年莫拉克颱風在阿里山下3公尺,世紀末就會下4.2公尺。 越來越強的颱風來襲,台灣淹水的面積,世紀中可能增加1.2倍,世紀末變成2.3倍。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明旭說明,主要淹水的區位,到世紀中的時候,大概會是在西南沿海,包含了彰化、雲林、嘉義到台南,還有高雄、台北盆地增加一點點,如果到世紀末當然變得更嚴重。 西南沿海的未來,有海平面上升危機,又有淹水風險,但即使是這份國家氣候變遷報告,科學研究仍然各自獨立。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期盼,各部會自己動起來去做研究,了解氣候變遷對他們的衝擊是什麼。不管是交通、糧食、公共衛生等各方面。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明旭則認為,要回來看整體的國土利用跟規劃,以及產業、聚落、社會經濟發展的脈絡,必須要從比較根本的問題去處理。 氣候變遷亟待中央到地方跨部會研究屬於台灣本土的衝擊,找出調適的解方並動態管理。國家級科學報告只是個起點,面對世紀末的預言,減碳不能再等。
專欄
農業部推十年農藥減半,執行現況如何?
婁雅君 袁宏書 / 採訪報導草莓一直被認為是農藥使用量高的水果之一,苗栗大湖部分農民在農業改良場的輔導下,實施IPM,也就是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幾年下來農藥使用量平均可以減少4成,產量也沒有減少。不過,願意實施的農民並不多,10年農藥風險減半的期程,已經過了6年,還看不到顯著成效。 葉枯病肆虐 草莓價格創新高  苗栗大湖是台灣主要的草莓產區,去年冬天氣溫高,在產季之前,開始爆發細菌性角斑病、萎凋病、葉枯病和炭疽病。全區350公頃的草莓田,估計有三成死亡,導致第一期草莓產量少,產地飆出新天價。 有機草莓園負責人詹益強說:「孢子成熟的時候,它剛好氣溫夠了,發病的時候,這附近都會染病。」 業者表示,忽冷忽熱的天氣,讓草莓的葉枯病更加嚴重,一台斤的價格也飄破600元。(圖/獨立特派員) 這幾年草莓的風味和以往不同,主要是農民紛紛改種香水品種,目前市占率高達九成。除了產量大,容易運輸之外,主要是避免過往造成大範圍感染的炭疽病。 苗栗農改場生物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鐘珮哲說:「108年開始,主要的栽培品種從豐香轉變為香水,這個品種的轉換,導致一些病害跟著轉,也就是說原本豐香比較感病的炭疽病,就轉變成葉枯病。」 當香水成為主流品種之後,大湖地區又開始大規模感染葉枯病,一旦染病就要快速移除,避免範圍擴大。另一方面,農民也種植不同品種以分散風險。 推廣友善農業 密切監測減少疾病傳播 草莓從育苗到生長、產果期,會遇到各式各樣的病蟲害,在農藥的使用量,也一直名列前茅。農業部推動永續善農獎,鼓勵農民和研發、推廣單位,共同投入降低農藥風險與綜合防治。袁婧清經營的草莓園入圍永續善農獎,從去年11月中就停止用藥,在大湖地區一片災損中,不但沒有染病,產量還比往年好。 IPM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從土壤、種苗、肥料用藥、防治資材,以綜合性管理方式朝向友善農業的目標。苗栗農業改良場輔導農民實施IPM,平均減藥量四成,袁婧清實施五年以來,逐年調整,配合益菌使用,加上良好的田間管理,用藥量甚至只剩下以前的十分之一。 袁婧清接手的草莓園,將慣行農法的田區,一部分試作IPM。(圖/獨立特派員) 草莓季的尾聲,有些農民開始以自家田區的草莓進行育苗。不論是農民自留苗或是專業育苗,種苗健康與否,攸關來年的產量與收入,過往露天的育苗場,容易遭受病害傳染。 在農改場的建議下,農民增加了遮雨和滴灌設施,減少外在的疾病傳播。(圖/獨立特派員) 種苗是否潛藏病害,必須透過監測診斷。苗栗農改場生物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鐘珮哲表示,核酸萃取完成之後,就需要做PCR,把特定的片段放大,才可以看檢體裡面有沒有炭疽病的潛伏感染。農民在改善設施和種苗監測後,大幅降低發病的風險,通常可以讓受損率小於5%或甚至1%以下。 積極培育抗病害品種 農藥減量行不行? 經營草莓園的袁婧清在IPM的田區,發現一隻沒見過的蟲,一開始還擔心是害蟲,經過台大昆蟲系鑑定,確定是捕食害蟲的天敵昆蟲。 苗栗農改場生物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鐘珮哲說:「後來在滿多草莓園都有發現,尤其是在有機跟實行IPM的田區,相對少用藥的田區,這個捕食性薊馬出現的頻率是還滿高的。自然界本來就是包含病害或是蟲害,應該都有可以相生相剋的存在。」 農改場嘗試人工飼養這隻益蟲,雖然沒有成功,卻開發出其他天敵昆蟲。(圖/獨立特派員) 這隻捕植蟎經過將近三年的開發時間,天敵昆蟲的飼養過程不易,要先有足夠的害蟲,再投入捕植蟎,建立生態體系、改善飼養條件,過程中還必須掌握兩者之間的數量。 目前已經進入田間測試階段,後續等待技轉以及商品化。這片有機田區,施放捕植蟎之後,已經很難找到二點葉蟎的蹤跡,根據農改場的測試,有施放捕植蟎的田區,害蟲顯著減少。 隨著地球溫度越來越高,溫帶作物的草莓,難以耐受濕熱的天氣而容易發病,抗病害的品種是農改場正在進行的一項任務,育種時程平均要六到八年的時間。 除了少數有機田不使用農藥之外,多數田區依舊是慣行農法,IPM的田間實施,可以有效降低農藥使用量,卻無法普及。農藥風險減半政策,仍有待大力度實施,否則台灣的農藥還看不見減量的未來。 黃郁婷/編輯
專欄
歐盟碳關稅將上路,對台灣將造成哪些影響?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經成為顯學。目前台電在台中電廠加緊試驗,將蓋起全台灣最大的碳捕捉場。成功大學的陳志勇教授則帶領團隊研發,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石化原料。不過碳捕捉和再利用的成本都很高,如何降低成本,也是這些新科技能否產生經濟效益的最大關鍵。 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成顯學 背後的學問是什麼? 氣候變遷挑戰來臨,為達淨零排放,全球積極投入新科技開發,包括採行低碳生產、發展綠色能源以及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當減無可減,如何將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再利用,也成為各國推動淨零重要策略。台灣為實現淨零排放,政府制訂12項關鍵戰略,其中「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正由台電加緊試驗。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資深研究專員楊明偉說明,碳捕捉就是從煙道氣體的混合氣體裡面,把二氧化碳分離出來,然後把其他比較乾淨的成分,再排放到煙囪裡面。二氧化碳被吸附過了以後,它是吸在固態的吸附劑上面,人員要用真空或者降低壓力的方式把二氧化碳從塔底下拉出來,拉出來以後,還要經過加壓,然後存在鋼瓶裡面,拿去做後面的應用或者是研究。 碳捕捉的物理法吸附快,但捕獲量少,實際運用比較常見是化學法。它是利用鹼性溶劑,譬如醇胺,來吸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從電廠煙道,經脫硝、除塵及脫硫後,引入貨櫃的試驗設備。 楊明偉表示,減碳技術園區在2025年到2026年左右會完成,完成以後可以捕獲兩千噸,下一階段大概在2035年左右,可以捕獲一百萬噸。 台灣能源規劃7成靠再生能源,但還有20~27%的火力發電必須靠碳捕捉和封存,才可達成零碳電力的目標。(圖/獨立特派員) 淨零期程進逼 盤點台灣現有碳捕捉技術! 極力發展各項捕碳大隊,在南部電廠,台電採生物固碳法,從天然氣4號機抽取尾氣,利用二氧化碳養殖微藻。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研究專員吳俊賢解釋,每收集1公噸的微藻相當於固定1.83公噸的二氧化碳。以現場光合反應器的養殖場來說,每年大概可以固定1到2噸的二氧化碳。 微藻生長速度快,固碳效果是樹木的10倍。南部陽光充足,很適合藻類生長。台電選用螺旋藻,將營養素萃取提煉做成保養品,並利用剩餘藻渣作為生質燃料,用來發電。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是目前顯學,再加以利用還可創造商機。在成功大學由陳志勇教授主持,他們致力開發將二氧化碳透過純化與氫反應產生甲、乙、丙烷。甲烷可作為天然氣;而乙、丙烷脫氫可轉化成乙、丙烯,就是石化業的基本原料,其關鍵就在他們的觸媒。 成功大學化工系特聘教授陳志勇認為,他們跟別人不一樣,用二氧化碳來發展石化產業,這是一條路。就是因為有這個觸媒,它的效率非常的好,只要在低溫就可以反應、氫化,所以附帶產出了將近20%的乙、丙烷。 在公民森林計畫專款支持下,經過疏伐,這片新生林地有了更多樣的生態。(圖/獨立特派員) 企業如何獲得碳權? 公民森林計畫累積碳庫儲量 要達成淨零排放,除了用人為方式,其實大自然碳匯才是對抗氣候變遷最佳利器。碳匯主要功能就是固碳,分成三種,森林是綠碳;土壤是黃碳;海洋是藍碳。今年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對於碳匯,像是種樹如何轉換成碳權,也特別引起企業關注。 台大實驗林管理處研究員江博能坦言,在目前的方法學之下,要獲得碳權的機率是很低的,除非是私有地。即使是造林,可能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獲得碳權,這樣對企業來講,只為了碳而碳的話,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社會企業好事交易所與台大實驗林合作發起的公民森林計畫,透過企業認養與群募,他們希望一點一滴聚沙成塔,增加台灣碳庫的儲量。 好事交易所執行長羅偉銘表示,從第一座造林的一點多公頃,到目前來到了林場的規模,已經超過十倍的增長量。 森林碳匯除了固碳,更包含生物多樣性的的重要價值。淨零不只是減碳,在氣候變遷議題中,除了科技開發,更重要是低碳生活。只要每個人改變生活型態,淨零也非遙不可及。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專欄
聖嬰再臨,高溫破紀錄,如何因應史上最熱年?
全世界氣候專家預測,今(2023)年底到明年初將迎來聖嬰年,加上暖化的影響,各地都可能出現極端天氣。對台灣而言,聖嬰年除了颱風強度偏強,也可能讓冬季偏暖、春雨變多。另一方面,台灣升溫狀況更超越全球,都市中心體感50°C已成日常,熱島效應還有往郊區擴散的趨勢。 「聖嬰」是什麼?可能對全球造成什麼問題? 熱浪席捲全球,希臘全國12天內出現500多起野火;6月下旬,西班牙南部已攀升至攝氏48°C;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7月初就有12人死於高溫;北非及中國西部的沙漠都飆破52°C;印度也飆上47°C高溫,造成150人死亡。 世界氣象組織氣候監測主任奧馬爾.巴杜爾說:「7月的第一週,從4日到7日,可以被認為是最熱的時期,或者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週。」造成高溫的原因,除了全球暖化外,讓氣候專家們憂心忡忡的,就是聖嬰現象。 聖嬰是一種自然現象,正常狀況下赤道地區吹東風,暖海水聚集在西太平洋,當赤道東風減弱,偏暖的海水跑到東太平洋,就被稱為「聖嬰年」。聖嬰現象平均每2到5年發生一次,持續到隔年春季。 連續5個月,赤道中東太平洋附近海溫都比平均值高時,就稱為聖嬰事件。雖然答案到11月才會揭曉,但國際氣象專家都已預測,今年有超過9成的機率會發展成聖嬰年,而且還是強聖嬰。 中國1998年長江流域洪災,受災人口超過2億,當時夏季的暴雨就跟強聖嬰有關。極端天氣可能影響農業及製造業,甚至助長疾病傳播。科學雜誌甚至預估,今年這波聖嬰現象,將導致全球經濟損失高達3.4兆美元。 氣象達人彭啟明指出,若雨水太多,會造成農作物的損失,植物含醣的比例或是生產減損,糧食價格也可能產生很大波動。價格一高,較無經濟實力的國家,糧食成本就可能增加,甚至買不到,容易引發糧食短缺,動亂也會增加。 熱浪來襲,導致希臘野火四起。(圖/獨立特派員) 聖嬰年來襲 對台灣有什麼影響? 聖嬰現象對台灣最立即的影響,就是今年夏季,颱風有可能特別強。氣象達人彭啟明分析,聖嬰年颱風不見得會來台灣,但是一旦襲來,中度颱風以上,或是強颱以上的機率很高。 接著進入冬季,受到聖嬰現象的影響,台灣也可能出現暖冬。到了明年春季,也可能因為聖嬰,春雨變多,各行各業都需要未雨綢繆。但暖冬並不代表不會有寒流,2016年霸王級寒流來襲,連平地都下冰霰,那年就是聖嬰年。 中央氣象局長期預報課簡任技正陳孟詩提到,聖嬰現象提供一些水氣,加上北邊有比較冷的空氣下來,才可能在平地也看到固態降雪的現象。 當全球暖化遇上聖嬰現象,極端氣候可能更極端,重點是如何預做準備。台灣永續環境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認為,聖嬰現象不是洪水猛獸,但它的出現,確實會打亂正常的氣候步調,所以可以透過氣候的預測資訊,進行風險管控。 (圖/獨立特派員。) 都市發高燒 台灣要如何應對? 成功大學團隊在台北市大街小巷設了35個測站,量到最高溫的地點幾乎都在萬華,這裡位於台北盆地的最底端,夏季幾乎沒有風,街道狹小、汽機車排熱散不去,還有密集的住商混合建築,從早到晚都在運轉的冷氣不斷貢獻高溫。 成大團隊畫出台北的氣溫分布圖,7月8日下午1時,台北盆地就像一團紅紅的火球,盆地底端的萬華、中正、三重、板橋蓄熱最多,熱也往外溢到盆地邊緣的山腳下,文山、南港、士林也是一片紅。 台北盆地的熱正在向外擴散。(圖/獨立特派員) 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林子平表示,過去郊區的南港車站溫度,相對於市中心的中正、萬華,低了3到4度。今年卻發現這些熱氣也到了南港一帶,「已經幾乎找不到都市涼的邊緣了」。 發燒的城市如何降溫,建築設計也是重要的一環。以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為例,既不在台北盆地的最低點,大樓棟距也算大,卻是一個永遠的發熱區。 林子平說明,建築的混凝土或地表的鋪面會大量蓄熱,再加上人在室內開啟空調,熱氣就會大量往外釋放。 都市叢林裡,也得讓路給風走。建築物穿廊若寬達8到10米、高1層樓以上,不只人可以穿越,風也會順著吹,信義區就有類似的風廊設計。再配合鋪面與植栽,即使日正當中,走路也不覺得熱。 聖嬰再臨,加上全球暖化,地球即將迎來史上最熱的一年。台灣升溫本就高於全球升溫的幅度,聖嬰放大了氣候的極端值。都市正在嚴重發燒,台灣準備好了嗎? (※林珍汝 賴振元/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