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戰地文化再造與轉譯,說出馬祖的故事【獨立特派員】
尹雯慧 劉建邦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馬祖這座長期處於備戰狀態的離島,因為獨特的戰地文化景觀,2010年入選為台灣世界遺產的潛力點。沿岸海防據點遍布,光是南竿就有95座,很多人熟知的北海坑道就是其中之一。其他閒置的海防據點,譬如26據點、53據點,也正在轉型活化再利用,但過程卻面臨不少挑戰。藝穗行動 馬祖真正的樣貌是什麼? 這天,一群從台灣前來馬祖南竿參加「馬祖藝穗行動」的創作者,正在參觀改建中的梅石特約茶室。此處尚未正式開放,只有在2022年第一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活動時,曾經作為展場短暫亮相。國際藝術島是馬祖歷來最盛大的藝術祭,已舉辦過兩屆,此次的藝穗行動,被視為明年第三屆開跑前的暖身。 2018年起,透過文化部歷史再造現場專案的支持,昔日的梅石營區,目前正走向轉變的過程。空間,因為記憶的填充,而產生不同的意義。資深文史工作者王花俤,長年投入馬祖地方文化資產保存與研究工作,提出了他的觀察。 王花俤說:「我們有一個很強烈的世代記憶的斷裂,我們這一輩、上一輩,他經歷過這樣一個整個過程,戰地背景的流程,但是在1992年後出生的這一些孩子,對他來講那個年代是非常遙遠。」 而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則說:「我非常希望從戰地轉譯下來是一個藝術島,我們一直被環境、被政策、被政治而產生一個樣子,那個樣子其實從來都不是馬祖自己,那麼什麼才是真的馬祖呢?」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戰地文化如何轉型活化? 來到馬祖,隨處可見軍事標語及設施,島嶼沿岸海防據點遍佈,依照順時針方向一一編號,光是南竿,就有95座。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自2002年開始評選以來,至今有18處入選。馬祖戰地文化景觀以其獨特性,在2010年獲得青睞。成大建築系名譽教授傅朝卿說:「馬祖目前是台灣甚至是整個全世界,見證冷戰時期的戰爭設施最好的一個地方。」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說:「在1999年馬祖國家風景區成立了之後,有非常多為觀光而活化的場域,比如說北海坑道、大漢據點、鐵堡等。那到了第二階段,像12據點這種咖啡廳就開始出現,01據點以軍事為主的博物館形式的呈現。」 過去被活化利用的空間,有些歷經經營團隊更迭,有些再度閒置;與在地民眾生活需求脫節,也可能是問題。然而,以觀光為導向的發展政策,更面臨環境變遷帶來的考驗。吳曉雲說:「很多人可能認為北海坑道就是一個看藍眼淚的地方,而忘記了重要的過去。我覺得賦予這些變成棄巢的空間,一個新時代的意義,而跟我們的下一代有所連結,是我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當然也是我們的局限跟課題。」 當藝術走進馬祖 與在地文化的磨合及挑戰 建築師張正瑜,2017年第一次登島。他受邀參與軍事據點轉譯計畫,負責26據點的改造,歷時數年完工,並拿下2024年國家卓越建設獎。 張正瑜說:「它是帶著某種未知、害怕,甚至有一點點你走久了你會開始覺得恐懼,可是當你開始覺得那個恐慌症要發作的時候,你就到了下面有光線的那個射口。對於不熟悉海防據點的居民,在他們過去的經驗裡面,可能無法接近這個地方,我們就覺得這個感覺好像可以好好的被保留下來。」身為外來團隊,與在地文化的磨合及環境適應,是不小的挑戰。在人際關係高度緊密的馬祖生活,有助力,也有阻力。台灣團隊與在地居民的關係,隨著相處,開始有了變化。另一位建築師陳宣誠,則是透過走讀,讓年輕的創作者們,在有限時間裡認識在地文化。馬祖除了戰地文化景觀,閩東聚落傳統建築,也是重點。正在為藝穗行動成員解說的陳宣誠,曾是參與兩屆國際藝術島的策展人,對於藝術介入行動,有許多反思。陳宣誠說:「其實他們(居民)其實根本不太需要藝術這件事情,因為離他們非常的遙遠,他們在意的可能是東西有沒有人買,或是觀光上的問題。我覺得比較希望的是說,跟他們一起去轉變那個視角,來看一看原來我們有什麼。」矗立在馬港海邊的藝術裝置,是第二屆國際藝術島留下來的作品,當地居民已習慣它的存在。當日常生活持續前進,時間會為馬祖以及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留下什麼?
專欄
小琉球3潮間帶收觀光保育費,帶來哪些影響?【獨立特派員】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說起小琉球,許多人會想到海龜、珊瑚以及潮間帶。進入幾個特定潮間帶,需要有解說員帶領、每個時段不能超過300人。其中還有3個潮間帶,從今年7月開始,收取每人60元的觀光保育費,但大批遊客卻也因此改去免費的潮間帶遊玩。收費兩個月來,60元帶來了哪些難題?小琉球豐富生態吸引遊客 守護環境成首要任務! 面積6.8平方公里的小琉球,是個大約只有2.4個龜山島大小的島嶼,也是台灣離島中唯一的珊瑚礁島。 全島12公里的海岸線沿線,有無數潮間帶,其中龍蝦洞、漁埕尾、肚仔坪、杉福、蛤板灣五個潮間帶,在104年被劃為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規定遊客如果要進入景觀區,必須有導覽人員陪同。之後又進一步將規模較大且容易到達的漁埕尾、肚仔坪、杉福三個潮間帶列為保育示範區,同時設下管制措施。 小琉球自然人文生態觀光協會理事長陳文玉說明,同一時段以一個小時為基準,進入的上限是300人,開放的時間是以中央氣象局的退潮時間為基準,前後四個小時。 海陸交界的潮間帶,受到潮汐影響,有被海水淹沒的時刻,也有因為退潮而曝露在空氣中的時候,使得整個潮間帶成為一個多樣生物聚集的環境。而在小琉球3個潮間帶保育示範區內更必須遵守走在線內的規定。 陳文玉指出,保育示範區內設置了生態步道、生態觀賞走廊,也就是俗稱的導覽線。遊客必須走在特定的步道裡面,其他的地方不能踩踏,減少一些生物被踩死的機會。 觀光潛力不容小覷 保育費帶來哪些衝擊?小琉球在疫情後觀光急速復甦,112年有超過111.7萬觀光人次,幾乎是琉球鄉1.2萬人口數的100倍。面對龐大的觀光人潮,小琉球對於潮間帶管理,也在113年鎖定3個保育示範區啟動收費機制,針對遊客收取每人60元的觀光保育費,減輕潮間帶參觀壓力。屏東縣政府農業處處長鄭永裕表示,潮間帶是很重要的生態環帶。因為現在的觀光行為,造成生態壓力,希望藉由以價制量的方式,來控管人數。以最熱門的暑假月份觀察,小琉球島上3個潮間帶保育示範區,112年7月及8月總計有超過1.8萬人次,實施收費以來,暑假區間有3762人次,只有去年同期的20%,整體參觀量出現斷崖式的落差。尤其是去年8月還有2776參觀人次的漁埕尾,收費後,整個8月只有2個參觀人次。保育示範區在收費後,充分反映以價制量的成效,然而後座力卻也不可小覷。導覽員王添正分析,30個人要去走非管制區,跟10個人要去走管制區。管制區除了60元的管制費用以外,導覽費用一定會再增加,因為30個人跟10個人是差很多的。所以走管制區的價格可能是一個人260元,如果是非管制區只要150元。60元觀光保育費的背後,還隱藏了因為參觀人數的落差而擴大的導覽價差,也讓收取保育費的潮間帶遊客更加稀落。 中澳沙灘尚未納管 環團籲重視海龜棲地保育!由於小琉球沿岸除了5個被納入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的潮間帶,還有其他潮間帶,導覽員王添正擔心,只有收費沒有配套,很可能重演排擠現象。台灣咾咕嶼協會理事長張欣怡坦言,中澳沙灘目前沒有管制,所以對於海龜的生態保護區域上,協會推動的是,在特定的期間,希望禁止遊客在這片沙灘上的某些行為。在小琉球潮間帶議題受到關注的同時,長期關注小琉球生態的台灣咾咕嶼協會也以友善沙灘的概念,倡議設置海龜重要棲地保護區。張欣怡理事長表示,目前推動保護區的過程中,協會很希望在海龜產卵季節的晚上,遊客到沙灘上的行為可以做一些規範,比如說不要放煙火,不可以在這裡露營、生火。用比較低限度的管制方式,讓人類跟海龜都可以共享這片沙灘。潮間帶收費,讓小琉球島上的各種生態保護議題連帶受到關注,60元的難題,也可能是島上生態保育管理通盤檢視的契機。
專欄
傳統美食老店掀起歇業潮,業者遭遇哪些困境?
萬真彣 黃政淵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台灣的小吃一直很受國內外觀光客的喜愛,但根據統計,台灣小吃、食品及飲料攤販,5年來大減了23%。生意好的小吃店,為何會後繼無人?觀察現今餐飲環境,消費者會要求食材、CP值,加上外送平台又多,這些都衝擊到老店的經營。老店如果要傳承,困境該如何解決? 小吃攤販數量創新低 老店為何後繼無人? 台灣飲食的多元性聞名國際,而傳統小吃更是底蘊。但小吃老店歇業、傳統美味失傳的事件,卻時有所聞。 從歷年台灣攤販數的變化來看,主計總處的數字顯示,民國107年開始,攤販數量呈現負成長,到了112年6月底,攤販剩下23.3萬攤,創下統計以來新低。 有口碑的小吃老店歇業,令許多老顧客扼腕,不過也有人好奇,這些有招牌紅利加持的老店,為何後繼無人呢?其實,老店要傳承下去,並不容易。 這家台南超人氣鴨肉焿,是45年老店。如今站在第一線控場的,是30歲的二代接班人啟亨。(圖/獨立特派員) 小吃老店第二代啟亨說:「爸爸身體有些狀況,我那時候也還在念大學,就決定休學,回來家裡開始做。」 二代接班,談何容易。即使啟亨小時候常陪父親做生意,但如何扛起一家店,他幾乎是從零開始。如今,他能俐落、熟稔地做出美味餐點,弟弟啓銘也成為他的得力助手,老客人回籠,還吸引許多新饕客。 二代接班 老店光環背後的壓力 其實,啟亨接班10年來的壓力很大,店內牆上貼了以往媒體來採訪的照片,這是老老闆輝煌的成績。 啟亨說:「一開始真的是認同度的問題,大家會想說,一個年輕人回來做,第一個問題是怎麼會突然回來,然後就會覺得說,做的味道是一樣的嗎?」 好味道是小吃店最核心的價值,已退休的父親還是很關心餐點品質。不想讓客人失望的啟亨,花了很多心力跟爸爸學習,想出辦法記住爸爸的好味道。味道不變對接班人來說,只是基本壓力,更難為外人所道的,是複雜的心情。 啟亨說:「你做得好,好像是應該的,沒有人特別稱讚;但是做得不好就會被批評,光這個招牌就有一個壓力在。」 老老闆特別示範切鴨肉,指導半接班的啓銘,希望啓銘能學會真功夫,因為他即將像哥哥一樣,成為全職的接班者。(圖/獨立特派員) 為了接家業,可能得放棄夢想,這也是很多小吃老店後代,選擇不繼承的原因。原本是扯鈴教練及表演者啓銘,還在摸索扯鈴和家族事業的平衡。他說:「我還是會想要做我想做的事情,不想被永遠綁在這邊,所以我才會選擇上完課再回來繼續忙。」 飲食消費市場改變 老店美味如何延續?   其實,小吃店二代不願意接手,背後有很多原因。其中,飲食消費市場改變,是更困難的狀況。週六傍晚的寧夏夜市,有家臭豆腐店早已開賣多時。店裡的總指揮李啟榮是第三代,二十幾年前,李啟榮突然辭掉外商公司的工作來接班,父親很驚訝。 父親李秀男說:「我期望第二代不要再走老爸這一條路,真的很累。以前的生意非常好,甚至會做到凌晨兩、三點。」 不過李啟榮卻覺得,爸爸辛苦撐過來了,希望能繼續再發揚、延續下去這個傳統又好吃的產業。20幾年來,李啟榮和其他小吃老店的接班者一樣,歷經了傳承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和壓力,也用新概念來經營這家老店。 李啟榮說:「餐點的流程標準化,還有品牌化,讓客人見識到這個Logo,會想要進來。」 李啟榮把店面裝潢得明亮舒適,牆面上貼了老店的故事,讓老店的文化傳承下去。(圖/獨立特派員) 李啟榮不僅做多元化經營,還努力研發各種不同口味的餐點,這些都是為了跟上飲食消費市場改變的腳步。尤其今日飲食選擇多元,消費者的資訊取得管道也更多。產品競爭還要兼顧行銷之戰,往往也是降低後代接班意願的原因,而老店經營現今面臨的挑戰,甚至比上個世代更多。 台灣缺工的壓力也衝擊小吃業,如何幫助小吃老店傳承,經濟部提出策略。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署長蘇文玲說:「經濟部有一個協助小型店家的雲市集,上面有很多不同的數位工具。業者想要有顧問進去輔導,我們會根據他的需要,由顧問提供他專業的輔導協助;資金負擔比較辛苦的話,也有貸款方案。」 小吃老店要能成功接班,其實不簡單。政府相關單位若能加強輔導,讓經過淬鍊的美味持續飄香,台灣人也更有口福。 黃郁婷/編輯
專欄
苗栗苑裡市場重建,公民參與創造決策新模式!
萬真彣 黃政淵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苑裡市場已經有百年歷史,但在六年前因火災燒毀,殘存一片牆面就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不過苑裡市場的重建案,和其他傳統市場很不一樣。公共設施怎麼蓋,決策過程也很特別,鎮公所和建築團隊,廣邀攤商和鎮民參與重建,意見由下而上,希望能蓋出最適合苑裡人期待的新市場。 百年市場遭祝融之災 遺跡保留見證歷史 今年3月,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鑾轎「粉紅超跑」進入苑裡市區,突然轉入市場重建工地停駕。很多鎮民深受感動,覺得媽祖賜福給重建過程不順的苑裡市場。 2018年中秋節前夕,一把大火,吞噬苗栗苑裡市場。(圖/獨立特派員) 苑裡市場的祝融之災,衝擊到攤商及鎮民的情感及生活,擾動了整個小鎮。苑裡鎮長劉育育也表示,苑裡菜市場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層層疊疊好幾代的苑裡人,也因為這個市場而匯集、有情感的連結。 災後5年半,去年12月動工重建的苑裡市場基地,廢墟幾乎已清空,只剩零星的結構,及一些燒到焦黑的木架正在做最後清除。但有些老牆不但沒被拆除,還被小心地保護著,因為它們見證了過去百年市場的輝煌,也開啟了今日苑裡市場重建的故事。這些殘跡,於2019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很多在地人希望能保留遺址,為後代子孫留下觀光資源。 漫長重建之路 居民、攤商從中學習公民參與 但苑裡市場重建之路坎坷,一開始的重建案,由當時的鎮公所主導,但居民認為,4年期間進度延宕,屢次陳情。 這天,許多苑裡鎮民跟市場攤商,犧牲午休時間,特別來活動中心參加市場重建的工作坊。當年為市場重建奔走請願的劉育育,現在當上鎮長,找來執行市場重建案的建築師團隊,向鎮民和攤商報告議題提案,以便採納他們的意見。 鎮民和攤商分成幾個小組踴躍討論,他們大多不曾參與公共事務,更別說在其中表達己見,但為了家鄉市場,他們學著參與公共事務。(圖/獨立特派員) 這個工作坊和一般市場重建的會議及流程不一樣,它廣邀民眾參與討論。攤商充分表達做生意的需求,鎮民也能說出對市場的期待,他們和鎮公所、建築團隊進行直接的溝通交流。 負責的建築師陳恒文說:「從一開始一對一訪談,攤商在我面前要翻桌,到不接受我訪談。走到現在,有人說剛剛的議題我不滿意、我上去講,它是一個很大的改變。」 經過熱烈討論後,每人都可以用貼紙投票,自由選擇想要的方案,最後以多數決定案,回饋給建築師團隊施作。由下而上的民眾參與式設計工作坊,讓決策過程更公開透明且周延,也讓鎮民自己決定,家鄉市場要蓋成什麼樣子。 中繼市場生意不如預期 重建過程面臨重重挑戰 為了讓市場保有故事性,目前市場工地擺了一個用災後木材搭成的屋架,還原舊市場的樣貌。但建築師陳恒文也表示,為了避免對歷史建築物造成損害,蓋新市場的時間,至少多兩倍到三倍以上。鎮公所承諾,新市場將於2025年完工,但在這之前,大家的生活怎麼辦呢? 距苑裡市場約300公尺處有個中繼市場,讓原市場內的攤商臨時進駐做生意。(圖/獨立特派員) 中繼市場空間寬敞,還有油水處理設施,環境比一般傳統市場好。只是,自今年3月中繼市場落成至今,魚販上架的魚貨少了許多,一旁的熟食攤老闆娘,也在等客人上門。市場攤商甘小姐說:「沒什麼人潮,目前來買的都是一些老顧客。」 與其保留歷史建築,有攤商訴求趕快蓋好就好,縮短他們在中繼市場做生意的時間。尤其,中繼市場的乾貨區蓋在另一條街上,民眾採買不便,無法達到市場關鍵的結市群聚效應,大家生意都零星。其實,原有攤商遷進中繼市場的並不多,因為火災後,沒有及時蓋好安置的中繼市場,大家只能自尋活路。有些攤商先選擇在較熱鬧的路邊擺攤,就沒再進駐較沒結市的中繼市場,而有些攤商也早已找好店面另起爐灶。 因此有人擔心,就算新市場能如期完工啟用,未來招商可能會有問題;另外,攤商也關注新市場的使用規則,尤其苑裡市場和不少傳統市場一樣,有攤商將攤位加價轉租的問題。攤位的規格和位置,也是大多市場重建時,攤商最在意的事。 雖然重建過程困難重重,但這一把火也燒出了苑裡人的凝聚力,讓傳統市場這個公共設施,不只有買賣功能,更寄託了鎮民對家鄉的認同跟期待。苑裡市場浴火重生的故事,應該能給其他正在重建或轉型的傳統市場一些啟示。 黃郁婷/編輯
專欄
阿里山小火車15年後迎來全線復駛,未來將面臨哪些挑戰?
林珍汝 賴振元 / 採訪報導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林鐵十字路到阿里山路段,就一直無法通車。歷經15年的重建路,阿里山鐵路可望在7月全線通車,到時候民眾就可以從嘉義一路坐火車上到阿里山。到底重建後的林鐵將呈現什麼風貌?復建過程又經歷哪些困難?未來又如何面對地震、豪雨等大自然的挑戰? 阿里山鐵路昔遭風災重創 重建之路經歷哪些事件? 鐵路與日出、雲海、森林、夕陽並稱阿里山的五奇。以阿里山站為中心,分為沼平線、祝山線及神木線。林鐵本線原本可以從嘉義,一路經過奮起湖通到阿里山,但十字路到阿里山路段,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就中斷了。現在遊客從嘉義搭火車,都必須在十字路車站轉客運。 短短16公里的鐵路,為什麼要花15年才能修復?得回到2009年8月8日,那場世紀風災–鐵軌變形、路基掏空,奮起湖車站泡在水裡成了大池塘。林鐵有四百多處災害,停駛六年修復,為了避開危險邊坡,還蓋了1233公尺林鐵最長的隧道。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回憶2015年杜鵑颱風帶來的災情,當時林鐵完工之後,還沒正式營運,又遇到42號隧道的崩塌。 如今,走過15年重建路,終於迎向曙光,也成為當地產業的大事。 火車進站,有人大包小包,要來阿里山住一晚,也有人特地來搭一小段體驗一下。(圖/獨立特派員) 回顧林鐵發展史 阿里山為何吸引當代鐵道迷? 現今以觀光為命脈的林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日治時代其實是為了載運珍貴的檜木而建造。 阿里山林鐵及文化資產管理處副處長周恆凱說明,1899年日本總督府指派小池三九郎,在鄒族的嚮導之下,進入阿里山山區進行林相調查。當時總督府有評估八種運材方式,但因為阿里山的地形、坡度等因素,最後覺得用鐵路運材是最經濟可行的。 1906年鐵路開始施工,1912年就已經完工。蒸氣火車載著檜木,可以從二萬平下到嘉義,當時引進的蒸汽火車,至今還有修復、動態保存,每次一出動就吸引鐵道迷朝聖。 阿里山林鐵及文化資產管理處長黃妙修解釋,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從平地到高山,然後因為順應地形,所以有很多特殊的工法都在這邊呈現,像這個迴旋狀,就是大家琅琅上口「火車碰壁」的地方。還有祝山車站珍貴的文資價值,是保持弧形月台。所以團隊在原來的腹地重新打造,這個α型看似畫起來很簡單,但其實五百多件的零件裡面,沒有任何兩件是一樣尺寸的。 要在海拔1600公尺的高山建造百年隧道,湧水、抽坍都遇到了;還歷經疫情、俄烏戰爭導致缺料;最大的挑戰是偏遠山區、腹地狹小,機具得靠人力才進得來。(圖/獨立特派員) 防災意識抬頭 林鐵再出發做了哪些準備? 這個矗立在森林中的車站,是台灣鐵路的最高點,為了不讓大量遊客干擾生態,連燈光都要特別設計。 阿里山林鐵及文化資產管理處長黃妙修表示,燈光會只照射到月台,給遊客使用,不會溢光出去,影響旁邊的動植物。 新一代的林鐵,同樣得面對天災挑戰。 阿里山林鐵及文化資產管理處安全管理科長沈宜慶分析,奮起湖車庫抵抗地震的能力很大,因為它有允許變形的空間,比較有彈性,不會像水泥裂開、斷了,就完了。 嘉義地區2024年4月發生超過21起有感地震,一度造成樹木倒塌,林鐵停駛一天。在幽幽森林中的蜿蜒鐵道,除了仰賴科技監控邊坡,還得靠工作人員以台車沿線守護。每天發車前,工作人員得花2到4小時確認軌道安全,下雨軌道太滑,就得沿線灑砂止滑。 黃信豪是土生土長的嘉義人,加入林鐵五年來,除了維護鐵道安全,深入受災路段修復鐵道也是他的任務之一。眼看著只有小時候聽過,還沒親身體驗過的全線通車,他特別感慨…… 阿里山林鐵及文化資產管理處工程士黃信豪認為,完成這項任務會有一點成就感,畢竟它斷了很多次,現在又搶通了,等於全線都可以通車。 斷了又通,快通了又斷,阿里山林鐵的重建路,走了15年。全線77.85公里,從平地到高山、從亞熱帶到溫帶,乘載的不只是觀光客,還有工程人員、在地居民的期盼。 黃郁婷/編輯
專欄
赴中旅遊政策為何轉彎?觀光業者怎麼說?
參加旅行團出國旅遊,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度假首選。去年11月,政府宣布重新開放組團赴中國大陸旅遊。不過,交通部長王國材今年2月7日宣布,因為中國片面改變M503等航路運行方式,從3月1日起,禁止組團赴中旅遊。政策大轉彎引發業者不滿,這項禁令的爭議為何?政府的考量又是什麼? 禁「團」令上路  引發旅行業者不滿 去年11月,台灣政府宣布開放組團赴中國大陸旅遊,不料,在今年農曆年前一天,交通部長王國材突然召開記者會,宣布因中國片面改變M503等航路運行方式,嚴重損害我國的國家利益,自3月1日起,禁止「組團」赴中旅遊。3月份到5月份成團者,可以照常出團,6月份之後,則暫停組團。 從M503及3銜接航線示意圖中可以看到,航線十分接近台灣防空識別區。(圖/獨立特派員) 突如其來的政策大轉彎,引起業者的強烈不滿。在野黨團立委隨即聯合幾位觀光產業代表,召開記者會,質疑政府政策反覆,造成業者平白蒙受損失。中華民國旅行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吳雁輝說:「昨天發布這一則新聞,讓我們很多業者雞飛狗跳,6月份已經收客七八成了,這些旅遊糾紛如何善了?」 旅遊業者進一步指出,禁團令對於出團規劃需要先行支付的隱形成本,造成難以回收的鉅額損失,才會釀成巨大的不滿產生。靜宜大學觀光系教授吳政和也表示,政府在公佈政策之前,未與業者充分溝通,導致民眾情緒反彈。 禁團令攸關國安問題 政府強調依法辦理 面對外界的質疑聲浪,交通部表示,禁團令並非沒有轉圜空間,6月1日後是否開放組團,要看中國大陸方面是否釋出對等善意。 交通部指出,禁團令是根據《發展觀光條例》第53條第1項,以及《旅行業管理規則》第49條第19款「經營旅行業務不遵守交通部觀光局管理監督之規定者」。(圖/獨立特派員) 交通部強調依法辦理,不過仍難消除業者疑慮。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認為,針對大陸的不友善,有很多方法可以去反制,不應該把消費者跟業者綁在兩岸意識形態的政治爭鬥上。 台中市國際觀光發展協會理事長楊琮霖則提出質疑,他說:「我們不知道危害國家的利益在哪裡?為什麼自由行可以去?為什麼你去探親、你去讀書、你去做生意可以去?觀光不能組團去這一個部分說服力不強。」 執政黨立法委員吳思瑤則提出不同的看法,她認為兩岸的交流應當是平等互惠互相尊重,台灣早在去年就釋放出我們要開放團客到中國去,可是等了這麼長的一段時間,中方卻沒有跟著開門,甚至利用了M503航線的調整,片面的來改變台海的現狀。她也說:「我想有關於禁團令的這個政策,當然是一個國安問題,也是一個政治上的選擇,是台灣政府不得不的作為。」 M503航道爭議為何?旅遊業者損失誰買單? 究竟這條M503航道的爭議為何?2015年1月12日,中國大陸在海峽中線西側,劃設了一條新的國際民航航線,這條航路距離台北飛航情報區的邊界僅7.8公里,並與東西向連接三條航路,分別為W121、122、123。如果遇上天候不佳等因素,極有可能影響台灣往返金馬的三條航線W6、W8、W2,造成飛安危險。 經兩岸協商,在當時達成初步共識:503航路延後啟用,實際飛行時,西移6海哩,採由北往南,單向航行。另外連接東西向的W121等三條航線,暫不啟用,何時啟用將經由雙方溝通確認。(圖/獨立特派員) 2018年民進黨執政後,中國民航局卻逕自發表聲明,啟用503航路由南向北運行,以及W121、122、123三條銜接航路。交通部民航局立即提出反對與抗議。2024年1月總統大選結束,中國民航局1月30日即在官網上公告,表示M503航路不但不再向西偏移,更啟用W122、123航線,由西向東飛行。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翁明賢指出,中國選在總統大選後的敏感時機,拋出這個震撼彈,背後意涵值得深思,而選擇6月1日作為禁團令的時間點,他則認為這是政權交接前,過渡期的策略考量。 站在國家安全、外交攻防的風口浪尖,旅遊業者的損失又應該由誰買單?靜宜大學觀光系教授吳政和說:「我們應該有專門的小組來告訴我們,觀光的戰略是什麼?有沒有其他的方向?怎麼做?」截至目前為止,兩岸開放觀光往來的前景,尚不明朗。禁團令政策倉促成行,若沒有完整配套措施,受害的將不只是旅遊業者,更包含消費大眾,政府不應輕忽。在捍衛國家主權與保護人民權益的天秤兩側,台灣政府應更審慎思考,民主價值發揮的最大空間。 尹雯慧 / 採訪報導羅盛達 / 攝影 尹雯慧/編輯
專欄
和馬兒當鄰居,展開陪伴療癒之旅
萬真彣 / 採訪報導 黃政淵 / 攝影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如果走在自家社區裡,不時可以看見馬兒出現在各個角落,會不會感到驚喜呢?這個景象可是花蓮縣吉安鄉南華社區居民的日常。這座馬場專門做早療課程,而馬兒在社區裡面也有任務,長輩們可以藉著騎馬、餵馬做長照,孩子們也可以到馬場學一技之長,成為位處偏鄉的社區,重要的資源。 馬匹輔助治療 讓孩子重拾笑容 位於花蓮縣吉安鄉的南華社區,是個高齡化的社區,特別的是他們有一座馬場,成立的初衷,是為了協助兒童發展認知、語言、行為等能力。 枋容牽著馬兒,笑得好開心,因為他準備去上他最喜歡的騎馬課。動物輔助講師黃聖雅說:「他們的骨盆是會被馬匹自然而然往前推動的,他就不會覺得說,我是來做復健。」 治療師提到復健,因為這是堂早療課程。而枋容是名有多重障礙的孩子,從兩歲半開始接觸馬匹輔助治療,至今已16歲。(圖/獨立特派員) 馬背上的枋容,總笑得燦爛,媽媽蕭茹雲說:「他在醫院復健就只有哭,但是他在馬場不會哭,很高興。」 黃聖雅提到,不管是聲音、肢體動作,都可以促進他們的能力發展。即使枋容有語言障礙,現在已經能樂於學習表達。枋容的媽媽總是陪著上課,他說上騎馬課後,枋容的改變是奇蹟,讓原本必須放棄說話的他,重新回來做語言治療。 長輩的「馬」朋友 馬匹療癒如何延緩失智?  幾年下來,馬場在地深耕,如今對地方來說有不一樣的意義。一大早,南華社區幾位長輩隨興散步,他們要一起走到當地著名的「不要臉公園」,馬場工作人員會定時把馬兒牽出門,長輩特別來跟馬互動,因為馬就像他們的老朋友。 南華社區的長輩散步的時候,常常會帶孫子、孩子要來公園看馬,已經成為社區的重要景觀。(圖/獨立特派員) 以馬為觀光亮點的南華社區,位在初英山下,居民多務農,和大部分的農村一樣,年輕人口外流嚴重。初英山文化交流協會常務理事鍾寶珠說:「過去南華村有種畜繁殖場,在民國60年的時候聽說還有馬,所以馬的記憶在老一輩裡面是有印象的,所以跟馬的互動就更有感情。」 農業部因應農漁村人口高齡化,推動農村社區綠色照顧計畫,妥善照顧高齡者,讓他們老得健康。而「馬匹療癒」,成為當地綠色照顧的一環。治療性騎乘教練路婕說:「有的長輩失智了,可是你會發覺,我在拿東西給他的時候,他手很自然就過來,嘴巴可能還會說,牠叫什麼名字。長輩心情比較好,就願意跟別人互動,延緩失智退化。」 初英山文化交流協會常務理事鍾寶珠也說:「長輩會順便帶他們家的菜,說馬喜歡吃這個,我覺得那是一種不同形式的互動,在老人家的生活裡面添加了滿多情趣。」 馬匹與居民共生 為社區帶來生命力 而這些馬兒,不只和當地高齡者共生而已,當地有些孩子,會在課餘時間到馬廄來,照顧馬匹的訓練是特別為當地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安排的。 動物輔助講師鄧坤函說:「我們會自己寫計畫,申請到這些經費的時候,就可以讓這些需要的孩子來做能力上的練習。」婷婷原本是名有分離焦慮的孩子,而馬兒天生個性敏感,能幫助照顧牠的孩子,觀察、調整自己的情緒。 以約和婷婷一樣,也很喜歡馬。今天兩人一起清理馬蹄,還會拿著鏟子,進到馬兒的房間四處翻土。如何照顧馬,進而學會騎馬,是這些孩子們的專長。而培養他們這一技之長,讓他們將來有多一個工作的選擇,也是馬場的計畫。 治療性騎乘教練路婕說:「在地的孩子最了解這邊的資源跟自己的文化,所以如果他們願意留下來,我們就交棒給他們,都是很棒的一件事,人口不會一直外流。」 以約和婷婷溫柔地幫白馬刷毛,同時也能掌握力道,輕輕地幫馬匹清理馬蹄。(圖/獨立特派員) 週末這天,南華社區特別熱鬧,許多居民來參加社區的年度盛事「馬匹融合運動會」,由特殊生和一般生一起出賽,讓學生們有成果發表的機會,同時也做一個小小的檢定。而為了舉辦這場熱鬧的比賽,不少以往上過馬術課程的特殊生,自願來幫忙,從學生的身分轉換成能幫助他人的志工,角色的轉換也帶給他們不同的體驗。 除了有必須和馬匹合作、跨過障礙的貼時賽之外,還有和馬兒的20公尺賽跑,讓會場充滿活力。(圖/獨立特派員) 青年志工的到來,讓南華社區充滿生氣,尤其有馬場教練長住社區,讓當地長輩感受到生命力。馬場的馬匹來到南華社區,在這片土地上陪伴著老人、小孩,和居民共生,一起讓地方更幸福。 黃郁婷/編輯
專欄
泰國將文創融入都市設計,帶動觀光發展!
1997年的亞洲曾爆發金融危機,當時泰國一度瀕臨破產,之後泰國前總理他信上台,決心要發展觀光和文創產業帶領泰國擺脫經濟困境。而現在,泰國時尚設計已經在國際嶄露頭角,文化創意融入都市設計與生活,將曼谷一步步推向全球化舞台。泰國在觀光和文創的軟實力,有哪些值得台灣借鏡? 觀光產業蓬勃發展 泰國怎麼做到的? 2019年,曼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設計創意城市。泰國透過文創推升國家的競爭力,而觀光產業更是驚人,每年約有三、四千萬名觀光客,位居世界旅遊排名前十大,觀光收入占GDP20%。值得注意的是,泰國的文創和觀光和台灣發展的方式不同,他們擅長以在地文化和生活經驗,帶給人們不同體驗。 泰國之所以能以觀光聞名,就在他們能為每位遊客創造絕無僅有的旅遊體驗。這間特別的泰國商場,它的外觀就是泰國傳統「水燈」文化的設計,藉由這間商場帶動周邊發展,也是這個水燈設計所象徵的意義。 不只外觀,商場的規劃設計也別具特色。泰國華文新媒體共同創辦人李致德說:「他們將泰國傳統的水上市場整個搬到室內,有點像是地區創生的方式,因為昭披耶河西岸,周邊本來就是一些小吃攤販,賣一些零售的,它在這邊開發的時候,也沒有地方可以去了,所以就把它收到水上市場裡面。」 這座特別的商場不僅把傳統水上市場搬進室內,也讓具有地方特色、文創屬性的小吃商品進駐,隨時都可以來觀光採買。(圖/獨立特派員) 想了解泰國文創?台灣人成立新媒體整合產業資訊! 泰國華文新媒體共同創辦人陳韋如、李致德,這對夫妻在泰國從事網路媒體,對泰國觀光及文創產業有深入觀察,他們認為泰國文化創意蓬勃發展,是源自政府和企業的大力支持。 李致德說:「泰國的一些商場或者是民間的機構,他們都會有自己的計畫,像商場可能設一些特別店,把這些文創商品拉進來、辦一些市集。他們也很樂意找一些文創或者是藝術工作者,把他們的產品落實在自己的企業文化價值上面。」 李致德在台灣原本是位軟體工程師,被公司外派至泰國拓展業務,期間他發覺雖然台灣和泰國經貿往來頻繁,但卻不了解彼此文化,於是他決定創業,在泰國成立華文新媒體,希望讓更多人看見泰國。李致德說:「我們承接的內容,是把文創產業的資訊帶給華人讀者,大家想要看、想要了解泰國文創,我們的流量就會起來。」 提供年輕藝術家舞台!藝術如何走進生活? 而另一位同樣也來自台灣的鄭紹敏,他則是透過文化藝術,將一間原本沒落的古董商場改頭換面,打造成一處展演不斷、非常受年輕人喜愛的藝文中心。鄭紹敏在藝文中心經常舉辦免費展演和音樂會,他認為生活的藝術可以培養,結合古董拍賣、藝廊及購物商場,藉由氛圍以及空間營造,將藝術帶進一般人生活。 為了給年輕畫家展出機會,藝文中心還免費提供空間給他們使用。(圖/獨立特派員) 古董藝文中心常務董事鄭紹敏說:「其實我覺得最驕傲的,就是這附近現在開了很多的畫廊。文創其實可以帶動地方的繁榮,讓年輕人、大眾可以進來這邊享受。」 文化創意融入生活 累積泰國軟實力 在泰國北部清萊一處稻田出現三隻可愛貓咪的圖案,這可不是畫上去的,而是結合農業、科技與藝術,利用泰國農業大學所培育的彩虹米,再透過衛星定位所栽種出的成果。 泰國農夫凱克漢說:「以前稻米主要被認為是消費的東西,但現在其他作物,譬如花卉或彩色蔬菜的特色,也可以應用到水稻上,這種方法使我們能夠同時發展旅遊業和農業。」 準確定位秧苗,隨著時間的推移,水稻植株會逐漸改變顏色,最後到了收穫階段,稻草的顏色將與原先設定的草圖顏色相近。(圖/獨立特派員) 泰國建築設計師庫爾蒂達 宋基蒂帕迪認為,唯有融入在地文化與生活經驗,才能彰顯文創的魅力。他說:「我們要做什麼建築出來,就要先看一下周圍有什麼元素,有什麼歷史也要考慮,包括有什麼材料跟當地的材料。」 建築設計師浪漫的裝置藝術,在觀海平台利用簡單的魚線融入巧思,以不同高度的鋼板作主材料,去感受光影的變化。(圖/獨立特派員) 泰國人天性樂觀,特殊文化與創意並非是為商業,而是在生活。泰國的經濟實力儘管不如台灣,但在觀光和文創的軟實力,的確有許多地方值得台灣借鏡。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