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成癮容易,戒治難 – 那些關於毒癮的
-
-
AdminAdmin | 2017-11-13醫療公衛系列報導:毒品成癮容易,戒治難攝影:鄭仲宏
戒治有望-丹麥篇
毒品危害不只台灣,在世界各國都被視為嚴重問題,各地都在發展不同的戒治方法。在美國,有民間戒治所提供十二階段戒治法,費用需要台幣二十萬以上。這些方法也推廣到北歐,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負擔得起。而且許多毒癮患者內心的衝突或問題,也不只是教導工作技能或表面宣導教化就可以改善。
有的戒治者甚至比輔導者都還要熟悉這些教化內容。而政府也因為重複吸毒者比率高付出很大的財政支出及社會成本。在丹麥有個民間戒治所,三十年來有一半的戒治者能夠不再吸毒,成效連政府單位都非常羨慕。他們怎麼做到的?
第520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65 -
AdminAdmin | 2017-11-13醫療公衛系列報導:毒品成癮容易,戒治難攝影:鄭仲宏
戒治有望-台灣篇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點名台灣是菲律賓毒品的來源國,讓台灣毒品氾濫的情況引起國際關切。根據法務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執行毒品案件裁判確定有罪人數總計22084人,比去年同一個時期增加11.6%。
更嚴重的是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報告指出,未成年者首次吸毒的平均年齡已降到12.5歲,首次碰毒場所23%在學校,非法藥物近四成來自同儕,我們的青少年幾乎被環繞在一個充滿毒品誘惑的環境中。
不管是什麼原因開始使用毒品,一旦染毒,幾乎像是踏上一條不歸路。政府各部門雖然大力反毒緝毒,但上癮容易,戒毒難。最近五年來,全台灣監獄裡頭的毒品受刑人比例高達45%,不少人因為吸毒反覆進出監獄。政府雖然大力反毒緝毒,但戒毒是多麼重要,卻又多麼不容易的挑戰。
我們要帶您看台灣民間的戒治機構,雖然沒有高額預算,但輔導人員從身心整合及重建關係耐心輔導,成功幫助不少人,為許多家庭帶來盼望。他們的照顧輔導和戒治所到底有什麼不同?
第520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66 -
AdminAdmin | 2017-06-27醫療公衛系列報導:毒品成癮容易,戒治難
毒癮迷蹤
台灣毒品越來越氾濫,由於第三、四級毒品,像K他命、FM2價格便宜,即使吸食被抓也沒有刑責,有些年輕人喜歡週末假日聚在旅館裡辦毒趴。
更可怕的是現在有很多包裝精美的新興毒品,以咖啡包、跳跳糖或餅乾的方式引誘中輟生,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染毒。這些新興毒品都是藥頭為了降低成本,混合多種毒品再加上一些添加物,比如將碎玻璃磨成粉末加進毒品,對吸食者身體傷害很大。
為了有效解決毒品問題,行政院以四年一百億的經費強力宣示反毒。但政府毒品防制多偏重在毒品查緝,這只會使得毒品越來越貴,毒品加料情況越來越嚴重。其實要根本解決毒癮問題,必須從了解這些毒癮少年、少女做起。
第502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李金龍x 49 -
AdminAdmin | 2017-06-20醫療公衛系列報導:毒品成癮容易,戒治難
無間
行政院長林全宣布將在四年內投入100億經費反毒,可見毒品氾濫已經成為不可迴避的議題。日前台灣高檢署召開了「新世代反毒策略」研討會,法務部長邱太三表示,台灣的毒品發展已經來到了一個新世代的情境。
而檢察總長顏大和說,2016年檢察機關處理毒品的案件,大約6萬多件,因案被羈押的有2萬7000人,占整體人犯的五成,這還不包括因為毒品而引起的刑事案件。
毒品的戒治和重回人生軌道有多少的誘惑和挑戰?李惠仁導演花了四年時間,記錄藥癮者由家人陪同戒治毒品的生活歷程。在節目當中,我們要透過幾位吸毒者的生活日常,試著理解他們難以擺脫的吸毒路徑。
不論是戒治分監或者是教誨志工都非常看好已經服刑7年的編號3648應該會是一個成功的戒毒案例。我們除了持續追蹤編號3648的出獄後生活之外,也要帶各位看另外一位出身於書香世家的毒癮患者。看他如何逃學、混幫派然後陷入毒品的深淵。
對毒癮患者來說,要擺脫毒品,最重要的就是一定得離開原有的吸毒路徑,包括藥頭、毒友、獄友、環境以及當初吸毒的情境。否則只要再碰到一次毒品,所有的反應和記憶會立刻被召喚回來。還好徐肇成認識了台北市聯合醫院的護理師郭蕢瑩,他們相識、相愛、相互扶持,同時還有了愛的結晶。只不過從無間地獄爬回來的人卻常常四處碰壁,他們要面對哪些挑戰呢?
第501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x 45 -
SystemAdmin | 2013-10-31醫療公衛系列報導:毒品成癮容易,戒治難
再見秋菊
台灣愛滋病 年輕化趨勢
關愛之家 一位難求
病患照顧病患
現在年輕人很多因為物質生活無虞,沒有太高理想,只求快樂一下,所以打工、上夜店成為某種生活型態,但是往往快樂一下代價極其昂貴。台灣愛滋病有年輕化趨勢,10到19歲發病個案每年將近百人,表示國中生不安全的性行為次數增加,毒品氾濫。
獨立特派員探訪全台唯一收容重症愛滋病患的關愛之家,重症床位一位難求,病人如果不符合低收入戶資格,就一點政府補助都拿不到,全靠募款。多年來大多是病患照顧病患,能動的照顧不能動的。這裏有昔日的梟雄老大,有才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他們都曾年少不羈,後悔,是這些過來人共同的感受,他們想對大家說的只有一句話,年輕人要三思而行。
愛滋病年輕化,雖然現在有最新的藥物可以長期控制,但費用很貴,也可以預見未來要被照顧的人更多,照顧時間更長,對有限的醫療資源來說都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第319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陳宇範x 0 -
SystemAdmin | 2011-03-03教育系列報導:毒品成癮容易,戒治難攝影:鄭仲宏
沐恩頌揚牽罟記
吸毒的人很多,戒毒好困難。
一個戒毒團體開創抓魚和推輪椅來幫助戒毒,為什麼要這樣做?
近日藝人鄭進一因為吸毒被補受到各界矚目。而最近在高雄還有一個販毒案,是戒毒者利用在醫院戒毒的機會將毒品販售給其他的戒毒者,讓戒毒場所竟然變成了販毒市場。
一般人一旦染上毒癮要戒治非常不容易。常見的坐牢或是給予藥物的方法都很難根治,因為使用毒品不只是生理需要,還有更深的自我價值肯定的問題,因此心理重建在戒治毒癮的過程是相當必要的環節。在屏東有一個藥物與飲酒戒治團體他們根據心理重建的觀點,結合了中重度心智障礙團體還有地方資源發展牽罟來協助戒治輔導。牽罟是傳統漁民的捕魚方式,但是到海邊抓魚,怎麼用來發展戒治呢?
剛才看到的是設法從人與人間建立關係和自我價值的重建來協助戒治。新的戒毒方式,重視的是藉著陪伴的力量讓戒治者產生勇氣來超越自己,而不是讓身心狀態都非常脆弱的他們單獨來面對。
然而戒除毒癮還是必須經歷一段非常痛苦的復原期。在沐恩之家院方都是採取一對一的陪伴,最早是由一位芬蘭護士她自願在這個空間,陪伴正在經歷因為毒癮發作,身體承受著巨大痛苦的勒戒者,她的不離不棄和耐性,讓很多戒治者非常感動,因為當自己好像被家人、社會放棄時,卻還有人願意陪伴他們走這段辛苦的漫漫長路。在這整個過程中,到底戒治者想法有什麼轉變?而他們現身說法的故事或許可以激勵更多人勇於走出毒品的控制。
第186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2 -
SystemAdmin | 2011-02-17公共安全系列報導:毒品成癮容易,戒治難攝影:周明文
緝毒高手
機場海關用狗抓毒越抓越起勁,績效來看潛力可觀,但天天用鼻子聞毒會不會很人道但不狗道?
不曉得您有沒有過從國外入境的時候,在桃園機場被緝毒犬聞來聞去的經驗呢?
為了遏止毒品走私,世界各國通常都會在關口設置緝毒犬隊協助毒品查緝,像日本和韓國,就有三成的毒品案件是由狗查獲的。
而台灣在97年也正式成立緝毒犬培訓中心,派員專程到澳洲受訓,也帶回五隻優秀的緝毒犬。從98年至今,緝毒犬隊已經協助查獲一百多公斤的毒品。究竟這些緝毒犬為什麼會聞毒品呢?記者張筱瑩、周明文帶您到緝毒犬培訓中心,一探牠們的訓練過程。
第184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