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偏鄉獨居老人多,失智長者生活誰照顧?
從統計資料上觀察,國內列冊需要關懷的獨居長者有48954人,約占全國總戶數的0.5%,其中六都列冊關懷的獨居長者,人數雖然分占前幾名,但相較區域戶數,占比都低於全國平均值。反觀台東縣、澎湖縣、屏東縣、南投縣、雲林縣列冊需要關懷的獨居老人人數雖然比六都少,但相較區域戶數,占比不但是全國前5名,更是全國平均值的2至5倍。 獨居長者比例高 偏鄉長照亟需關注 從統計資料上觀察,國內列冊需要關懷的獨居長者有48954人,約占全國總戶數的0.5%,其中六都列冊關懷的獨居長者,人數雖然分占前幾名,但相較區域戶數,占比都低於全國平均值。反觀台東縣、澎湖縣、屏東縣、南投縣、雲林縣列冊需要關懷的獨居老人人數雖然比六都少,但相較區域戶數,占比不但是全國前5名,更是全國平均值的2至5倍。 偏鄉弱勢獨居長者占比偏高,長照安養議題確實較都會區更需要關注。(圖/獨立特派員) 這一天,長照機構的人員到王阿公家中訪視。在偏鄉,獨居是長者越來越常見的生活樣態,然而在獨居背後,失智更成為近幾年偏鄉長者的另一項生活挑戰。 康家基金會長照部主任陳厚蘭說:「如果還可以,他們都不會想要跟年輕的孩子去市中心住,因為這不是他的老家,也不是他熟悉的環境。」即使失智,但因為認知功能並未完全喪失,同時也還具備自理能力,所以王阿公不願意離開舊居,長照資源就成了生活中重要的依靠。 照護失智長輩 長照資源成重要依靠 簡單盥洗後,王阿公照著計畫準備就寢,但訪視人員卻發現放置在家中的藥袋。王阿公的藥已經以一個禮拜為單位分裝在藥盒中,但今天晚上的藥卻是空的,對於空了的分裝格,王阿公一問三不知。 定時服藥,攸關對失智症病情的控制及延緩,也讓訪視人員相當關注藥盒空格的情況。(圖/獨立特派員) 訪視人員立刻與家屬聯繫,因為照顧端與家屬間的合作程度,連動著偏鄉獨居長者的生活安全與品質。王阿公的女兒在電話中說:「因為他有時候搞不清楚哪時候吃藥,所以我現在藥都放在你們的據點了。」照顧服務員提醒吃藥,是王阿公每天到失智照顧據點第一件要做的事,在照服員的監督下,王阿公能達到固定服藥的效果。 訪視人員解決了吃藥的謎題,家中沒有電視的王阿公準備就寢,他入睡的時間往往天還沒黑。這麼早睡、時常半夜醒來出門散步的王阿公,也曾走失過。 從108年9月開始,失智症被列入失蹤原因的統計項目之一,因為失智症走失的65歲以上失蹤人口,不但人數與占比只增不減,失智症更是65歲以上長者失蹤原因的第一位。(圖/獨立特派員) 記載聯絡資料的防走失手環,是一直被呼籲要為失智長者配戴的重要配件。除此之外,鄰里也是偏鄉獨居失智長者的重要依靠,已經入睡的王阿公會有路過的居服員繞道探視,如果沒有異常情況,他也將迎接另一天的生活。 偏鄉對失智症了解程度低長輩難走出家門 一早到了社區裡的失智據點,王阿公開始一天的生活。康家基金會長照部主任陳厚蘭說:「早上有人來接他,他就去那裡配合大家上課,然後下午下課再回來。他會例行性做這件事情,所以不可以搗亂他的順序。」 牆上的課程表就是長輩們每一天的生活節奏,然而在偏鄉,無論是否獨居,不見得每一個失智長者都可以參與。失智據點照顧服務員黃莉凱說:「這邊是偏鄉,所以從家裡到據點這裡來,是有一段距離的,因為長輩通常都很節儉,就算知道有這個據點,但是因為需要搭車,他們會比較不敢出門。」 問起偏鄉對失智症的了解程度,從一到十分,黃莉凱給了三分的低分。在他的觀察中,偏鄉長者罹患失智症,身邊的人除了輕忽症狀,甚至會覺得長輩是故意的,因此感到不耐煩。在偏鄉,長者罹患失智症往往不容易在初期被發現,也因此影響後續走出家門的機會。 醫療資源不足 偏鄉如何擁抱失智患者? 失智症照顧已經是重要議題,不過醫療資源卻是最大的難題。除了失智鑑定之外,醫療介入也攸關病程的控制,然而在偏鄉,就醫的第一步卻不容易跨出。 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據點社工師黃秋雅說:「他們光是要把失智的長輩哄騙到醫療院所去,就面臨一個很大困境,加上有時候交通的便利性並沒有這麼的充足。」 醫療資源的不足,限縮了就醫機會,而聚落裡的傳統氛圍,也提高對失智症的接納與照顧難度。偏鄉裡,無論是人口流失而加劇的獨居型態,或是傳統聚落因認知不足而衍生的刻板標籤,都是長者與家庭面對失智症時的重要考驗。 (※李婕綾 許中熹/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用精油促進身心平衡,芳香療法有效嗎?
從植物萃取出的芳香分子「精油」或「純露」,用以改善人們的身心健康,稱為「芳香療法」。台灣已有醫師開設芳香醫學門診。但民眾要如何透過芳療提升生活品質?以科學實證的角度,看看植物的芳香分子,何以成為忙碌生活中平衡身心的力量。 診間飄散精油香氣 芳療有科學證據嗎? 源自歐洲的芳香療法,是將植物萃取出的精油、純露,以嗅吸、按摩等方式,讓人體吸收,在台灣的醫療領域也有應用。無形的氣味,透過嗅覺、感知,令人心曠神怡,身心愉快,但是真實療效有科學證據嗎? 芳香療法專家溫佑君1990年代從倫敦芳療學校畢業,翻譯與審訂歐洲的芳療書籍,將芳香療法有系統地引進台灣。他表示,大家會疑問精油的功效有什麼樣的科學認證?「我常常會啞然失笑,因為不是有沒有,而是太多了。」 萃取自植物的精華物質,經證實具有藥理作用。日本失智症專家浦上克哉醫師的研究就指出,早上使用迷迭香和檸檬精油,晚上使用薰衣草和甜橙精油,能延緩失智。 在診間的擴香儀滴入精油,實施一年半以來,不僅醫護人員的心情更加平穩舒適,換藥時傷口散發出的氣味也會改善。芳香分子透過空氣傳播,甚至還有抗菌的作用。 精油除了在外科的空間發揮作用,在疼痛專科裡也有應用。疼痛專科醫師王偉全就說,有文獻研究顯示,玫瑰果、薑黃跟印度乳香有幫助消炎及修復的效果,玫瑰果油裡更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是肌腱、韌帶修復所需的原料。 芳香療法應用於疼痛醫學的原理與大腦的迴路相關,因為嗅覺是最直接的感官,能跳過大腦的理性思考區。王偉全說明,嗅覺分子能通到大腦的「邊緣系統」,包括跟過往記憶有關的杏仁核及海馬迴。跟疼痛較有關係的是前扣帶迴或島葉,這些都有研究發現,精油有舒緩的效果。 疼痛大腦的區域變化。(圖/獨立特派員) 在物理治療的範疇,也運用精油按摩來紓解疼痛。(圖/獨立特派員) 家醫科醫師力推芳療門診 改善身心不平衡 主流醫學逐漸納入輔助療法,在台灣各地出現了芳香醫學門診。臺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羅佳琳,創立芳香醫學醫學會,也是台灣第一位開設芳香醫學門診的醫師。 羅佳琳表示,芳香醫學的處理,跟一般單純用止痛藥、安眠藥的概念不太一樣,如果太重視療效,某個層面來說,又走了跟傳統西醫很像的路。 羅佳琳認為,「真正好的芳香醫學諮詢是:我們理解個案的成因,知道他不平衡的原因在哪裡。」這些不平衡不單指生理結構不平衡,而是情緒的不平衡,都去調整後,個案自然而然會活出該有的樣子,減少這些不平衡造成的疾病。 羅佳琳醫師邀請病患及家屬一起感受香氣。(圖/獨立特派員) 一般人如何DIY芳療小物?蒸餾精油細節多 除了醫師用於改善病症,也能自製芳療小物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將喜愛的精油,依照建議濃度滴入燒杯,搭配酒精,就可以自製香氛噴霧。或是將精油搭配基底油攪拌混合,做成香氛滾珠瓶,按摩穴道。 DIY風潮盛行,許多芳療愛好者自己動手,居家蒸餾純露、精油。秤好材料的重量,加入固定倍數的純水,將蒸餾器組裝後,再接上冷卻用的水管,蒸餾到一定的溫度後,比重比較輕、浮在表面的就是精油,與精油一同蒸餾出的還有純露。 純露蒸餾課程講師余珊叮嚀,精油是高濃縮的產物,要與植物油、基底油以一定的比例稀釋之後,才能安全塗抹在皮膚上;純露則不需稀釋,也沒有特別的限制。 此外,蒸餾時所有接觸萃取物的器具,都要以酒精仔細消毒。過程如此嚴謹,是因為這些天然產物,若保存不當就容易變質。 氣味本無形體,但充滿力量。試著與香氣互動、跟植物交朋友,讓芳香療法幫助忙碌的人們與自然融合,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療癒身心的另外一種選擇。 (※鄭淑文 吳金圳/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