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專題影片專欄意見調查主題網站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專題影片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人物故事
主題
她們的廚房
近年來台灣大街小巷中,出現了不少東南亞美食。這些食物文化,隨著新移民和移工一起來到了台灣,並且相當受到本地人的歡迎。對台灣人來說,它們是南洋料理、異國美食。但是對飄洋過海的這群人來說,食物不只是家鄉味,更是一股鄉愁。 在宜蘭冬山鄉的社區裡,有棟精巧可愛的綠色建築IBU廚房,IBU是印尼語媽媽的意思。這間廚房,不只料理美味的南洋食物,也是一個提供新移民、移工聚會和上課的東南亞基地。
人物故事
主題
說媽媽的話
近年來,台灣政策轉向南進,但是礙於政治因素,效果還有待時間考驗。而隨著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東南亞語人才需求孔急,新住民二代成了最佳的人選。 但是他們不一定都會說母親的語言,因為早期這些外籍配偶遠嫁台灣,社會上還存在著歧視,讓很多媽媽不跟自己的孩子說母語。但是台南有一位越南配偶,他在二十多年前,就堅持跟孩子說母語,如今碰上東南亞語的浪潮,他不但活躍在各級學校教授越南語,他的孩子也因為語言的優勢,有更多的選擇。
人物故事
主題
移人的夢田
這群平均年齡接近三十歲的編輯團隊,之所以不願意放棄,是有感於台灣還有40萬的新住民,跟60萬的東南亞移工,尚未獲得真正的平權與尊重。而所謂「移人」是指「移動的人」,代表移工、新移民族群。英文名字叫「Migrants’Park」,也就是移人的園地。 為了減少營運成本,團隊暫時不支薪,也沒有固定的工作室,要延續他們的夢想,還得靠接案子來維持開銷。不過也就在《移人》創刊兩個月後,世新大學傳播學院嘗試轉型為社會企業的新《四方報》,也如期上線。但是為何新住民、移工,還是獨鐘《移人》呢?請看以下的報導。
人物故事
主題
阿嬤的厚嘴唇
不知道大家在照鏡子的時候是否曾經想過,我們的臉其實不只是五官或獨特的外表,更隱藏了整個家族血脈的秘密。 一位來自金門的蘆洲忠義國小美術老師李開地,在阿嬤過世的那一天,才知道原來從小帶大他的阿嬤是印尼人,而這個秘密家裡人從來沒有跟他提起過,小阿嬤人雖然過世了,卻從此在李開地心中種下尋根的種子,於是十五年後,李開地從自己遺傳自阿嬤的厚嘴唇,拿起攝影機,抽絲剝繭記錄整個家族在大時代背景下幾乎被遺忘的故事。
司法人權
主題
異鄉人
不管是產業界或家庭,台灣好像真的離不開外勞了。正在立法院審查的就業服務法修正案,將放寬外勞居留台灣工作的時間,最長可以待十二年,只是每三年必須出境後再入境。如果這個會期能夠順利三讀,最快明年就可以實施。這項修法讓許多急需幫手的家庭鬆了一口氣,但多數人看事情的態度都是從自己方便的角度出發,卻忽視了為我們賣命效力的外勞,身心也需要休息。 獨立特派員長期觀察記錄外勞的生活,眼看著從去年五月廣大興漁船事件,到今年513越南平陽暴動,台菲以及台越之間的關係緊張,外勞處在夾縫中尤其為難。因為語言隔閡、還有工作地位較低等原因,他們的聲音很少被聽到,跟台灣人互動時也經常受到有意無意的歧視,像是在印尼開齋節期間,外勞聚集在台北車站,卻引起許多本地人不滿,主管單位只好拉起紅龍,隔出特定區域,不管合不合理,如果你是外勞,恐怕也會覺得不太舒服吧!隻身在異鄉打拼,他們需要更多人性的溫暖。
司法人權
主題
星願
「什麼時候 才有辦法回家一趟?」  橫跨兩千多公里的距離 累積了數年的思念  一趟外婆橋之旅,滿載無數愛的故事 台灣的新住民目前有46萬人,子女在國小有15萬,超過國小總人數十分之一,17年後這些孩子長大了將是台灣社會的中流砥柱,估計會佔25歲人口的13%。雖然內政部和教育部陸續推動很多計畫,去照顧輔導新住民的孩子,不過,措施越多越容易淪為各級單位只是為了消化年度預算而已,站在教育第一線,國小老師真的了解新住民家庭嗎,他們能夠給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學習方式嗎。 自2011年起,有一項外婆橋計畫,讓學校老師跟著新住民媽媽和孩子一起回外婆家,每年暑假進行一場20天的家庭訪問,獨立特派員全程觀察記錄,發掘許多令人感動的生命故事。 透過星儒這個小女生的眼睛,我們看到越南母親想家的思念之情,也看到星儒努力用功,未來要好好工作存錢,讓外公外婆來台灣玩,就是這麼簡單的心願。因為瞭解,才能產生同理心,讓這個社會真正懂得尊重多元文化。
政治經濟
主題
翻轉漁村
嘉義東石以蚵仔和漁產聞名  但當地只剩老年人  外籍媳婦成為現代青蚵嫂  如何透過休閒產業創造新契機?  且看東石如何翻轉漁村 暑假到了,想去哪裡玩呢,嘉義東石這幾年一直努力在發展休閒產業,他們設計各種套裝行程,帶遊客坐觀光漁筏,出海採蚵,或是到漁塭拋網捕魚,享受現撈現煮的樂趣。 東石是蚵的故鄉,海岸線14公里是重要的經濟命脈,這裡有全台灣最大的外海養殖蚵棚,蚵的產量佔三分之一以上,可是和台灣其他農漁村一樣,十幾年來人口大量外流,我們以前常說的青蚵嫂,現在只剩下從國外嫁來的媳婦,以及一群六、七十歲的老阿嬤。 政府努力推動農村再生計畫,究竟能為東石帶來甚麼轉機?
社福弱勢
主題
海口新移代
單親之餘中文不好,弱勢的更弱勢, 新移民之子如何教好? 最近吳寶春要念書的話題炒得火熱,但是想念書的人還有很多,包含47萬的外籍配偶新移民,而且他們更有急迫性。獨立特派員過去報導過很多經濟弱勢的孩子,今天要帶您去東港,那裏很多人娶越南印尼女人,原本經濟就不好,加上新移民嫁來後發生很多家庭問題,離婚率高,單親的新移民媽媽要工作,哪能照顧孩子,更不要說自己中文不好,更不可能教小孩功課了,弱勢的更弱勢。我們擔心的不只是新移民媽媽個人的人權,不受社會尊重,更要關注的是新台灣之子,在這樣的環境長大,他們日後的人格發展與自信問題。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