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峇里島小村落本卡拉 – 世上的聾人烏托邦!
位在峇里島北部的聾人村本卡拉,相對於台灣聽力障礙的發生率是千分之三,當地則是平均千分之十四,比例之高,全球罕見。因為聾人比例高,村子裡幾乎所有人都會比手語,所有人都能順暢溝通,沒有分別。而且村子裡還發展出獨一無二的手語及文化,成為全球語言學家深入研究的珍寶。
-
走出峇里島聾人村之後,如何落實聾人友善?
在峇里島的聾人村本卡拉,他們從小學教育扎根,創造村裡人人平等的環境。而在聾人村外,也有峇里島的聾人,致力創造一個對聾人友善、平等的就業環境,有一家餐飲集團,甚至有一半的員工都是聾人,還提供聾人們一個表演場所,讓來訪的旅客,都能看見他們的才華。
-
北捷寵物列車活動,真能落實寵物友善嗎?
台北捷運連續兩年舉辦的寵物列車活動,廣受社會歡迎。但有沒有人從動物的角度出發,去思考這項活動的意義呢?大家都喜歡有毛孩的陪伴,只是熱鬧擁擠的場合,適合毛小孩嗎?獨立特派員訪問當天列車上服務的獸醫和諮詢師,透過他們的觀察和建議,重新思考寵物友善的意義。
-
農業部推十年農藥減半,執行現況如何?
草莓一直被認為是農藥使用量高的水果之一,苗栗大湖部分農民在農業改良場的輔導下,實施IPM,也就是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幾年下來農藥使用量平均可以減少4成,產量也沒有減少。不過,願意實施的農民並不多,10年農藥風險減半的期程,已經過了6年,還看不到顯著成效。
-
阿里山小火車15年後迎來全線復駛,未來將面臨哪些挑戰?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林鐵十字路到阿里山路段,就一直無法通車。歷經15年的重建路,阿里山鐵路可望在7月全線通車,到時候民眾就可以從嘉義一路坐火車上到阿里山。到底重建後的林鐵將呈現什麼風貌?復建過程又經歷哪些困難?未來又如何面對地震、豪雨等大自然的挑戰?
-
金色拱門帝國70年 麥當勞仍是速食霸主嗎?
麥當勞今年已邁入第70個年頭,在台灣滿40周年。從賣一個15美分的漢堡,到如今在超過100個國家設點逾4萬家餐廳,一度被稱為20世紀的日不落帝國。它能跨越種族藩籬成為許多國家餐桌上的共同記憶,從單純的餐飲選擇到生活文化的認同,從一家餐廳變成經濟政治角力的對象。在在都讓麥當勞不只是個速食業龍頭,還有更多在不同時空背景下所代表的複雜意義,是社會變遷過程中的重要觀察現象。
-
民間研擬融資業法草案,對抗新型債務風暴!
1999年,台灣發生一場由信用卡及現金卡引發的金融危機,許多欠債者還不起錢,進而逃債、自殺,演變成社會問題。20年過去,協助債務人的民間團體卻發現,以汽機車抵押或商品買賣為包裝,提供快速、高息超額貸款的新型債務已經隱然成形。新型債務有哪些樣貌特性,以及可能帶來哪些隱患?
-
大同福樂學堂,創老幼共學新模式!
在少子化的衝擊下,校園閒置空間的比例大幅增加,老化的社會結構,也凸顯了日照中心設置的急迫與重要。位於高雄市中心的大同醫院,在長照2.0政策上路前,就已經開始推動在校園裡設置日照中心,讓孩子和長輩一起共學相處。究竟,這是不是個好主意?老幼共學真的能付諸實現嗎?
-
抗生素失效?超級細菌恐威脅全球!
有研究指出,在疫情期間,全球因為中重症病人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大幅提高,導致細菌增加抗藥性的機會,轉變成為超級細菌。更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全球抗生素研發緩慢,使得有部分超級細菌已經快無藥可醫。面對超級細菌疫後來襲,台灣該如何採取積極的行動?
-
廢棄物脫胎換骨!素人藝術家如何化腐朽為神奇?
對很多人來說,被淘汰的冷媒管、淨水器、燈罩,或者是壞掉的汽機車零件,都是沒有用的廢棄物。不過對有些人來說,這些廢五金卻是創作的珍寶,用巧手將它們雕塑成無價的藝術品,讓廢棄物重生。獨立特派員帶大家來看兩位素人再生藝術家的故事,他們如何化腐朽為神奇。
-
孕前帶因者篩檢,守護下一代的健康!
如何降低少子化衝擊,讓想生、願意生的人,能有健康寶寶,已經成為現今醫療科技的重要課題。帶領成功大學基因體醫學中心團隊的孫孝芳教授,攜手本身也是罕見疾病患者的陳燕麟醫師,希望結合台灣的醫界與學界,推動孕前帶因者篩檢,減少罕見疾病家庭的發生率!
-
流亡藏人在台灣,深度思考自由的意義
流亡藏人歌手–龍珠慈仁,他和台籍伴侶在印度認識,結婚後來台,原本以為從此可以結束流亡生涯,卻因為無國籍者、台藏婚配的組合,遲遲無法獲得居留權。經過多年抗爭,2018年終於取得居留權的龍珠慈仁,開始以傳統藏地民謠創作者的身分活躍於台灣,也為島嶼的創作空間帶來另一種風貌。
-
921後最強震,403地震災情第一線觀察!
4月3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震央在花蓮近海,屬於逆斷層地震,25年來最大地震。花蓮市區兩棟三角窗建築在幾秒內瞬間倒塌;台8線中橫公路、崇德隧道都有巨石坍方,一度切斷花蓮聯外道路。這些災情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403地震又傳遞出哪些過去台灣地震研究中,還沒開拓的領域?
-
強震後建物如何安檢?居家防震重點報你知!
台灣的地震震度分級新制在2020年上路,其中,震度四的中震,就會讓房屋劇烈搖晃,同時會有家具位移傾倒的狀況,到了震度五弱及五強的強震,就有可能為房屋帶來結構損壞的風險。而4月3日發生的花蓮地震,台灣大部分地區都在震度四以上,房屋結構安全更不能輕忽。
-
公共藝術衍生問題多,政策修法能改革嗎?
台灣公共藝術政策推行了25年,斥資近百億,但去年文化部卻遭監察院提案糾正,產業鏈遭少數代辦單位壟斷、機關只為辦理而辦理、經費龐大過於浪費等問題,也衍生出不少弊端。於是,文化部公布了修正草案,提出十大改革方向。到底台灣的公共藝術政策怎麼了?接下來如何改善?
-
台灣下背痛患者多,如何預防與治療?
久坐不適、下背僵硬、彎腰時不舒服、起床時下背會疼痛,這些反覆發作的疼痛是不是也曾困擾著你?健保署統計,治療下背痛的醫療支出連年成長,111年已達100億。消除下背痛,除了吃藥、復健、開刀,還有現在常見的增生療法等自費項目可以選擇。如何面對下背痛的挑戰?該如何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