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修法上路,有望帶來哪些變革?【獨立特派員】
《犯罪被害人保護法》實施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對於犯罪被害人的保護還是有許多不足,於是2023年進行大修法,改名為《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並在今年上路實施。這部攸關犯罪被害人權益的法案,修法前後有什麼不同?又提供給犯罪被害人哪些保護服務?
-
高雄新堀江的潮起潮落,商圈轉型的困境與挑戰【獨立特派員】
你逛過高雄的新堀江商圈嗎?這個有三十多年歷史的商圈,是高雄人的共同記憶。然而經歷大統百貨失火、高雄氣爆,到後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民眾的消費型態。再加上高雄市城市發展轉移到北高雄,如今新堀江已經榮景不再。到底商圈為什麼沒落?政府有什麼政策搶救新堀江?
-
工時長、風險高,公車客運駕駛嚴重短缺【獨立特派員】
高鐵的競爭,讓客運業運量下滑;司機工作時間長、載客壓力大、加上交通又混亂,也造成人力大缺口,就算開出月薪將近十萬元,一樣找不到人。駕駛肩負了每位乘客的生命安全,也因此累積許久的缺工問題,攸關乘客及用路人的安全。客運業究竟面臨什麼樣的困境?又該如何改善?
-
實驗教育三法實施十年,體制外教育發展現況如何?【獨立特派員】
2014年實驗教育三法上路,體制外教育得以合法跳脫課綱,或實施特定理念、實驗創新教育。各地的實驗教育團體、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實驗教育的學生,也從2千多人,增加到將近2.6萬人,成長了11倍。10年來,學生和家長多了哪些學習選擇?教育現場有了什麼樣的創新與突破?
-
從實驗教育到人生探索,體制外教育塑造的成長故事【獨立特派員】
實驗教育開啟另一條學習之路,但目前台灣體制外學校最多到高中為止,有的家庭會選擇將孩子往國外送;但留在台灣的實驗教育學生,通常不熟悉紙筆測驗與傳統考試,如何升大學是個難題。實驗教育養大的孩子,跟體制內的孩子有什麼不同?由體制外進入體制內,面臨哪些困難?
-
青壯族群運動頻率低,體育署、企業如何協力養成風氣?【獨立特派員】
台灣的退休族群,超過6成的人有運動習慣;而35到44歲的比例最低,女性甚至不到2成。體育署從107年開始,推出企業運動指導員補助計畫,規劃運動內容並推廣運動風氣,台灣也有不少公司,在內部推廣運動文化。來看看這些活力企業,如何為員工營造友善的運動環境。
-
路樹倒、鐵皮飛,康芮颱風揭開生活安全隱憂!【獨立特派員】
康芮颱風帶來超過上萬件災情,在各種災情中,都會民眾最有感的,應該是強風肆虐之下,路樹及鐵皮造成的損害及不便。不只這次的康芮,10月初的山陀兒颱風,也帶來嚴重的路樹倒塌及鐵皮災害,這兩項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也是颱風留給台灣的生活安全考驗。
-
死刑釋憲後,改變台灣死刑的未來【獨立特派員】
死刑釋憲案歷經5個月,判決書中明確指出死刑犯可以請求非常上訴的理由。其中死刑判決必須一致決的內容,造成社會許多誤解,其實不管一審、二審判處什麼刑責,只要最終審所有法官一致判死,就會以死刑定讞。死刑憲法判決還要求:兩年內必須修改多項法律,未來也將影響死刑判決。
-
從苗栗店仔藝穗節,探討地方藝術節的挑戰【獨立特派員】
今年十月,苗栗舉辦了第四屆店仔藝穗節。演出地點不在正式場館,而是與在地店家合作,近距離的演出形式,是苗栗少有的嘗試。不過根據獨立特派員的觀察,這次活動很可惜,跟在地居民互動非常低。台灣近年來,各縣市的藝術節百花齊放,這樣的活動形式如何跟在地連結?又有何侷限?
-
2024美選倒數計時,候選人政策對台灣的影響?
2024年被稱為「選舉年」,全球共76國舉辦大選,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無疑是今年眾所矚目的壓軸場。隨著俄烏戰爭、中東戰爭、印太緊張局勢等地緣衝突下,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美國下任領袖的選擇更顯關鍵。身在地緣衝突最前線的台灣,專家對台建議有三:切勿選邊站,而是成為美國兩黨共識議題;培育國際談判人才,以及新東向台商須留意友岸外包趨勢。
-
美國選舉人團制度詳解:運作機制與爭議何在?
美國作為老牌民主國家,選舉投票制度相當複雜,並非票票等值的簡單多數決。因此,想當美國總統無需大多數美國人同意,只需拿到270張選舉人票。此制度一方面可避免多數暴政;另一方面,顯示公眾意見不值得信任。另外,美國選舉投票方式雖多元,但50州各自為政的投票流程,容易引起敗選方質疑,甚至產生2021年1月6日國會暴動的難堪場面。
-
在以巴戰火中失去摯愛,加薩醫師用和平撫平仇恨。【獨立特派員】
以巴戰爭造成嚴重傷亡,一位巴勒斯坦醫師阿布萊許原本在以色列醫院工作,三個女兒和一個姪女,卻在以色列軍方的砲火中身亡。但他沒有選擇仇恨或報復,反而致力於推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間的和平共存。他的故事被一位以色列導演拍成紀錄片,透過鏡頭一起看看這段不可思議的生命旅程。
-
演唱會公安怎麼做?代表性多功能場館安全比一比【獨立特派員】
獨立特派員走訪了三個也常常辦演唱會的多功能體育場,一個是高雄國家體育場,容留人數跟大巨蛋接近;另外還有高雄巨蛋及台北小巨蛋,同樣都是密閉場館。了解他們如何管理大型活動的公共安全,以及場館發生事故時,有哪些設施可以自保,又該如何配合人員應變。
-
大巨蛋將迎來首場演唱會,場館安全問題備受質疑!【獨立特派員】
大巨蛋園區在台北東區的繁華都心,附近被商辦大樓包圍,更是全球獨有的下沉式建築,草皮層位於地下10.5公尺深,興建過程引發許多公共安全疑慮,至今都還沒完全釋疑。原本辦比賽時,頂多4萬民眾入場,未來開演唱會,將增加到5萬5千人,場館的安全禁得起考驗嗎?
-
大巨蛋安全管理資訊不透明,公共安全如何保障?【獨立特派員】
大巨蛋即將開唱,如果遇上意外該如何安全疏散避難,外界也非常關心。採訪團隊觀察了近期的兩場大型活動,中職周思齊引退賽,湧入了4萬人;國慶晚會也聚集2萬人,大巨蛋草皮層首度搭上大型舞台舉辦非賽事活動。大巨蛋管理上有哪些缺失?專家們建議該如何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