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從基因判斷疾病風險,精準醫療幫你「算命」
中研院正在執行一項精準醫療計畫,這項計畫預計籌措18億,在全台灣的33家醫院,收案100萬個民眾,用抽血的方式檢驗DNA,透過特殊設計的晶片,就可以預測出罹患83種疾病風險、及藥物代謝的問題,讓民眾及早預防。醫界形容,這可以說是用科學來算命的大未來。從基因檢測預測疾病 精準醫療如何進行?
-
進口蚵數量暴增,衝擊本土蚵業,蚵農如何突圍求生?
除了因為氣候變遷因素影響蚵的收成,這幾年進口蚵的數量暴增,也嚴重衝擊本土蚵的行情。根據統計,目前國內每年進口冷藏及冷凍蚵肉超過兩千公噸以上。面對進口蚵的衝擊有些蚵農開始和生物科技業者合作,改變養殖方式來提升牡蠣的品質,與進口低價市場做區隔。氣候變遷與進口蚵暴增260倍 台灣蚵農面臨哪些衝擊?
-
台灣竹產業如何振興?走向綠色循環經濟!
行政院核定通過新興竹產業發展綱要計畫,期待能活化整體產業。其實民間已經有各式各樣的運用,就連堆積如山的邊角料都可以製作成生質顆粒,作為發電原料。要振興竹產業,不只要穩定上游原料,更應該在政策面,串聯各環節,才能讓環保的竹產業走向綠色的循環經濟。竹產業面臨諸多挑戰 走向機械化生產成迫切課題
-
保住古老台灣土雞DNA,紅羽1982如何為部落經濟注入活水?
為了保留台灣古老雞種,中興大學土雞種原保種中心多年來從全台各地採集特色土雞品種,除了保種,也做育種改良,像中興紅羽1982就是經過長期選拔所培育出的優良雞種,肉質細緻,腿肉多、脂肪少。現在全台灣已經有11個部落養殖,發展出不同的在地特色。中興紅羽1982適合山區飼養 吸引部落青年返鄉
-
台灣邊境即將解封,國境開放後有哪些考驗?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世界各國紛紛開放邊境,行政院也在上周宣布分兩階段開放國邊境。9月29日開始入境台灣恢復免簽,機場PCR採檢也將改成發放四劑快篩。10月13日開始,將進一步取消原本入境後居家隔離三天、加上四天自主防疫的3+4規定,將可望放寬到0+7,等於入境不用在居家隔離。因應國境開放,桃園機場也已經開始模擬,未來旅客大增之後的動線。國境解封要配套的不只是迎接遊客的相關政策,也牽動著台灣對疫情發展起伏的策略與態度。
-
社區開發非正式照顧者,提升長輩生活品質
在高齡少子的社會,兒女可能散居各地,老老相依成為趨勢,萬一兩人都生病,就會成為社會越來越大的難題。比台灣提早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歐洲國家發現,職業照顧者相對缺少,必須善用資源補足長照的缺口,所以應該在社區開發非正式照顧者,讓這些非正式照顧者進行訓練學習,來支持老老照顧。多元整合並開發非官方的人力資源,像是志工、非正式照顧者,都是社會整體互助力的展現,也是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時,補足社會安全網的重要關鍵。
-
918強震來襲,震出花東居住安全問題
九月中旬台東關山、池上分別發生了芮氏規模6.4與6.8的強震,地牛不斷翻身讓全台民眾都飽受驚嚇。學者觀察這次的地震,很可能是有史以來尚未記錄到的地震序列群,而且是一個活動的盲斷層。918強震後,災情最嚴重的地區是花蓮,玉里中山路二段的三層樓房整棟震倒,高寮大橋被震斷成好幾截,還有許多遊客受困在沒電的山區裡,甚至天然溫泉都震出異相。
-
中央山脈斷層錯動,地科界抓緊時間調查
917與918兩次強震,芮氏規模分別是6.4與6.8,而且都是屬於深度七公里左右的淺層地震,至今仍然有餘震。地震發生後不久,經濟部地調所負責調查斷層人員,以及地科界的學者們,也都趕到主震區的現場進行了解,有的找斷層布臨時地震站,也有針對地震發生經過地表破裂或是拱起的地區,進行量測與調查。這次地震多數分析指向跟中央山脈斷層有關,不過由於過去這裡發生過的大地震紀錄較少,累積的地震資料有限,必須投入更多調查。
-
消防風水師到府訪視,提升居家安全
像地震、火災這樣的天災人禍,常讓社會付出非常大的代價,為了提升全民防災意識,以及國家防災應變的能力,台灣在2000年將每年的9月21日訂為國家防災日。有非常多人每天都在防災第一線努力,其中有一群非常特別的人被稱為消防風水師,有些地方政府的消防局提供這樣特別的服務,由專責的消防人員以及宣導志工組成團隊,實際走訪民眾家中一一體檢火災危險因子。去年國內總計發生21684次的火災,平均每個小時至少有2次火災發生,不但房屋、財物的損失超過3.5億元,更有192人不幸在火災事件中死亡,凸顯民眾平時建立防災意識的重要性。
-
用漂流木打造而成的小提琴,如何改變嘉義大埔鄉?
嘉義的大埔鄉,是嘉義縣內人口最少的地方,它在阿里山山脈上,比鄰曾文水庫。不過原有的河谷平原已經被水庫淹沒,農業發展受限,人口嚴重外流,各種資源缺乏。在村長的帶動下,居民巧妙地使用水庫的漂流木,做成小提琴,希望發展小提琴產業來振興社區。漂流木成創作素材 長輩展現創意製作小提琴
-
源自挪威的用餐設計,改善台灣失智者生活
對於許多長輩來說,吃飯、看電視日常生活的常態,但是如果多用一點心,電視其實可以成為增進生活品質的良好工具。北歐國家挪威經過多年研究,就設計出以失智者眼光來看世界的吃飯方式、以及電視節目。這種人性化的生活創新,讓需要照顧的長輩或失智者,不僅能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也能重拾生命的尊嚴和意義。
-
八月份物價指數回落,通膨壓力漸緩?
這兩年因為疫情與俄烏戰爭影響,使得原物料短缺、物價飆漲,全球都面臨強大的通膨壓力。不過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8月份CPI物價指數年增率已經回落到3%以下,降到2.66%,是半年以來最低水準。只是國內的房屋租金指數依然不斷攀升,直接衝擊到弱勢租屋的民眾。對於這個困境,倡導居住正義的民間團體,期盼利用友善二房東的方式來做為解方。
-
台灣無人機物流計畫啟動,未來如何發揮關鍵作用?
台灣自主研發的無人機系統跟中華郵政合作,用49分鐘完成海拔高度落差超過1500公尺的任務,成功送貨到新竹縣尖石鄉新光部落,比起開車省時一半以上。 雖然這架無人機送貨只限七公斤,還需要電池中繼站。在台灣由誰來管?又該如何管?將攸關無人機物流發展的下一步。無人機物流計畫啟動 盼成為緊急時刻的關鍵力量
-
台灣肉品與國際競爭,HACCP認證是關鍵
為了符合國際食品衛生安全與消費者健康趨勢,農委會在109年12月透過修法開始推動屠宰場自願性實施,屠宰場肉品衛生安全管制系統(HACCP)。HACCP是一種以科學為依據的自主管理方式,從在牧場飼養的家畜、家禽開始,到繫留、屠宰以及肉品的儲存等過程,透過重點的管制點降低或解決屠宰流程中,可能造成肉品危害的風險,確保食品安全。台灣一年家畜跟家禽的屠宰量大約四億,我國的肉品如果要跟國際競爭,必須符合國際衛生標準,HACCP是重要指標,除了讓國人可吃得安心,也可以讓台灣制定的屠宰場HACCP制度跟國際接軌。
-
地方發行社區貨幣,提高在地公共參與
貨幣發展是人類文明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實際上並非只有法定貨幣,能夠進行正常的交易行為,在台灣有些社區他們發行自己的社區貨幣,也透過社區貨幣的發行,做了許多有意義也相當有趣的事情。社區貨幣與其說是貨幣,其實更像是社造、或是地方創生的工具或媒介,不論是哪一種型態的社區貨幣,最終都是希望提高大眾對公共事務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