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

  • 【記者在烏克蘭3】守護戰火下的笑靨 避難室成學校標配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約有1300所學校被攻擊毀壞殆盡。一年來,許多學校陸續重建完成。為確保師生安全,烏克蘭政府規定,所有教育機構都必須要有避難室,整個空間設計要符合長期居住的條件,包括通風、暖氣、飲水、洗手間、充電設備、醫療等,並且能容納全校人數。沒有避難室,就不能營運。

    黃心亮
  • 貧富差距與性平難題,成印度最大挑戰!

    印度經濟爆炸性的成長,意味著社會進步與改變的契機。不過,印度同時也存在巨大的貧富差距難題。此外,保守封閉的性別偏見、受教權的被剝奪、經濟主權操控在男性手中,使得女性進入勞動市場困難重重,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隱憂。風光亮麗的發展數據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失落?

    黃心亮
  • 印度藍海新市場,年輕世代成發展關鍵

    班加羅爾有著「印度矽谷」的響亮稱號,吸引許多國際企業以及印度國內公司設廠投資,看中的就是高素質的年輕專業技術人才。面對這個和台灣有著巨大差異的機會之地,究竟有什麼魅力?又有哪些挑戰?印度的經貿發展,帶動語言人才的需求,華文教學市場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黃心亮
  • 全球興起草根維修運動,台灣民間有哪些具體作法?

    故障的電器產品常常面臨汰舊換新的命運,因為送修越來越麻煩,不是維修據點少,就是維修價格太高。這股趨勢,不但製造了大量的電子廢棄物,也剝奪消費者應有的維修權。現在,各地興起草根維修運動,人們組成自己動手維修的社群,拿回維修權,也支持永續環保。

    黃心亮
  • 烏克蘭導演用鏡頭,記錄戰地孩子成長群像

    烏克蘭紀錄片導演艾莉莎從2019年開始,在《戰火邊緣的青春》這部紀錄片中,拍攝了烏克蘭東部頓巴斯戰區五名青少年的生活。沒想到紀錄片拍攝接近尾聲,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這部紀錄片捕捉的俄烏戰爭前珍貴影像,在無情戰火下成了回憶。在戰火邊緣的孩子,如何能看見光明?

    黃心亮
  • 印度人口超越中國,人口紅利成崛起契機?

    印度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龐大的年輕勞動力族群,被視作是未來黃金十年的發展關鍵。近年印度不僅成為第一個成功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也搶下世界重要峰會G20的主辦權。而在疫情期間,醫療產業實力更是一戰成名。不過,就業機會少、教育體制不完善,仍是印度崛起大步向前的挑戰。

    黃心亮
  • 有感緬甸偏鄉孩童生存不易,雜貨店夫婦如何翻轉他們的命運?

    緬甸發生軍事政變引發內戰,至今兩年多,人民只能在困苦中找出路。獨立特派員記者,在緬甸內戰未歇、疫後經濟衰退的狀況下,跟著一群想把教育資源帶到偏鄉的台灣青年,新南向挺進緬甸。透過一所華文小學校的故事,看看他們面臨的教育困境與挑戰。

    黃心亮
  • 緬甸政局動盪,華文教育為何成為脫貧契機?

    緬甸因為內戰,局勢動盪。台灣青年志工在前往緬甸偏鄉科峎途中,不僅長途跋涉,還經歷了不小的風險,好不容易才見到博愛中小學的學生。這樣的偏鄉學校,不僅硬體資源缺乏,師資更嚴重不足。而學生們大都窮苦,學習華文,如何成為他們改變人生、走出緬甸的重要契機?

    黃心亮
  • 緬甸毒品氾濫,問題家庭陷入惡性循環

    緬甸偏鄉的教育資源少,不少偏鄉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得離鄉背井,住進專門給孩子們住宿的學生中心。不過屬於慈善性質的學生中心,經費大多窘迫,居住環境簡陋,有些孩子甚至來自單親或家長吸毒的家庭。這些來自破碎家庭的孩子們住進學生中心後,教育能不能為他們的未來帶來希望呢?

    黃心亮
  • 韓國新車評鑑計畫KNCAP,如何帶動車輛產業升級?

    24年來,韓國的新車評鑑計畫,逐年升級,不但發展出獨有的測試項目,在前方全寬撞擊的測試,速度還高於Euro NCAP。另外,像是電動車、氫能車也都會納入測試。這是韓國KNCAP首次接受媒體拍攝測試過程,特別難得珍貴。雖然台、韓國情不同,但是他山之石,仍可以作為台灣TNCAP的借鏡。

    黃心亮
  • 家庭照顧協議,協助解決長輩照顧問題!

    長輩老了誰來照顧?越來越多家庭面臨這項課題,相關的爭議也層出不窮,甚至對簿公堂。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推出「家庭照顧協議線上指引工具」,協助需要的家庭進行協議,並與法律扶助基金會合作,只要全員參與,就具有法律效力。透過事前溝通,減少不必要的興訟,達成共識。

    黃心亮
  • 租屋市場糾紛多,租客成立聯盟發聲!

    台灣房價高漲,不少人的選擇從買房轉為租房。不過租屋族有三成的人會遇到租屋糾紛,而且也有三成的租屋族,每月付出的租金超過了合理負擔線。關注居住議題的民間團體,號召租屋族成立屬於自己的倡議組織,希望透過團結行動,要求政府解決租屋族的問題。

    黃心亮
  • 護理人員爆離職潮,職場環境如何改善?

    走過最艱困的三年疫情,解封之後,護理人員卻選擇出走?行政院將研議三班護病比入法,並預計明年提供400到1000元的夜班獎勵金,但這樣的政策是否奏效,仍不得而知。台灣的醫療現場,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讓資深的人選擇離開,新人也留不住?在少子化的浪潮下,如何留住並找回護理師?

    黃心亮
  • 國人愛吃保健食品,如何食用要留意!

    你知道保健食品與健康食品有什麼不同嗎?為何保健食品不可宣稱療效、健康食品可稱療效?健康食品有哪13種保健功效?部分保健食品的廣告過於誇大功效,又有哪4大常見手法?民眾愛吃保健食品,希望能買到健康,但絕對不是吃就越多越健康,到底怎麼吃才正確呢?

    黃心亮
  • 什麼是碳捕捉?台灣能藉此達成2050淨零願景嗎?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經成為顯學。目前台電在台中電廠加緊試驗,將蓋起全台灣最大的碳捕捉場。成功大學的陳志勇教授則帶領團隊研發,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石化原料。不過碳捕捉和再利用的成本都很高,如何降低成本,也是這些新科技能否產生經濟效益的最大關鍵。

    黃心亮
  • 歐盟碳關稅將上路,對台灣將造成哪些影響?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經成為顯學。目前台電在台中電廠加緊試驗,將蓋起全台灣最大的碳捕捉場。成功大學的陳志勇教授則帶領團隊研發,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石化原料。不過碳捕捉和再利用的成本都很高,如何降低成本,也是這些新科技能否產生經濟效益的最大關鍵。

    黃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