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

  • 囤房稅2.0七月上路,房價漲幅壓得住?

    去年8月政府推出新青安政策,一手打炒房,一手刺激買氣,讓各界霧裡看花。台灣房屋持有成本不高,囤房越來越嚴重,問題在於課稅基準偏低。囤房稅2.0在這樣的基礎下推出,對囤房和空屋問題改善有限,加上租屋和社宅供給不健全、稅制改革緩慢,台灣的居住問題如何解決?

    黃心亮
  • 長照輔具輔助政策調整,將從購買轉向租賃

    因應長照需求,2017年長照2.0上路後,針對長照所需的輔具也開始有補助,目前主要是補助購買,不過這項補助政策未來將改為以補助租賃為主。政策轉變的考量點是什麼?目前台灣租賃輔具的狀況又是如何?除了業者轉型租賃所需面臨的挑戰之外,民眾是否能接受輔具租借的新選擇?

    黃心亮
  • 泰緬邊境反抗軍照護中心,讓傷兵得以安心治療與休養

    2021年緬甸政變,武裝陽春的反抗勢力相較政府軍的優勢武力,仍然相當脆弱。反抗軍在戰場上受重傷,必須送到泰緬邊境的醫院接受治療,還得提心吊膽擔心被緬軍發現,而受傷的反抗軍因為醫療資源匱乏,有不少人就此犧牲。在長年的戰亂下,他們飽受摧殘的心靈,又該如何得到慰藉?

    黃心亮
  • 緬甸反抗者流亡異鄉,尋求外界力量支援前線!

    2021年緬甸政變後,軍政府強力鎮壓、四處追捕抗爭者,來自緬甸的威脅與騷擾步步進逼,讓他們必須不斷流亡。但為了持續支持緬甸國內的抗爭,他們用盡各種方法尋求國際的力量。而來自他國的社群也看到了緬甸人民反抗的韌性,不斷輸入資源,讓緬甸抗爭的星火,得以持續下去。

    黃心亮
  • 緬甸青年投身反抗軍,對抗軍政府求自由!

    2021年2月,緬甸爆發軍事政變,之後緬甸內部反對軍政權的抗爭不斷。雙方僵持將近3年,2023年10月底,緬甸東部、北部等地都爆發反抗軍的反攻潮,並且成功奪下許多緬甸軍方占領的城市與要塞,讓緬甸反獨裁長時間的低迷,出現了新的希望。

    黃心亮
  • 同仁國小棒球隊,如何在逆境中擊出生命的全壘打?

    結論先講 嘉義縣中埔鄉同仁國小是一所迷你小學,全校只有115名學生。長期以來,棒球隊孩子幾乎以學校為家,而教練蔡璧州就像他們的爸爸,不僅要訓練球隊,還擔起照顧孩子生活起居的責任。然而龐大的經費是球隊每年都要面對的難題,教練和孩子們該怎麼在困境中,擊出生命的全壘打?

    黃心亮
  • 德國更新氫能策略,邁向氫能大未來!

    德國將氫能擴大應用到一般民眾的生活中,氫能熱水器問世,未來氫氣也可以透過管線輸送到家戶中。不管是用在民生、交通或工業上,都得用再生能源製氫,才能真正降低排碳。這麼大量的綠氫從哪裡來?德國的國家氫能戰略,如何將氫能大未來化為具體的執行計畫?

    黃心亮
  • 偏鄉獨居老人多,失智長者生活誰照顧?

    從統計資料上觀察,國內列冊需要關懷的獨居長者有48954人,約占全國總戶數的0.5%,其中六都列冊關懷的獨居長者,人數雖然分占前幾名,但相較區域戶數,占比都低於全國平均值。反觀台東縣、澎湖縣、屏東縣、南投縣、雲林縣列冊需要關懷的獨居老人人數雖然比六都少,但相較區域戶數,占比不但是全國前5名,更是全國平均值的2至5倍。

    黃心亮
  • 泰國政府力推,文創產業成發展重點!

    泰國電影和電視劇這幾年在國際知名度不斷提升,已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並喜愛泰國影視作品。除了泰劇之外,時尚、新穎的泰式美學也相當受矚目,迷人的泰式料理更是紅遍全世界。這些發展的背後來自於泰國政府強而有力的支持,運用豐富的文化,創造獨特的美學魅力,帶起國家競爭力。

    黃心亮
  • 2024總統候選人,提出哪些社會住宅政策?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針對台灣社宅的現況、困境與挑戰進行盤點。並逐一拜訪各黨總統候選人,向他們提出未來社宅推動的幾項建議,包含多元興建、增闢財源、依收入分級租金,及社宅福利計畫等。候選人對這些倡議的回應如何?他們又提出哪些政策來推進社會住宅呢?

    黃心亮
  • 泰國將文創融入都市設計,帶動觀光發展!

    1997年的亞洲曾爆發金融危機,當時泰國一度瀕臨破產,之後泰國前總理他信上台,決心要發展觀光和文創產業帶領泰國擺脫經濟困境。而現在,泰國時尚設計已經在國際嶄露頭角,文化創意融入都市設計與生活,將曼谷一步步推向全球化舞台。泰國在觀光和文創的軟實力,有哪些值得台灣借鏡?

    黃心亮
  • 桃園埤塘華麗轉身,成為生態滯洪公園

    身為千塘之鄉的桃園,在今年啟用了一座有著「地下宮殿」之稱的龍山埤塘生態公園,平日是散步休閒的場所,一旦遇到汛期,可以貯留大約七萬多立方米的水量。早期埤塘作為農業灌溉使用,隨著都市發展逐漸荒廢,每個時代的主流思維,左右了埤塘的命運,也決定了它未來的面貌。

    黃心亮
  • 總統辯辨變 電視辯論有發揮民主功能嗎?

    如果說電視政見發表會與辯論會是全國人民對台灣未來總統的「面試」,那麼這種形式的面試有充份發揮其功效嗎:候選人藉辯論會讓政策越辯越明?作為面試官的選民們有因此更瞭未來的國家領袖?《獨立特派員》對電視辯論會提出四個反思以及四個如何觀看電視辯論的建議。

    黃心亮
  • 來台工作改變人生,印尼移工愛上台灣文化

    要適應台灣生活,對來自異國的移工來說,可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身為印尼人的吳咪和Pindy,來台灣工作後,卻因為迷上台灣文化而愛上台灣。吳咪非常會唱台語歌,還考上街頭藝人證照;Pindy跟台灣老師學做捏麵人,以捏麵人串起兩國文化交流。愛上台灣文化,如何開啟他們多采多姿的人生?

    黃心亮
  • 東南亞成新世界工廠,台商進駐泰國卡位!

    中美貿易戰開打已長達六年,在美國對外貿易「去中化」的影響下,許多跨國企業採取中國加一的策略,也讓東南亞近幾年成為新世界工廠。泰國汽車工業發達,許多台灣電子產業都已經進駐泰國卡位。除此之外,醫療科技也是台泰合作重點項目。台灣新南向政策,要如何開創互贏共榮?

    黃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