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仲宏
-
02013-08-15「我們並未強迫你們來, 而是你們自己選擇來的,
你一定可以跨越難關的。」
他們說:一日陸戰隊,終身陸戰隊
八天之內國防部長上上下下換了三位,一個陸軍義務役下士洪仲丘的死亡事件對整個社會國家造成如此巨大的震撼和影響。還不止於此,他甚至動搖我們的國防,原本預計明年實施的募兵制很可能喊卡,因為不少已經報名的志願役都在問,怎麼退場,今年原訂募兵2萬8千人,截至6月底只來了462人,達成率不到2%。要募5個旅,只來5個連,簡直潰不成軍!還有,陸軍542旅和269旅一向是機械化精銳部隊,是保衛北台灣的鐵拳部隊,戰力最強。
洪案發生後,士氣低落,懷憂喪志。更糟的是,立法院空前火速通過軍審法修法案,朝野一致認為台灣已經是承平時期不再需要軍法,將在五個月內將所有軍審回歸民間司法。中華民國國軍建軍90年承受了空前巨變!民意真的就在一夕之間改變了台灣的命運嗎?獨立特派員從這週起將深入探討這個攸關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
首先,來看看美國。台美之間,過去超過六十年是密切的盟友,我們的軍隊建制和訓練都來自美軍,在我們國軍遭到重創之餘,是不是該回頭檢視一下,到底軍隊該怎麼操練又該怎麼管理?美國在越戰過後就採用募兵制,除了提供優渥的條件吸引高中畢業生,更從高中老師做起,每年打開大門邀請老師們進入營區,親身體驗操兵的情形以及軍隊的生活,鼓勵學生投筆從戎發揮愛國心。美軍有150萬兵力,部署全球,很多人從小就崇拜美軍名將,因此每年招募的18萬新兵中不乏菁英,他們還可以經過嚴格測驗淘汰不合適的。這是台灣媒體第一次深入美軍部隊,親眼見到他們的招募與新訓過程,不是電影,這是真實場景,卻同樣給人很大的震撼和啟示。獨立特派員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陸戰隊基地的實況報導。
這次的採訪記者是余佳璋和劉翰麟,他們都是資深的軍事記者,過去採訪美軍部隊不是參觀他們的演習,就是邀訪式的走馬看花,這次深入美軍基地,毫不設限的自由拍攝了五天,讓大家看到他們的招募過程,真的是難能可貴,稍待一會還有這些美國大兵實地操練的畫面。
第308集
文字:余佳璋 / 攝影:鄭仲宏 -
02013-08-15美國陸戰隊 豪傑中的豪傑
三個月的時間 脫胎換骨
精英中的精英 該如何招募?
一個18歲的高中畢業生,怎樣在三個月間脫胎換骨成為家人引以為傲的美國大兵?獨立特派員實地觀察到,新兵從入伍的第一天,下車的第一時間就接受震撼教育,班長用幾乎是嘶吼的方式下達命令,操課的時候,只見班長滿場跑,在每一個新兵旁邊大聲打氣、施壓,讓他們習慣紀律和服從。我們這次採訪的是陸戰隊基地,操練尤其嚴格。採訪記者余佳璋觀察,即使在休息時候,班長也毫不放鬆,在樹下跟士兵講以前部隊裡感人的故事,加強心理建設。
在三個月結訓典禮時,這群美國大兵即使才剛受階下士,也都被盛大的接受國歌和軍禮待遇,讓觀禮的家長都各個感動得不得了。等一下您從畫面中也可以感受到攝影記者的辛苦,我們的鏡頭也幾乎跟著全場跑。獨立特派員給您第一手紀實報導。
幾乎所有國家都需要有人願意擔負起保家衛國的責任,但需要怎樣的基本訓練才能成為合格的軍人?想想台灣,獨立特派員之前打造新國防軍的系列報導中,曾凸顯了這樣的問題:因為兵役縮短,新兵訓練只有一個月,相對於美軍三個月的紮實鍛鍊,台灣大兵怎堪大任?加上帶兵的士官長實戰經驗越來越少,大家不知為何而戰,洪仲丘事件更是雪上加霜,士氣空前低落,台灣國防能不設防嗎?
第30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02013-07-04拉瓦克住民在公有地居住50年
面臨政府開發
外界的介入讓情況更顯複雜
土地與居住權利如何解套?
是誰的土地?又是誰的家?
台灣最近幾年各地都陸續發生所謂迫遷問題,不只台北市的文林苑都更事件,早年更有大漢溪畔三鶯部落、撒烏瓦知部落的反拆遷抗爭,近年,從苗栗大埔事件、南苗市場停車場問題,以及今年台北市華光社區的拆遷案,很多很多,原因各有不同,卻都是居民訴諸抗爭手段,學生和社運團體加入,讓抗爭程度升高,普遍博取媒體關注。
在南台灣的高雄,最近也有一樁城市原住民抗議搬遷事件,他們在公有地上住了50年,以前沒人管,後來因為市府要開發,希望他們搬到國宅,但是要交房租,也有人住得不習慣,於是又成了迫遷話題,引起學生的同情與關注。獨立特派員記錄了一段過程,從一個比較高的角度呈現事實,讓大家深思究竟迫遷問題該怎麼解決?
第302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02013-06-03面對惡靈、守護老人
張淑蘭,蘭嶼的守護天使
幾天前高雄醫學院急診室前發生車禍,醫護人員沒有馬上出來急救,被人罵翻了,說他們見死不救,這些外在的批評,加上醫護人員超時工作,自己也在抱怨血汗醫院。今天台灣的醫療環境充滿了無奈和負面情緒,怎麼哪裡還能找到史懷哲和南丁格爾?今天逐夢世代要帶您認識一個長年在偏鄉蘭嶼,被稱為老人的天使—張淑蘭。
講到蘭嶼,一般人聯想到飛魚、核廢料,去那裡就是觀光,但很少人真正深入蘭嶼人的生活、瞭解他們的內心和需要。達悟族人有獨特的文化和根深蒂固的傳統習俗,他們把很多未知的事,尤其是疾病與死亡,有著深深的恐懼,歸給惡靈。
在那裡,年輕人多半到台灣工作,也沒有專職照顧老人的機構,生病的老人不讓子女照顧,也不讓外人接近,就寧願躺在屋裡等死。達悟族女孩張淑蘭在返鄉做居家護理工作後,才真正認識自己的家鄉,他拍攝了一部紀錄片《面對惡靈》,讓族人看到殘酷的問題,扭轉許多蘭嶼老人的命運,當地很年輕人深受感動,投入義工行列。如今十多年過去了,張淑蘭還在蘭嶼持續面對惡靈、守護老人。
第297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02013-04-11火場vs. 公園社區,
打火英雄vs. 外籍看護,
自掏腰包傳授防災知識,
不願北門悲劇再重演。
台灣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主計總處統計,20到24歲的失業率超過13%,比前三年平均值都高。他們真的想賺錢嗎?沒有,三成五的人最希望工作穩定,有三成的人追求夢想與自我實現。來看這群逐夢世代不同於上一代的價值觀!
前一陣子聽到有消防員幫忙爬牆開鎖,前兩天,周末又有一群消防隊員頭一次上街頭抗議他們過勞,確實,過去我們很少了解這群以前叫做打火弟兄,現在卻成了民眾生活大小事通包的保母,他們的工作狀況:從地震火警,家裡路邊有人要急救了,到摘蜂窩、抓蛇、救被困的小貓小狗,都打119,他們真的很忙,事情很雜,但還是有人雞婆的攬下了原先沒有的工作。
您還記得半年前台南新營醫院北門分院的火警嗎?當時死了12名慢性重病臥床的老人,危急時刻大家慌了手腳那種景象讓在場的消防隊小隊長崔元先記憶深刻,這半年來他做了甚麼事?就是自己找人翻譯,在高雄去跟那些東南亞來的外籍看護溝通,做緊急醫療的宣導和教育,也幫他們檢查更新應變的裝備,這種苦口婆心加上親身示範的工作很少被外界看到,對台灣已經有20萬外籍看護,而且需要量還在增加的老人照顧來說,有這樣能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年輕人,真的很重要。
第290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37